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口腔医院科研能力研究

2019-01-17张钟方

天津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口腔医院科研工作科学研究

张钟方

(天津市口腔医院 天津300041)

0 引 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第二十三章第一节构建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中提到:“加快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健康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一批医学研究和健康产业创新中心,促进医研企结合,推进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高效协同。”[1]《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通知》(国发[2018]4号)中指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2]。公立口腔医院由于科研能力较差,难以满足科技创新的需求,急需科技创新,丰富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疗手段,为解决重大健康问题、提高健康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撑。

1 科研能力现状及问题分析

公立口腔医院在国家政策导向下,通过改进自身的科研工作,科研意识有所增强、科研项目有所增加,总体科研工作有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口腔医院自身的局限性,比如规模小、科室划分精细、财政拨款少,科研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医生缺乏科学研究的能力。

1.1 科研技术人员缺乏积极性

公立口腔医院长期以来盛行“重临床,轻科研”之风,难以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医生在此环境中,很难自主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多是在考核和评定职称的压力下进行科学研究,一旦满足需求,科研积极性就大幅度降低。这种急功近利的态度很难使科学研究得以延续,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科技发展。

1.2 科研技术人员缺乏科研能力

一般而言,科研能力是指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文献信息检索能力、信息提炼加工能力、科研方法运用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协调组织和团队合作能力、成果的文字撰写和成果推介能力等[3]。公立口腔医院的医生或多或少缺乏科研能力。一方面,由于学历背景,公立口腔医院招聘门槛相对较低,博士学历的医生占比较低,往往低于全院职工的十分之一,同时,招聘研究生时倾向于专业学位,而忽视科学学位,更加注重新入职医生的临床表现,而非科研能力,导致医院的新鲜血液并没有对医院科研现状有所贡献;另一方面,由于领导层不重视、临床工作繁重、科研产出周期长、科研氛围不浓厚等原因,医生缺乏科研热情,极少自主通过培训、讲座、国内外口腔会议、文献、书籍等切实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致使本来就存在的不足不断放大,即使在临床工作中遇到问题,也缺少提出问题、凝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缺乏稳定的科研团队

公立口腔医院作为专科医院,科室划分精细,大多分为牙体牙髓病科、正畸科、儿童口腔科、种植科、牙周科、颌面外科、正颌外科等,这种划分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在于科研问题的提出更加具体、方向更加明确,有利于科学问题的凝练;劣势在于虽然各学科都有学科带头人,但没有形成科室内人员搭配合理的科研梯队,科室并未形成鼓励医生查阅文献、定期进行科室讨论、沟通的氛围,导致科研问题缺少延续性、医生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同时,各个临床科室之间存在业绩、人员等竞争关系,导致科室层面的沟通、合作较少,很难将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难以形成全院的研究方向,更不用谈形成全院一盘棋的局面。因此,研究方向相对分散,不能集中形成优势,从而缺乏竞争力。

1.4 科研经费不足

作为公立医院,财政拨款较少,大多数此类医院处于自负盈亏的状态。在此种情况下,临床收入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得到足够的收益,才能保障职工的收入,而科研工作需要投入的时间、资金、精力很多,科研产出需要大量的前期积累,从医院和个人的角度都很难投入。目前,公立口腔医院规模较小,科研平台建设不到位(比如图书馆、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建设的不到位)科研资金支持机制缺失等,导致医生从事科研成本过高,医院整体的科研能力难以提升。

1.5 科技成果转化意识不够

医院和医生对项目结项产出缺乏重视。科技成果不同于普通商品,技术的使用是知识的物化过程。由于医院和医生科技成果转化意识淡薄,医生在项目结项后,只是进行成果登记,并没有将所研究的成果应用到临床工作中,这个环节的缺失,使得科学研究意义丧失。科研成果无法转化应用,始终是“纸上谈兵”,并不能真正地促进医疗技术发展和知识进步。

2 科研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2.1 完善科研管理和激励政策,激发医生科研热情

科研管理部门应切实做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做好“桥梁”,使上下沟通顺畅。科管部门应定期到临床科室进行调研,了解医生在科学研究中遇到问题,汇总并总结,及时反馈院领导层,调整原有政策、制定新政策,为医生科学研究扫清障碍。

合理化、人性化的政策可以引导医生从事科研工作,进而激发医生科学研究的热情。比如时间和待遇的问题,制定科研时间管理办法,结合公立口腔医院“大门诊,小病房”的特点,可以对医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予以一定的补偿,具体标准参照医生所在科室或医生个人上一年度的绩效,尝试解决医生时间紧迫的问题及利用个人时间的补偿问题,达到激励医生利用个人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调动医生的科研积极性的目的。

2.2 依托高等院校、研究所资源,提高医生基础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不足,知识、信息、技术、设备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不利于医院的发展。目前,公立口腔医院应积极寻求专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第一,鼓励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医生到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所等接受培训,了解实验设计、实验方法等,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第二,定期邀请高校、研究所专家、教授来院进行讲座,讲解项目申报书撰写的注意事项、科学问题如何凝练等,提高项目申报质量;第三,组织座谈会,邀请高校、研究所各学科专家、教授、骨干与医院科研人员沟通、交流,了解彼此需求,点对点的解决问题。

2.3 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医院整体竞争力

组建科研团队,离不开医院、学科带头人、科研管理部门、骨干的通力合作。第一,学科带头人应鼓励科室内医生积极积累,定期组织沟通、交流,带动科内科研氛围,同时确定学科研究方向,组建科内人才梯队;第二,不同学科间的渗透和结合已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4],各学科带头人应打破壁垒,高瞻远瞩,实现院内跨学科的沟通、交流;第三,科研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全院科研现状,确定全院科研方向,协助组建全院的科研团队,集中优势资源,提高医院竞争力。

2.4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高医院科研能力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改善医生科研条件,有利于激发医生科研积极性。一方面,应加大实验室人、财、物的投入。实验仪器设备是科研实验平台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增置基础仪器设备,满足基础实验要求,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引进实验室专职人员,保证实验室有序、安全工作,带动医院的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定期增购图书、期刊,实现图书馆更新,建立数字图书馆,加强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方便医生进行科学研究。

2.5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意识,真正服务医疗工作

科技成果如若不能实现转化,就无法真正服务于临床、造福于患者,所以科技成果转化至关重要。科研人员应加强科技成果转换的意识,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是科研工作的一部分,申报并完成各级别项目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医疗水平,使新技术运用到实践之中,应切实完成科研工作至关重要的一步;科管人员则应鼓励科研人员完成成果转化,做好管理、服务、宣传,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猜你喜欢

口腔医院科研工作科学研究
“海南乡村振兴与数字治理实验室” 辐射带动我校科研工作
我校附属口腔医院完成福建省首例机器人口腔种植手术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口腔医院不只是看牙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如何做好口腔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医联体签约 牟平区口腔医院迈出资源共建共享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