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间空调器用制冷剂安全要求分析

2019-01-17李春阳

中国设备工程 2019年6期
关键词:空调器制冷系统制冷剂

李春阳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1)

制冷剂类型主要有三种,每种类型又分为多种形式,其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相关人员要在安全要求基础上,选择功能性最强的制冷剂,如此空调功能才能得到完全发挥。在制冷剂安全要求方面,相关人员还要分析制冷剂的风险,以准确分类安全制冷剂。本文主要针对房间空调器用制冷剂安全要求进行分析。

1 制冷剂标准规定

1.1 标准概要

标准号为GB/T 7725-2004 的空调调节器标准问世于1986 年,发布日期在2004 年,该标准对房间空气调节器的内涵以及型号等进行了阐述,规定了相关的技术要求,还明确了空调相关试验的试验步骤及规则等。该标准不仅可以应用在冷凝器上,还适用于空调机组中的电动机或压缩机。该标准是在标准号为GB/T 7725-1996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采标参考为ISO 5151:1994,NEQ。GB/T 7725-2004 标准规定了房间空调器机械强度,以保证空调器应用过程安全,基于此,空调器中的制冷剂应用也应符合ISO 5151 规定的安全要求。在空调器制作设计中,经常会将该标准作为安全要求参考,其也对制冷剂进行了分类,相关人员还要根据相关的安全分类依据,确定制冷剂设计依据。相关标准还对制冷剂的安全要求进行了明确,即不能对人身造成损害,也不能破坏环境。在制定该标准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发布相关的配套标准,使制冷剂应用设计更加规范。

1.2 制冷剂分类

GB/T 7725-2004 标准在对制冷剂安全性进行规定时,还应参考国际标准规定。在安全方面,制冷剂可用燃烧特性或毒性作为安全判断指标,在判断过程中,这两个指标缺一不可。不可燃或无火焰蔓延的制冷剂如果毒性较低,则归为A1 类,这种制冷剂的安全系数相对来说较高,如果毒性较高,则归为B1 类。具有燃烧性能的制冷剂如果处于低毒状态,则归为A2 类,高毒则归为B2 类,这种制冷剂的安全系数有所降低。如果制冷剂具有爆炸性,低毒状态则为A3 性,高毒性则为B3 类,这种制冷剂的安全系数最低,现已禁止使用。在空调器中,一般会选择A1 类制冷剂。在确定制冷剂后,还要对其毒性浓度进行规定,如当其体积浓度小于0.04%时,这种制冷剂便不会对人或环境造成损害。这些不同类别的制冷剂分属的安全等级也不同,主要分为三组,第一组主要包括A1 类,第三组主要包括A3、B3 类,其余类则属于第二组。A1 类制冷剂属于不易燃、无毒害类型。这些制冷剂在不同的蒸汽浓度下可燃性不同,其中有些制冷剂在任何蒸汽浓度下都无法保持燃烧性质,这种制冷剂是空调器最佳选择。

1.3 使用限制

制冷剂主要依托于制冷系统,在对其安全性进行设计时,相关人员还应结合空调系统功能要求、使用环境以及系统要求等,以保证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和应用过程的安全可靠性。空调系统中的制冷系统为直接系统,系统中的制冷剂会受到系统限制,也会受到空调器功能标准限制。这些限制内容有很多,包括第一组制冷剂使用场合的规定限制等。

1.4 房间空调器用制冷剂

GB/T 7725-2004 标准规定下的空调器应用的制冷剂安全系数应最大,第一组的制冷剂在任何蒸汽浓度下都不会发生燃烧,且其本身没有毒性,所以其在空调装置中的应用较广泛。选择制冷剂后,还要对空调装置的应用环境进行确定,使其远离腐蚀性气体,其周围也不能出现任何易燃烧、易爆炸的物品。

1.5 A1 类制冷剂的应用

空调器用制冷剂安全系数最大,空调装置在安全保护方面的压力也会减轻许多,相关的安防措施能被有效简化和优化,设计人员经常利用这一点,完成空调器结构及制冷系统设计工作。A1 类制冷剂作为最佳选择,其在应用时,不同应用条件,应用要求也不同。其一,无毒制冷剂剂量增大,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相关人员还要控制空调器中的制冷剂注射量,保证制冷剂应用中不会造成人体窒息。注入量较少的空调器不会受到应用环境的限制。其二,选择的A1 类制冷剂在应用中,不会造成爆炸性危险,所以空调内部结构形式设置并没有限制,相关规定没有对其密封性作出严格标准。因此,设计时可以设计密封结构,来提升空调质量。其三,空调装置连接的电气系统不需要采取防爆举措。其四,这种制冷剂对制冷系统结构要求不高,所以可使配置简单化。

