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充电桩变成“夺命桩”
2019-01-16
新闻事件:最近,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首次公布了充电桩产品风险监测结果,结果显示70%的样品存在安全隐患,质量安全风险等级为“严重风险”,这意味着充电桩产品有可能对消费者造成灾难性的伤害。
充电桩的功能,就相当于加油站里的加油机,给电力不足的电动汽车充电“加油”。现如今,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都在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车,大批量的电动汽车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作为标配的充电桩,其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大街小巷和社区等公共停车场所已随处可见。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44万辆,充电桩总计保有量超过100万台。
然而,广东此次对充电桩产品风险监测,一下子揭开了充电桩在质量安全方面的“严重风险”。比如,70%的监测样品在防触电方面不符合国标,出现故障时没有警示;在绝缘异常状态下,7批次不符合国标的样品中有5批次不能报警或断电;有充电桩接口直接带了750多伏高压电,却没有给出任何告警信号,如果不小心触碰到或者挨得比较近,可能会出现电弧灼伤手造成电击伤害,严重情况下,或致人死亡;还有企业没有按照标准生产,用的是防锈性能较差的零部件,导致很多充电桩不但外部出现生锈的情况,连内部也锈迹斑斑,增加了使用触电的风险。可见,这些不合格充电桩,就是一个个威胁消费者人身安全的“夺命桩”,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据了解,目前充电桩产品尚不在国家CCC强制认证目录内,相关标准都是推荐性的,没有强制性。充电桩生产厂家为了逐利和节约成本,就有可能降低标准,从而导致产品不合格;而充电桩运营商没有做好定期运营维护,也是充电桩出现诸多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在几个下载量较大的充电桩运营商App中,可以看到有使用者反映充电桩损害、无法使用、无人维护等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优劣关乎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更关乎社会公共安全。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充电桩相关的监督管理规范应不断完善,即必须从生产源头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给充电桩盖上一个“安全网”。一方面,应尽快制订全国统一的强制性质量和安全标准,以便监管部门管理和监督充电设施;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应严把生产质量关,决不让存在安全隐患的不合格充电桩产品流入市场,并敦促运营商加强对充电桩日常管理和维护,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据东方网、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