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养生叫气功
2019-01-16齐石
齐石
孙学孟是昆仑派无极门第52代掌门,黑龙江省传统武学研究会会长,他最近出了一本专门研究气功养生的新书—《昆仑派珍秘健身功》。看版权页发现这是一本中国发展出版社正规出版的图书。一般这类图书没有市场效应很难出版,可见出版社认为此书一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才敢拍板。这类书在中国可谓汗牛充栋,比比皆是。我很好奇:这本书有何独特之处,能够入出版社编辑的法眼。
认真翻阅发现,里面的说明图中的演示者都是作者本人,可见这些养生气功作者都演练过、实践过、验证过。中国关于气功养生的记载可以上溯到上古时代。青海出土的马家窑彩陶盆上绘制的舞蹈人物据考证是反映我国古代气功的最早文物,经测定距今5000多年。这和《吕氏春秋》中记载的“昔陶唐(尧号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相互印证。产生于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也自然少不了关于气功养生的记载: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力,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成书于同时期的《庄子》一书更明确记载: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汉代以后,中国关于气功养生的图书保存下来的越来越多。同时,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一般读者很难判断优劣真伪。这本书的作者继承发展了古代气功养生功法,结合几十年的自身实践,加以订正。这就和单纯的学者从文字到文字的研究迥异了。
中国养生气功分为静气功和动气功,我认为动气功更适合现代人修炼,也容易普及。但是,动气功也不是简单的形体体操,只是谁为主的问题。“昆仑健身功”动静结合,以动为主,适合大部分人修炼。气功讲究三调,即调身、调息和调心,三者在练习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要在练动时掌握“动中有静”,在练静时体会“静中有动”。所谓动,是指外部形体和形体内部“气息”的运动,所以前者可视为“外动”,后者可视为“内动”。二者相互转化,互相依存,辩证统一,达到最高境界。
虽然是动气功,但是很少使用刀枪剑戟,基本上是徒手演练。这正是过去年代动气功在中国大地上能够普及的重要原因:不需要什么经济投入。现代社会在健身房健身的费用很昂贵,其他健身活动也需要对手、场地、器材,而动气功演练可以独自一人随时随地进行,不受任何限制,只要有恒心就行。这也是动气功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养生气功是所有养生方法中最经济最没有副作用的养生方法。
但是,在众多的养生气功功法里,如何鉴别真伪,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功法,是練习养生气功最重要的课题。孙学孟的《昆仑派珍秘健身功》为广大养生气功爱好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教材,使养生之人记住还有一种廉价方便的养生方法可供选择。
编辑/廖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