你需要了解的中医药防治流感之法
2019-01-17杨春霞
杨春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中医中心主治医师。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专业委员会呼吸与急诊重症学组委员,擅长中医药结合治疗感染性疾病以及各种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病、失眠、头晕等内科疾病。
中医治疗流感具有上千年的历史。最早在《内经》中有相关描述记载:“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后张仲景、吴鞠通历经瘟疫大流行,总结病例写成《伤寒论》以及《温病条辨》,为现代中医学临床治疗流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医泰斗邓铁涛曾说过:“中医不怕流感,早在1700年前的汉代张仲景已留给我们有效的学术与经验,加上明清医学家的研究成果,温寒并用,我们治流感胸有成竹。”历年国家卫生部门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中也多次提到中医药对于流感防治具有确切作用。
正不压邪则发病
中医认为,人体之所以会患病,取决于两个方面,正气和邪气。正气是指人体的功能活动及其产生的抗病、康复能力,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邪交争,若正气虚弱,正不压邪,则发病;若正气充盛,正胜邪退,则不发病。发病与否的关键在于正气的强弱。所以中医治病历来重视扶助正气,防治流感也不例外。有人很少感冒,即是正气较强,常能御邪之故;有人一年多次感冒,说明正气较虚不能御邪。正气不足或身体状态暂时低下是流感的决定因素。因此,要注意提升自身的抵抗力,抵御流感等病毒的入侵。中医治疗流感,并没有专门杀灭流感病毒的药物,而是通过增强人体的正气,或者通过清除体内的寒、热、毒、瘀、火,使流感病毒失去了生存繁殖的环境,病毒自然就消亡了。正如《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无论风寒暑湿,还是具有传染性的病毒,乃至于近年出现的雾霾,均是导致外感疾病的外因,必借身体之弱,外因通过内因而发生作用。所以,日常将身体保养好了,无论什么外邪都会望而却步。
怎么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感冒包括普通感冒和流感。一般说来,流感大多具有聚集传染性,症状以高热多见,多伴有全身症状,如全身酸痛,咽喉痛、头痛、乏力等症状也较为突出,病程较长,容易并发肺炎、休克等重症。而普通感冒症状比较轻微,热势不高,主要表现为局部症状,以打喷嚏、流鼻子,鼻塞为主,为散发性,很少聚集流行性。普通感冒中最常见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其中风寒感冒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咽痒,咳嗽,多稀白痰。一般中成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感冒软胶囊、通宣理肺丸等。风热感冒恶寒轻,发热重,头痛且胀,咽喉红肿胀痛,口干渴,咳嗽,咯痰黄稠,中成药选用桑菊感冒片、羚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双黄连、柴银口服液、柴黄清热颗粒等药物。
“内外兼修”防感冒
生活预防
开窗通风:可以有效清除室内有害的气体,并且利用阳光和空气中的紫外线杀灭病菌,减少室内病菌的含量。坚持体育锻炼:经常的户外活动可增强对流感病毒的抵抗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改掉用手摸鼻、眼的习惯。注意保暖:冬季寒冷会直接影响人体对于流感病毒和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使整个呼吸道清除病原体能力降低。因此,保暖也是预防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必要条件。
饮食预防补充水分:冬季气候干燥,要及时补充水分。适当喝水会降低呼吸道黏液的厚度以增加黏膜纤毛的清除能力,增强呼吸道的屏障作用。清淡饮食:冬季气候寒冷,人们喜食肥甘厚味之品,但此类食物均可導致呼吸道的防御机能下降,而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应合理搭配饮食。适当滋补:中医认为冬主收藏,冬季是滋阴补阳、收藏精气的季节。滋补膳食,具有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的作用。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滋补,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补。滋补不当,温燥会化生内热或者寒凉伤及脾胃,变生其他疾病。
“精神”预防
所谓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指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情,消除恐惧焦虑,心静神安,为健康长寿之要,故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之说。的确,心理状态的异常,必然会影响到人体的整体防御功能。因此,心理预防也很重要。首先要正确认识流感的特征,知道它的传染途径,如果自己或亲人发生流感,要及时诊治,并做好预防隔离工作。做好预防措施就不必紧张,更无需惧怕,保持良好心态。
药物预防
防流感香囊:中草药浓郁的芳香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分泌免疫球蛋白,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因此,随身佩戴香囊对流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香囊中的中药具有挥发性,时间过久易降低药效,建议每周更换一次香囊。香囊组成为:紫苏叶10g、白芷10g、荆芥10g、防风10g、薄荷10g、肉桂3g、丁香3g、细辛3g。防流感代茶饮:对于平素容易感冒的体质虚弱者,益气固表的中药能够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流感。代茶饮方组成为:生黄芪10g、太子参10g、防风10g、紫苏叶10g、白术10g、金银花10g、桑叶10g。
中医辨证治流感
国家2018年版的流感防治指南中提到中医治疗,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流感分为风热犯卫型、热毒袭肺型、毒热壅肺型、毒热内陷内闭外脱型、气阴两虚正气未复型。每一证型都有推荐的治法及方药,临床疗效肯定。患流感后可去正规的医疗结构寻求专业的中医医师开具处方。针对流感,常用的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有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胶囊等。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得了流感不要盲目自用西药。在抗流感“神药”奥司他韦出现以前,大部分治疗感冒的西药都是以缓解症状为主,并无专门针对流感病毒的药物。奥司他韦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能够切断流感病毒繁殖,在流感的早期使用,尤其发作的48小时内使用,确实疗效很好。不过由于其副作用较大,易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眩晕、胃肠道反应,神经幻觉精神障碍等,2017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将奥司他韦由核心用药降为辅助用药。因此大家不要盲目自用西药,一定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