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技术教学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机制

2019-01-16陈雪梅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中职心理

◆陈雪梅

(山东省冠县职业教育中心)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这一时期,人的心理变化非常剧烈。中职生的心理正由动荡向成熟稳定发展,这一时期非常关键。随着中职生生理的日渐成熟、社会阅历的日益丰富,相比同龄人更早的面对择业就业的压力,他们的心理极易受外界影响,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影响着中职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安全的不稳定因子。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确保学校安全的重要因素。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普及,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也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调查

1.调查概况

调查对象:某中职学校2017级学生。共抽取12个班级,所涉专业有数控加工、电子商务、汽车维修、市场营销、财务会计、幼儿教育等6个专业,共748人,其中男生436人,女生312人。

调查工具: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借鉴专业心理测评软件,自制调查问卷。主要对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做了调查分析。

调查方法:结合所学专业进行问卷抽样调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问卷当场收回。

2.调查结果

通过对某中职学校2017级中职生的样本调查,将数据汇总分析如下:

在对748人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多样且复杂。部分中职生存在强迫症、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等问题。

二、中职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一)内部原因

1.中职生正处在青春期

在这一人生发展阶段,他们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甚至是心理危机。与相同年龄阶段的人相比,中职生经历了更多的失败体验,自我评价相对来说较低;他们的家庭大多不富裕,更早地体验到生活的艰辛;虽然他们也渴望获得成功,但是巨大的就业压力,较弱的耐挫力,都导致他们的心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日趋复杂化。

2.学生的适应能力较差

1.4.5 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 研究区域有河流,水库等水体,为了区分水体,把水体指数作为一项分类特征数据,计算公式: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过分关爱,他们的依赖心理强,生活自理能力差。学生上中职后,第一次离开父母,陌生的集体生活,加上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比较散漫,和中学的保姆式教学不同,中职生很容易在生活、学习、情感和人际关系上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应。

3.自卑心理作祟

外界对中职教育的偏见认识的消极影响,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的强烈反差,都容易引起中职生对自我的贬低否定。因而,中职生往往会对个人的能力和品质做出远低于实际情况的评价,不能正确地认识自身。

4.学习方面存在问题

大部分中职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对专业课不感兴趣,认为文化基础课和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是浪费时间。此外,中职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上不去,出现厌学情绪,甚至逃学现象。在学校里的得过且过,对中职生的心理发展有着不良影响。

(二)外部原因

1.社会对中职生的偏见

2.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影响

由于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偏见,普通高中,依然是学生家长的首选,很多中职学校的生源经常处于紧缺状况,所以中职学校的首要问题就是生存问题,即生源问题。在招生上,中职学校每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学校教学的开展,设备设施的引进等多方面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另外,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偏向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实训,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之间存在脱节,导致一大部分毕业生工作困难,职业不理想,这对在校中职生无疑又是一个打击。

3.家长对学生的影响

相当一部分家长让孩子选择中职院校,除了对孩子成绩的无奈之外,还有出于孩子年龄太小不适合出去打工的考虑。让孩子在中职院校待几年,等年龄大了再出去找工作。父母这样的想法让孩子认为在中职学校认真学习与否无所谓。也有个别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很失望,将其扔进中职学校不管不顾。有的家长因为常年务工在外,对孩子的管教也是有心无力,鞭长莫及。孩子因为缺少父母关心爱护,心理上更易出问题。

三、利用信息技术为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教师应设法为中职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推动着中职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普及的新时代,中职教师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在学校的帮助下,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以及中职生心理健康咨询体系。并创立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学校可以经常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问学生展开心理讲座。师生通过聆听专家讲座,提升自身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利于教师心理教育工作的展开。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心理测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咨询。教师应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展开讨论。

中职学校的各班班主任应承担起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主要责任。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其他老师更长,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更了解,对学生性格以及心理特点掌握的最清楚。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余,班主任应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自信教育以及感恩教育等,引导学生对生活充满信心,对生命充满热爱。

2.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辅助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巨大、资源丰富多样、更新及时快捷的特点,通过网络可以找到大量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频资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将互联网和多媒体或电子白板结合起来,利用电脑在线搜索所需视频,通过白板或多媒体为学生随堂播放,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3.教师依托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依托网络社交工具开展教学。中职生们现在非常乐于网络社交,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给学生们带来了如QQ、微博、微信、人人网等便利的社交工具。教师可以借助这些网络工具,建立师生心理健康交流群。在群中,教师可以及时发布与心理健康教学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视频、图片或文章等。学生可以随时查看这些信息。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在聊天群里与学生展开“一对多”的讨论、交流,或者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单独交流、疏导。教师还可以在课前将学习任务发布在群中,在课后和学生在群中交流学习情况或作业完成情况。这种方法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与互联网的结合也让学生更有兴趣的进行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教师与学生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的互动也增进了师生情感,有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提升自身心理教育素养。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在信息技术时代,教师的教学眼光要开阔长远,善于整合教学资源、勇于创新教学理念。在互联网飞速发展、智能手机人手一部的今天,学生每日都要面临着蜂拥而来的无数信息。信息的大爆炸是学生对信息的接受与理解仅停留在表面层次。而且现在的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很强,但并不懂如何利用手机为自己更好地服务。因此,教师在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利用多种多样的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最新专业知识,利用合适的案例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剖析,使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更有时代性。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把多样的教育形式整合在一起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单一的教育方式解决不了中职生复杂的心理问题。此外,心理健康教师之间也有必要进行交流学习,积极参与教研教改课题,促进教学创新,提升创新能力。

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中职生带来了很多心理问题,但同时也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许多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应积极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引导学生面对来自各方与自身的压力,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让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中职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心理小测试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