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也很特别
2019-01-17赵莹欣
赵莹欣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我一直在寻找,并且想成为最特别的自己。
“你最想成为什么花?”放学回家的路上,友人冷不丁冒出这样一个问题。此刻,初夏午后的暖阳,正柔和明媚地倾泻下来,落在路旁的篱笆上,散发着慵懒温暖的味道。篱笆内的庭院中,花开灼灼,草木蒙茸。
她无疑问了我个措手不及。
我想成为什么花?又或是,什么花最特别?我望进庭院里,是娇丽活泼的蔷薇,还是清新淡雅的槐花,抑或是百花中最特别的存在——牡丹花?正当我举棋不定时,友人却先开了口:“我想成为苔花。”循着她手指的方向,我依稀辨认出墙角的那一抹苔藓。即使是在最蓬勃的季节,它们依旧绿得低沉,悄然占据墙角那一番黯淡的天地,长成低眉顺眼的模样。
我不禁暗自嗤笑起她的目光短浅,更不屑于问她背后的原因,便胡乱岔开话题。她问我愿不愿意帮她准备学校的美术比赛,尽管我也参赛,可天生的热心肠让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投入到比赛的筹备中,我用一半精力准备自己的作品,另一半用来帮助她。陪她找灵感、买颜料,甚至交流心得……“你的眼光独到,要大胆表达内心的想法,加油!”我总是这样鼓励自信不足的她,她也在兴趣和我这位“老师”的指导下,突飞猛进。我心中最初的思绪仍时常浮现,却被帮助别人的充实感冲淡不少。
比赛的结果令人瞠目结舌。一向默默无闻的她摘得桂冠,而一向受人瞩目的我成绩平平。那天小雨淅沥,正如我低落的心情。原来一心想做牡丹的我,现在却成了最普通、最不起眼的苔藓。
我耷拉着脑袋,一路无言,同她走到那个庭院。“快看!”她激动地把我拉到墙边。不甘寂寞的绿意早已跳入我的眼帘:此刻,百花在雨中低下了头,而苔藓却绽放出生命的葱茏。在雨水的滋润下,它们润泽而通透,墨绿、苍翠、碧绿交织成它独有的生命之歌。
“你知道吗?你一直都是我心中最特别的存在。”她激动得微微颤抖,“你各方面都那么耀眼,又乐于助人。是你让内向的我用绘画找到了自信和努力的方向。”
“可,我明明平庸得很,一点也不特别!”我失落地应声道。
她摇摇头,又用少有的坚定语气说:“我也曾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但当我沉浸在美术的世界中时,我就是最特别的存在。因为我把所有力量都倾注在成为更好的自己上。也许你从未注意,当你充实地度过每一天,当你毫无保留地指导竞争对手绘画时,你早已成为了那个努力追求青春绚烂、最特别的自己。就像苔藓,在阴暗冰冷的环境中努力追求生命的蓬勃,这本就是最特别的自己。”
我抬头,阳光已悄悄从朦胧的天空中探出头来。她的这番话让我醍醐灌顶般顿悟过来。原来,我也很特别!当我们的目光过多流连于别人的姿态时,每个人都是自己眼中毫无闪光点、芸芸众生般的苔藓。可当我们倾注所有热情与努力执着开放,把最美的姿态毫无保留地绽放给世界时,无论光芒有多微弱,再普通的苔藓,也会绽放出世上最特别的芬芳。
如果你不能做大道就做一条小径,若是不能做太阳就做星星——只要你做最好的自己,每个人,都是最特别的花朵。
/点 评/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记叙文。文章从自己的实际生活选材,以含蓄、蕴藉、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叙述了一个乐于帮助别人,追求充实生活的积极乐观者,在经历了一次小小的挫折后,终于明白了只要执着努力、真诚善良地做最好的自己,终将会为自己自豪。
这篇文章有以下几个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引用袁枚的《苔》,以古詩词开篇,既贴合了文章的内容,有力地引出了文章的中心,又渲染了环境,营造了一种优美的意境,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为下文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其次,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更加明确,作者的情感倾向也更加清晰。文中描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又善良助人的“我”有心要在一场比赛中做备受瞩目的“牡丹”;而另一个是腼腆、缺乏自信,但热情满腔、执着努力的友人只想做一朵低调开放的“苔花”。作者通过对这两个人物各自在参赛之前的种种表现,和最后比赛结果的揭示,以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再次,文章先叙后议,叙议结合,条理清晰。叙述部分作者插入了大量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使得叙述的整个过程都融入了作者的真挚情感,具有很深的感染力。最后两段的议论,总结全文,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具有画龙点睛之效,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文章的语言含蓄、蕴藉、优美,显示出了作者深厚的文字语言驾驭功底。叙述过程中大量且巧妙地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点评教师:牟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