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退伍兵让鳞甲鸡“飞”出大山

2019-01-16景碧锋,邓桂荣

农家之友 2019年2期
关键词:鸡苗大山深处小龙

因为羽毛向外翻转呈鳞甲状,这种鸡被称为“鳞甲鸡”。在位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西南部大山深处,鳞甲鸡至少已经有上百年的养殖历史。

“90后”的退伍兵刘小龙看到村里的乡亲们穷苦,毅然决定回乡创业,养殖鳞甲鸡,带动乡亲们致富。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刘小龙和伙伴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媒体,通过互联网,使得鳞甲鸡年销售额上百万,带动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也成为自主创业的典范。

在漠川乡协兴村刘小龙的鳞甲鸡养殖基地里,一只只羽毛外翻的鳞甲鸡在树林下嬉戏,啄食。身材颀长,满脸喜悦的刘小龙高兴地聊起了他养殖鳞甲鸡的前前后后。

生于1991年的刘小龙在西藏部队服役退伍后,于2015年底回到老家协兴村。经过部队5年的淬炼,回到村里,刘小龙又能做些什么?

协兴村地处大山深处,山大沟深,毗邻全州、灌阳,距离兴安县城有40公里,距离漠川乡政府所在地也有10公里,是兴安县最为偏远的村落之一。协兴村有500多户人家,1900多人,以种植杉木、中药材厚朴为主要经济来源。然而,协兴村地处湘江上游,近年来政府禁止砍伐,厚朴的市场售价也不好。不得已,村民纷纷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很少。

在外面闯荡过的刘小龙注意到:由于群山环绕,在村里生长的鳞甲鸡羽毛外翻,肉质品尝起来“咯吱咯吱”响,富有特色。而且鳞甲鸡只是分布在漠川乡的协兴等几个村落,近年来已经越来越少。

鳞甲鸡在协兴村养殖至少有上百年历史了,村民都习以为常。但刘小龙认为鳞甲鸡是个特色,他准备拯救濒临灭绝的鳞甲鸡,把它打造成致富产业。

说干就干。刘小龙联系了一个伙伴养起了鳞甲鸡来。要养鳞甲鸡,首先得有鸡苗。

“要有鸡苗,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找村里的叔叔婶子,一户一户人家地去收购鸡蛋。积攒到一定数量的鸡蛋,然后就孵化。”刘小龙说,等小鸡孵化出来后,也不卖。慢慢地从最开始的几十只,到现在一次性可以孵化两千只鳞甲鸡,一年孵化四五批,能达到8000多只。

刘小龙注册了合作社,实施“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村民养的鸡生的蛋,全部都卖给刘小龙。如今,跟刘小龙合作的农户达到了三四十户。

协兴村出门就是山,刘小龙承包了几处山场,把鸡放养在山上。平时除了喂一些稻谷、玉米外,都让它们在山上啄食,不喂饲料。

2017年上半年刚开始养殖的时候,孵化出来的鸡苗得了肠道病,有一半以上的小鸡死去了。刘小龙多方找人查看,配制了四种疫苗用来防治,还运用了多种中药材来喂养鳞甲鸡,实施预防。这样下来,刘小龙的鳞甲鸡养殖形成了“疫苗+中医药”的喂养特色。

这样富于野性的特色环境中养殖出来的鳞甲鸡,营养丰富。刘小龙将鳞甲鸡送到相关部门进行检测,并注册了“协兴鳞甲鸡”品牌。

鳞甲鸡养好了,如何卖出去? 这个时代是传媒和互联网的时代。在部队做过文宣工作的刘小龙深知传媒的力量。刘小龙和同伴把鸡宰杀好后,放上冰块,包装成一个礼品,然后把图片信息发到微信朋友圈里,慢慢地开始有一些朋友订购。刘小龙继而借助现代物流,跟邮政快递公司合作,发货以后48小时内可以送到买家手里。鳞甲鸡良好的品质,让刘小龙逐渐打开了销路。

特别是经过广西电视台的“第一书记”、央视七套的“食尚大转盘”等栏目推介后,鳞甲鸡的销量持续飙升。他很好地让鳞甲鸡借助媒体的宣传飞出大山。2017年,南宁的一个房地产公司为回馈客户,一次就定了3000只。

由于品质好,刘小龙鳞甲鸡的在市场上很好卖且价高,桂林各地市场上的土鸡每公斤卖到50块钱,1.5公斤左右的鸡卖到七八十元,而刘小龙的鳞甲鸡同样重量的每只卖到148元,几乎是普通土鸡的一倍。如今,刘小龙一年8000只肉鸡加上鸡蛋的销售,总产值能达到100多万元。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刘小龙将生长于大山深处的鳞甲鸡打造成年产值上百万的产业。

从规模上来说,刘小龙的鳞甲鸡养殖并不算大。他更希望从品质、品牌方面打造鳞甲鸡,增加其附加值,将鳞甲鸡养殖做成高附加值产品,而不单单是粗放地扩大规模。

如今,在兴安漠川大山中放养的鳞甲鸡,通过一个“90后”退伍兵和他的伙伴,借助互联网的助推,成功地走出了大山。

猜你喜欢

鸡苗大山深处小龙
养殖端现抵触情绪 白羽鸡苗价格走低
鸡苗春季孵化法
大山深处的甜蜜事业
张怀军:大山深处“掘金人”
毛鸡补栏高峰将至 鸡苗开启涨价模式
小小小小龙
大山深处的“课堂”——支教青年:反倒是我们受到了教育
让“数”“形”结合更畅通
大山深处的小姐姐
风中的祈祷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