2 可燃制冷剂的风险及安全要求

2.1 可燃组分

在GB/T 7725-2004 标准下,相关人员要强化制冷剂应用安全性,只能将A1 类制冷剂作为安全研究对象。这种制冷剂不可燃,可燃的是A2 和A3 类制冷剂,这种制冷剂也会被应用在空调器中,但不会单独使用,这种可燃与不可燃制冷剂相混合后的制冷剂性质更复杂,危险性也更高,为了避免爆炸,相关人员还要对其性质和性能进行研究。在研究时,可以将其看作是加了可燃制冷成分的A1 制冷剂,充满杂质的A1 制冷剂是否可燃,这是不确定的。在安全要求下,相关人员在利用这种制冷剂时,还要控制杂质含量,使A1 制冷剂中的不可燃特性占据比例大些,如此即使泄漏,爆炸风险也会降低许多。在可燃性制冷剂安全性研究中,相关人员要着重研究泄漏的可燃组分,降低其风险。

2.2 应用意义

虽然A1 类制冷剂是空调器设计人员的主要选择,但相关标准也没有限制A2 或A3 类制冷剂的应用,后两者虽然能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但也会带来很多风险,相关人员要做的是如何扬长避短,使后两种制冷剂在空调器中的应用可行性增大。在环境安全以及人身安全方面,相关人员要根据空调器组的使用环境,确定制冷剂类型,可燃性制冷剂对人体有害,但对环境的损害程度较小,如果应用在房间中,相关人员还要考虑如何减小其对人体的伤害,使环境与人体安全同时得到保证。设计人员在安全设计可燃制冷剂时,还应主动避开这种制冷剂应用中的安全风险。在安全设计方面,应考虑全面,不论是毒性还是爆炸问题方面,都应得到全面解决。事实证明,目前还不能将B 类制冷剂应用在房间空调器中。在风险与效率代价方面,可燃制冷具有节能优势,但其也有爆炸燃烧风险,相关人员还要扬长避短,通过提高系统热力效率来节能。

2.3 安全性研究

可燃制冷剂即使符合安全要求,其在应用中也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相关人员还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关注制冷剂泄漏问题,泄漏的可燃制冷剂会增加房间安全隐患,当泄漏浓度过高时,可能会发生爆炸事故。在泄漏浓度方面,相关人员要分别研究房间内部的浓度以及空调机组内部的泄漏浓度。如果使用可燃制冷剂,房间内部的相关电气设备以及相关元器件对环境也会提出高要求,这些运行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其运行效率变差。泄漏时间以及泄漏环境或泄漏范围无大小之分,其都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在安全设计要求下,必须要保证可燃制冷剂应用中的密封性。其次对可燃制冷剂进行安全分类。GB/T 7725-2004 标准对制冷剂安全等级进行了划分,相关人员还要对可燃制冷剂的安全等级进行划分,使可供选择的可燃制冷剂更加明确。

3 结语

制冷剂的选择与空调器使用性能标准有间接关联,在对制冷剂安全性进行分析时,相关人员还要制定相关的安全标准体系,并确定体系的规定范围,使安全有效的制冷剂被应用在空调器中。一般房间空调器会选择A1 类,该种类的制冷剂无毒无公害,不会对环境造成威胁,也不会对室内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在制冷剂选择应用中,相关人员还要修订相关技术标准,使更多制冷剂的应用条件充足。

猜你喜欢

空调器制冷系统制冷剂
扬州市出台“制冷剂六条”提升制冷剂安全管理水平
R290/R170单级压缩回热制冷系统模拟研究
一种改进后空调器单向阀的节能技术分析
近共沸制冷剂R134a/R1234yf的PVTx性质的实验研究
奥迪A6L车制冷系统工作异常
室内机空调器噪声的控制与优化
制冷系统节电控制改造的研究
空调器引起的Flicker原因分析及改善方法
空调器直流风机台风保护措施的探讨
霍尼韦尔新型制冷剂获欧盟科研机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