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年“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信号

2019-01-16中国经济网

农家之友 2019年2期
关键词:农民农业农村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第16个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阶段,今年的文件有哪些不同于以往的地方,会给农村带来哪些变化,农民会获得哪些利好,农业又有哪些机会?

对农村利好更多

农村缺资金、缺人才,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都不如城市,这是农村人口和资本不断流向城市的原因。扭转这一局面需要政策强力干预,需要完善乡村治理,为农村经济社会带来全面变革。

资金投入优先保障 以往,农村金融失血严重,不仅贷款难贷款贵,财政支持力度不如城市,而且资金不断流出。文件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打出了组合拳,力图扭转这一趋势。

财政——加大公共财政倾斜力度,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不断增加。

金融——打通金融服务“三农”各个环节,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为本地“三农”服务,县域新增贷款主要用于支持乡村振兴。

期货——支持重点领域特色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

债券——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

路、电、水、房、网都有大礼包 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这次文件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大礼包:

路——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有条件的地区向自然村延伸。

电——加快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

水——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解决农村“吃水难”。

房——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网——推进宽带网络向村庄延伸,推进提速降费。

物流——完善县乡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鼓励企业在县乡和具备条件的村建立物流配送点。

完善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是农村软件建设的重要方面,关系农村和谐稳定,这些方面也是村干部和普通群众关心的热点:

红白喜事——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依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

黑恶势力——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杜绝“村霸”等黑恶势力对基层政权的侵蚀。

报酬待遇——全面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和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建立正常增长机制。

农业有哪些投资机会

农业是希望的田野,是可以做成百年老店的行业。眼下,无论是工商资本下乡、互联网企业务农,或是农民工、大学生返乡都很看好农村的前景。那么,具体来说,一号文件里有哪些机会呢?

首先要明确,农业补贴少不了。我国是农业大国,还有近6亿农民。农业还是弱质产业,这个特殊国情决定了对农业必须支持保护。按照文件精神,国家会统筹兼顾市场化改革取向和保护农民利益的关系,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提高效能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其次,明确了政策支持的主体。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建立健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

更重要的是选择好农业产业方向。文件提出了大力发展的几种产业类型,逐个为大家分析如下:

一是乡村特色产业。强调“土字号、乡字号”,比如,食用菌、杂粮杂豆、中药材、特色养殖和花卉苗木。要搞好乡村特色产业,离不开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对中西部地区来说,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乡村手工业也很有潜力。

二是乡村新型服务业。新型服务业有两种,一方面是对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另一方面是对城乡居民开展生活性服务。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当前后者的发展前景凸显,要发展休闲旅游、餐饮民俗、文化体验、健康养生、服务养老等农村第三产业。

三是现代农产品加工业。过去,农民收入低就是因为农村卖原料、城市搞加工。如今,文件提出“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就是支持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经营农产品初加工,支持县域发展精深加工。这是通常所说的农村第二产业,有利于把加工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土地政策有哪些变与不变

文件提出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推进农村改革。这方面最主要的是明确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坚守的底线。同时对此前试点积累的经验,或修订法律,或逐步推开。针对不同进展程度和敏感程度的改革项目,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坚持、两个允许、两个加快和一个推开。

三个坚持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搞私有化,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对农民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这为进城农民吃下了定心丸,不用担心土地被收回。

两个允许

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担保融资:方便抵押贷款。

允许在县域内开展全域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等整治:盘活土地资源。

两个加快

加快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2020年基本完成:宅基地权益更完善。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农民变股民有分红。

一个推开

全面推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这意味着:非农建设用地将不再“必须国有”,扫清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的法律障碍,政府将不再是唯一的非农建设用地供应者。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