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用了什么招
2019-01-16蒋璐
蒋璐
松学电鼓快1年了,一直很喜欢,但任何乐器的学习,从刚开始的“玩中学”,一定会慢慢走到“刻意练习”环节,其中的枯燥乏味,大人或许能耐住,对孩子来说就没那么容易了。
昨天照例是每天半小时的练鼓,进入了考级练习的部分,旋律有点无聊,也有些难度,15分钟后,松明显开始不耐烦,错误频出,情绪也有点急躁。
到后来,甚至扔了鼓棒开始干嚎:“太难了,怎么这么难,总打不好,讨厌死了……”
松爸说:“你出去休息吧。”接着自己接过鼓棒开始打。
松爸的笨拙、不熟练,传到了在客厅休息的松的耳朵里,几分钟之后,他就忍不住回来纠正:“爸爸,这里不是这样的,要这样这样……”
爸爸顺势把鼓棒递给他:“那你教我一下……”
从练习者转换为“示范者”,松很快也进入了新的状态,忘记了刚才的厌倦之情,带着自豪和得意开始“传道授业解惑”起来。
暑假我们给松定的任务之一是:一周有4个晚上去跑步,一次跑大概1200米左右,再较快速步行放松800米。松爸会陪跑,我“有力气”的时候也会跟着去跑,说实话,每次跑下来我都觉得很累,看着松也是挺不容易。
前天松爸又招呼松跑步,松开始哼哼唧唧,讨价还价:“我不想去,太累了……”被松爸斩钉截铁一口回绝:“没得商量,赶紧穿好鞋走。”松无奈,一边嘟嘟囔囔表示不满,一边磨磨蹭蹭跟着走了,看得出松爸已經有点冒火。
过了半个多小时,松回来了,神采奕奕,很快活的样子,完全看不出刚才的不情愿。当晚卧谈我问松爸:“今天跑步,松没哼唧?”
松爸:“跑了一圈半就开始叽叽歪歪,又是喊热,又是说渴,还说腿疼。”
我问:“那你怎么搞定的?”
松爸:“其实那时候我也有点火,想训他一顿,后来想起来昨晚看的纪录片《荒野求生》,我说你想一下,昨天纪录片里的那些人在沙漠里也是又热又渴,他们怎么处理的?然后松的兴致就起来了,我俩就开始边跑边讨论这个问题,不知不觉一圈半就跑完了。此外呢,我还和他约定,一共5圈,3圈他当领头羊,两圈我当,这样他会自觉跑在我前面一两步,我加快他也加快,就坚持下来了。”
我给松爸点了个大赞——每天晚上跑步这事,以前我们也尝试过,但是好几次都是松喊累,松爸觉得儿子“没出息”收场。
在松的事例中,松爸正是把松的情绪从消极抗拒,转到了积极正面的好奇、自豪、激励,从而整件事的画风也开始变得不同。
神奇吗?或许你也可以在自己的育儿中多试验几次。
(摘自《新民晚报》)(责编 悬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