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盈尺之间话养生

2019-01-16李润

科学养生 2019年1期
关键词:长联猛药省人

李润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文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节前在家门左右贴一副对联,是保留至今为数不多的古老民俗之一。如今,人们喜欢贴求财、求前途的对联,其实,没有好的养生方法,就没有健康的身体。没有健康的身体,再多的财富也换不来美好的前途。因此,重温一下古人书写的养生名联,对我们真正体悟养生的意义和健康的真谛,是会有所启发的。

淡然的生活

“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井水菊花茶。”此联是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苏北兴化老家厨房门上自撰自书的一副对联。郑板桥辞去潍县县令后,回在老家修身养性,生活崇尚简朴。此联寥寥十四个字,生动地概括了郑板桥的养生经验:粗茶淡饭,也能够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与这幅有名的对联相比,郑板桥另一幅有关养生的长联却少有人知晓。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猶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这幅长联是郑板桥六十岁生日时的自撰寿联。其实,这幅长联才是郑板桥对自己的养生观念的准确概述:生活中不要无休无止地追求物质的满足和虚幻的名声,这样,你的内心就永远不会平静,就会浮躁、烦恼,只有放弃物欲,追求精神上的愉悦,才能求得心灵的自由和健康长寿。

平静的心态

“贪嗔疾,即君子三戒;定戒慧,通圣经五言。”这是清代名士张仲甫撰写的一幅养生妙联。此联把儒教的入世与佛教的出世兼收并蓄,合二为一。意思是说,佛教上说的贪婪、嗔恨、愚痴,这三者和《论语》上说的“君子有三戒”是一样的,务必戒除;佛家所讲的禅定、守戒、得智慧,跟儒家典籍《大学》所讲的定、静、安、虑、得这“五言”是相通的。做到这些,无疑有益于身心健康。

与张仲甫一样,许多古人都把摈弃贪欲,安定内心作为养生的圭臬,并写在对联上自戒、省人。如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将“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对联书于客厅以自戒。清代名僧苏曼殊撰“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的养生联悬挂在普陀寺内以省人。

这类对联中,最为形象逼真、雅俗共赏的是清末四川江津才子钟云舫在新都宝光寺题的一幅借佛劝人养生的楹联:“你眉头着什么焦,但能守分安贫,便收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笑口;我肚皮这般样大,总不愁吃虑穿,只讲个包罗万象,自然百事放宽心。”

动静相宜,“却”“补”对立

“静亦静动亦动,五脏克消失欲火;荣也忍辱也忍,平生不履于危机”,这是清代名人翟公栾自撰的一副养生联,里面把动静相宜,宠辱不惊的养生之道讲得通俗易懂,对那些动辄动静失宜、患得患失、伤神焦心之人,仿佛是一剂绝妙的猛药。

与翟公栾的这剂猛药相比,明代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的一幅联语,却像一杯清冽的甘茶,令人饮后淡去忧愁、乐从心来:“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心中多少乐,只来种竹浇花。”

在古人众多有关养生的对联中,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一副草堂联最为气势磅礴,内涵厚重:“容人却侮,谨身却病,少饮却愁,少思却梦,种花却俗,焚香却秽;静坐补劳,独宿补虚,节用补贫,为善补过,息忿补气,寡言补烦。”这副草堂联上下联均以排比句式,一说应“却”之事,一说可“补”之物,可谓对仗工整,对比鲜明,以简洁的语言,从修心、饮食、起居、卫生等多方面阐明养生之道,可谓养生对联中极具启迪作用的佳作。

编辑/吕毅

猜你喜欢

长联猛药省人
山川锦绣,赞以长联
书法作品
我校成功举办省人社厅2019年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
——金融风险防控高级研修班
省科协带领学会拜访省人社厅,沟通省级学会职评工作有关情况
省人社厅赴东辽县对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进行调研指导
东莞长联
作品望江楼长联、桃花源长联、甲秀楼长联
壮阳酒里下“猛药”
落实五险统一参保登记征收确保“五证合一”
一剂“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