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效果对比

2019-01-16吴继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3期
关键词:黄嘌呤布司嘌呤

吴继峰

(江苏省如皋市博爱医院肾内科,江苏 如皋 226500)

痛风是指由嘌呤代谢紊乱、血清中的尿酸清除率降低而引起的一种晶体相关性关节病。血尿酸的水平异常升高是诱发痛风的重要原因[1]。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使用别嘌醇或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用别嘌醇治疗痛风的疗效已经十分明确,但患者在用药后易发生多种不良反应,进而限制了此药在临床上的推广使用[2]。非布司他是一种新型的非嘌呤类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有研究表明,用非布司他对痛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降低其血尿酸的水平,而且药物对机体产生的副作用较少[3]。但是,非布司他在国内上市的时间较短,故其疗效的可靠性还需在临床上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本次研究主要是对比用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江苏省如皋市博爱医院收治的61例痛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均符合美国风湿学会制定的有关痛风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2)患者均合并有轻中度慢性肾功能不全。3)患者均签署了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获得了江苏省如皋市博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将这6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有30例患者,治疗组有31例患者。在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有男25例,女5例;其平均年龄为(45.23±4.25)岁。在治疗组的31例患者中,有男25例,女6例;其平均年龄为(46.62±5.2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别嘌醇(由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31020334)进行治疗。别嘌醇的用法是:初始用量为0.1 g/d;在治疗1个月后,根据患者血尿酸的水平,逐渐增加别嘌醇的用量,但不能超过0.3 g/d,以将其血尿酸的水平控制在300~350 μmol/L之间。为治疗组患者使用非布司他(由杭州朱养心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130009)进行治疗。非布司他的用法是:初始用量为10 mg/d;在治疗1个月后,根据患者血尿酸的水平,逐渐增加非布司他的用量,但不能超过40 mg/d,以将其血尿酸的水平控制在300~350 μmol/L之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血尿酸的水平及其GFR(肾小球滤过率)。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1个月、第2个月和第3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血尿酸检测和GFR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比较

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尿酸的水平相比,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血尿酸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逐渐降低,P<0.05。进行治疗后的第1个月、第2个月和第3个月,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血尿酸的水平均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比较(μmol/L ,±s )

表1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比较(μmol/L ,±s )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t值 P值例数 31 30治疗前 553.53±88.43 555.62±90.26 0.091 0.925治疗后的第1个月 456.27±72.16 504.64±73.79 2.593 0.012治疗后的第2个月 326.21±66.91 403.13±77.15 4.164 0.000治疗后的地3个月 300.67±65.78 356.32±76.32 3.054 0.003

2.2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GFR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FR相比,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GFR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GFR更高,P<0.05。详见表2。

表2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GFR的比较(ml·min-1·1.73m-2,±s )

表2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GFR的比较(ml·min-1·1.73m-2,±s )

治疗组 对照组 t值 P值例数 31 30治疗前 46.35±13.21 47.32±12.47 0.213 0.832治疗后 63.58±23.17 51.33±13.44 2.515 0.01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痛风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加,且患者的年龄趋于年轻化。痛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血清中的尿酸清除率降低而引起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痛风患者常伴有肾脏功能改变的情况[4]。因此,在对痛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既要保证有效地控制其血尿酸的水平,还要注意减少对其肾脏功能的损害[5]。别嘌醇是国内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降尿酸药。此药对黄嘌呤脱氢酶及黄嘌呤氧化酶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地抑制次黄嘌呤向黄嘌呤的转化及黄嘌呤向尿酸的转化,可有效地降低血尿酸的水平。但是,用别嘌醇对痛风患者进行治疗,会广泛地抑制其体内嘌呤-嘧啶通路中酶的活性,易使其发生多种不良反应[6]。非布司他是一种新型的非嘌呤类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此药对氧化型黄嘌呤氧化酶或还原型黄嘌呤氧化酶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对机体内嘌呤-嘧啶通路的影响较小。用非布司他对痛风患者进行治疗,可在保证内嘌呤-嘧啶通路正常代谢的情况下降低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其体内血尿酸的生成,进而达到控制其血尿酸水平的目的。但是,非布司他在国内上市的时间较短,其疗效还需大量的临床实践来证实。李晓英等[7]的研究表明,与使用别嘌醇的效果相比,用非布司他对痛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过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血尿酸的水平更低,其GFR更高,P<0.05。这说明,与使用别嘌醇的效果相比,使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效果更好,可明显改善患者血尿酸的水平和GFR。

猜你喜欢

黄嘌呤布司嘌呤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痛风不是风湿 罪魁祸首在嘌呤
药用植物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银杏酸单体对黄嘌呤氧化酶的体外抑制活性研究
别忽略素食中的嘌呤
非布司他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
黄嘌呤和尿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研究
啤酒酵母对嘌呤类化合物吸收特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