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补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探微

2019-01-16李昊宇

新课程·中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带电体

李昊宇

摘 要: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电体物理问题以及天体运动问题的解决有着较高的难度,而应用“挖补法”能够提升实际的解题准确性与效率。基于此,结合物理学习与解题中的实际经验,利用多种例题完成对“挖补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应用的阐述,强调了“挖补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简化作用。

关键词:“挖补法”;高中物理解题;天体运动;带电体

高中物理学习阶段,由于包含的知识点相对较多,且有着更高的难度,所以进行学习与解题更加困难。特别是在解决基于带电体物理问题以及天体运动问题的过程中,由于抽象性相对较高,所以解题难度明显提升。为了进一步提升解题的准确性与效率,必须应用有效的解题技巧。其中,“挖补法”就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实用的物理解题方式,其不仅能够明显简化解题步骤与过程,还能够将原本的问题明朗化,提升解题速度与准确性。

一、“挖补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优势

对于“挖补法”来说,其在高中物理问题的解题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是相关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重点教授的一种解题思想。通过在高中物理解题中应用“挖补法”,实现了对问题的清晰化,同时也简化了解题步骤与过程,确保实际解题速度与准确性的提高[1]。可以说,“挖补法”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物理思想,能够降低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难度。在“挖补法”的支持下,能够将需要探究的对象从非对称物体转变为对称物体、将非理想模型转变为理想模型,拓宽了解题思路,实现了探究对象的简化[2]。

二、“挖补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具体应用探究

(一)“挖补法”在计算电荷受力大小中的应用

在计算与电荷受力相关的物理问题时,学生可以利用“挖补法”将目标物体进行转换,使其形成对称物体,进而简化物理问题,提高问题解决效率。例如,半径为r的球体表面上均匀分布着电量为Q的正电荷,而球体中心存在带电量为q的正电荷,利用仪器进行测量,此时球体的带电量为0。将球体挖出半径为a的圆孔,求此时球体中心的电荷受力大小。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求解。第一种是利用等效法在圆孔与圆心对称的位置摆放等量电荷q1,此时电荷q1受到电荷相互作用会产生电场力,此时的电场力为q1,q1=a2Q/4r2。因为两种电荷为同种电荷,可以求解此时电荷受力大小F=kqQa2/4R4。其中k表示电场中的静電力衡量。第二种是利用挖补法在圆孔与球心对称的位置挖取同等大小的圆孔,此时球体电荷回归平衡状态。根据公式可以计算此时球体电量为q2,q2=πa2/4πr2。因为此时球体电荷受力为0,所以挖取后小圆孔受力就是q2与q之间的库仑力,将数据代入公式可得:F=kq×a2/4r2×Q/r2。将公式中各项进行消解,可得此时电荷受力F=kqQa2/4R4。

(二)“挖补法”在计算电场场强中的应用

在计算电场场强时,利用“挖补法”可以将不规则物体转换成规则带电体,使电场场强计算变得简单化,同时也使计算过程更加简单。例如,半径为a的球体上面均匀分布着电量为+q的电荷,在球体上挖取半径为r的圆孔,求此时球心场强大小。针对该问题,可以选择“挖补法”进行求解。球体在去除圆孔后变成不规则形状,为了简便计算流程,此时可以在圆孔内填充半径为r的物体圆环,使物体变成规则物体,此时球体电场场强没有变化,合场强为0。因为此时合场强为零,所以挖取部分场强和剩余场强保持一致,方向相反。计算挖取部分的总电量为Q,Q=πa2/4πr2。由于圆孔半径小于球体直径,假定球体直径足够大,圆孔半径足够小,此时,相比球体而言,圆孔可以看作是点电荷,利用物理公式计算球体中心处的场强E,E=kQ/r2,即E=kqQa2/4R4。由于剩余场强与点电荷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于是可得剩余部分场强为E1。E1=E=kqQa2/4R4。场强方向指向圆孔所在位置。

(三)“挖补法”在计算物体运用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在高中物理解题中使用“挖补法”,能够将常规解法转换为巧妙解法,在物体运动计算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例如,一辆列车的总质量为M,其沿着水平直线的轨道展开匀速行驶。其中,该列车的末节车厢质量为m,在行驶的过程中发生了脱节。当驾驶员发现时,列车已经行驶了一段距离为L。此时,驾驶员立即关闭油门,去除牵引力。假设在列车行驶的过程中,运动阻力与车重呈正比,且列车的牵引力恒定。求在本列车两部分均停止运行时,相距的实际距离为多少。针对这一问题,在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等完成解答。此时,需要列出列车匀速运动的表达式、脱钩全过程的列车动能定理表达式、末节车厢动能定理表达式以及两者距离的表达式,最终通过联立方程完成解答。

使用“挖补法”也能够实现本例题的解答。假定在脱节后驾驶员立即发觉,并第一时间关闭油门去除牵引力,此时列车与脱节车厢会停在同一地点,距离为0。然而,在本题目中,列车行驶L距离之后驾驶员才察觉脱节,并展开制动措施,这一过程中,牵引力的做功为kMgL。这部分功主要用于填补列车在行驶距离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由此可以列出kMgL=k(M-m)g·Δx。根据该表达式,能够直接求得Δx(两者距离),即Δx=ML/M-m。

