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场议论文写作的六大力量

2019-01-16袁晓东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49期
关键词:笔锋考场议论文

袁晓东

一、文化的力量

就文章而言,文化可以呈现为两种形态:文化因子、文化论断。文化因子是文化元素的植入与重组,侧重于知识层面,营造的是一种文化气息。文化论断是文化命题的思考与主张,侧重于见识层面,彰显的是一种文化情怀。

二、思想的力量

人们常说“思想深刻”,其实是思想性决定深刻性。深刻,在于由表及里,洞幽烛微,离不开丰厚的积累、敏锐的观察、深入的思考。作为高中生,如果想在议论文写作方面有更高的追求,有必要对古今中外的重要哲学思想有基本的了解,并且“知行合一”,能够据此对话题、现象展开思考,独抒己见。

三、逻辑的力量

逻辑指向的是思维,强调的是思维的规则性、序列性。许多中学生文章的通病是“不讲理”,主要癥状是一味罗列事实、堆砌辞藻,文章各环节缺少内在的联系、必要的呼应。理想的逻辑形态当如“多米诺骨牌效应”,各要素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因此,一篇好的议论文既要能“一分为二”,体现辩证思想;也要能“一分为三”,能够围绕题旨展开分析,层层演进。

四、事实的力量

“用事实说话。”科学思维的重要特征在于讲求实证。文章所举之例、所引之言,首在“真实”,唯有真实,方有力量。

引证的第二条要求是“贴切”,即材料与观点具有“高相关性”,不然,就有偏离题旨之嫌。

需要注意的是,引证不宜单一,而应倡导视角的多元、类型的丰富。

就考场作文而言,考虑到阅卷者特定的“阅读情境”,所引对象还要注意在高冷度、文化味、趣味性方面下点功夫,否则,文章会因缺少视觉“冲击力”而失去“吸引力”。

五、语言的力量

议论文强调的是“说服力”,但“晓之以理”,有时也需“动之以情”,唯有如此,方能取得“共情”的效果。

共情,最方便的法门是打磨语言。其中,辞藻选用是第一要务。同一个意思,换用不同的词语表达,效果可能大相径庭。比如,明明表达的是“地球村”的意思,说成“重新部落化”,效果自然不言而喻。当然,语言以精练、峭拔为宜,切勿“以辞害意”。修辞,同样可以为语言“赋能”。一般而言,排比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可适当增强语气或语势,起到摄人心魄的效果。

此外,语言的力量有时还在于词句间的组合方式,长句与短句、长段与短段的交替运用,可增强表达的音乐性、节奏感,亦有利于突出核心概念或主张。

六、书写的力量

作为考场作文的书写,清晰、有力,应是基本要求、重要原则。

书写问题,大致可以归为三类。

1.笔锋缺失或笔锋夸张。笔锋缺失破坏了书写的顿挫感、节奏感,也影响了力量的发挥。笔锋夸张看似有很多力量,其结果是诸多力量的冲突与抵消。

2.主要症状为牵丝过多。过多的牵丝,会使书写模糊不清。

3.结体。结体常见问题是过大、过小或歪斜,使书写不清晰。

综上,六种力量中,严格说来,前四种力量为议论文所独有,而语言、书写则具有普适性。一般说来,距离考试越远,越需要重视文化、思想的涵养,逻辑、事实的强化;距离考试越近,越应该加强书写、语言能力的训练。

猜你喜欢

笔锋考场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一个动作写出笔锋
旋转&跳跃
期末小考场
雕刻时光
王忠义教你写书法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