对比上述两种解法能够了解到,使用“挖补法”对物体运动计算问题进行解答有着更好的、更加简便的过程,出错率明显降低。此时,可以将原本复杂的过程、繁琐的运算进行简化,实现了解题方法的优化,实现了解题效率的明显提升。

(四)“挖补法”在计算引力大小中的应用

与前两类物理问题一致,在计算引力大小时,可以假定物体处于完整状态,将残缺部分作为点电荷求解引力大小,借此实现物理问题的简单化处理。例如,将铜线整合成长度为半径为100米的铜环,在闭合端留有较小空隙,空隙宽度为两厘米,假定此时铜圈电荷量为3.13×10-10C,求铜环中心所受引力大小。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选择“挖补法”进行求解,假设铜环处于完整状态,此时铜环中心所受引力为F,F=kQ/r2。将缝隙看作铜环上的点电荷,电荷此时受力与铜环中心受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将数值代入可得,此时铜环中心受力为F1,F1=0.09C/N。

例如,铅球质量为M、半径为R,有另一质量为m的小球距离铅球球心d。在铅球内挖出半径为R/2的球形空腔,使得其表面与铅球表面相切,并控制空腔中心在铅球与小球球心的连线上,求铅球与小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在解题中,可以假设铅球内空腔填补,完成填补后铅球与小球、填补球与小球的万有引力计算。结合叠加原理能够得出铅球与小球之间的万有引力的计算。可以看出,在计算万有引力中,“挖补法”能够提供更为正确的解题思路,形成正确答案。

三、在高中物理解题中“挖补法”与其他方法的综合应用

(一)挖补法与伏安法的综合应用

在高中物理解题的过程中,可以将“挖补法”与伏安法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来提高解题的效率。例如:在利用1只检流计、1个干电池、1个标准电池(Es=1.0186V)、1个待测电阻、1个电阻箱(电阻约等于270Ω)以及1只安培表(量程等于5mA)進行Rx的测量时,便可以实现对“挖补法”与伏安法的综合应用。此时,可以结合以上工具实现对电路图的设计。然后对R1予以调节,保证检流计的数值等于0。因此Rx两端所对应的电压以及Es补偿,等于1.0186V。随后,可以利用安培表实现对通过Rx电流的读出,最后实现对Rx数值的计算。

(二)挖补法与替代法的综合应用

“挖补法”与替代法的综合应用,也能够在高中物理的解题中发挥很好的作用。因此,也可以实现对此种方式的有效利用。例如:同样使用1只检流计、1个干电池、1个标准电池(Es=1.0186V)、1个待测电阻、1个电阻箱(电阻约等于270Ω)以及1只安培表测量Rx,但是安培表的量程为1mA。在进行解题的过程中,虽然同样可以采用“挖补法”与伏安法结合的方式,不过步骤较为繁琐。所以,可以使用“挖补法”与替代法放弃提供的安培表,实现对Rx的直接计算。具体而言,将K1、K2合上,同时调节R2,保证ES、Rx的电压互补;将K2断开并将K3合上,确保K2数值不发生变化。最后,经过对R1的调节,在条件合理的情况下会得出R1数值,即Rx。

(三)挖补法与差值法的综合应用

除了以上两种方式之外,在解高中物理题目的过程中,还可以实现对“挖补法”与差值法的综合应用,同样可以降低解题的难度,并获得准确的计算结果。例如:在测量两节干电池电动势E1、E2时,要求最终的结果为5位有效数字。其中,所运用的工具包括:1节标准干电池(E0=1.5000±0.0001V)、1个六盘电阻箱、1个滑线变阻器、1只检流计、1只15mA表头(0.5级)、2个单刀开关、1个标准电阻(R0=3.000±0.001Ω)、2节待测干电池(E1、E2的数值与E0的差值等于40mA)。在应用“挖补法”与差值法进行解题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将E2作为工作电源实现对E1的检测,同时将E1与E0进行反向串联。通过对最终数值的比较,可以得出E1=E0+I1R0。随后,将E1作为工作电源对E2进行检测,并求解E1、E2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为后续的计算工作提供依据。采用此种方式,可以保证最终检测结果符合题目的要求。

综上所述,“挖补法”就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实用的物理解题方式。通过在计算电荷受力大小、电场大小、物体运动、引力大小等问题中应用“挖补法”,能够实现对不规则图形、非理想物理模型的有效理解与相应问题解决,促进了高中物理解题准确性与速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曲玲利.对高中物理解题思维方法的探究与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75.

[2]李润菡.高中物理解题思维方法的探究与运用的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8,2(34):159,161.

[3]倪圳伟.探究高中物理中的测电阻问题[J].当代化工研究,2018(12):198-200.

[4]沈祖荣.补偿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举例[J].物理教学,2012,34(7):50-52.

编辑 张佳琪

猜你喜欢

带电体
例析非点电荷带电体的电场强度的计算问题
关于静电场相关能量的分析*
带电体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归类例析
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易错问题剖析
交变电场的命题与解题策略赏析
带电体的圆周运动问题例析
求解带电体在电场中运动问题的几种方法
矿用产品隔爆腔内带电体温度测量方法探析
例祈求解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