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德州市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工作实践与思考
2019-01-16曲军超毕海天
曲军超,张 雨,毕海天
(山东省德州市水利局,253014,德州)
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统筹配置水资源的重大战略工程,东线鲁北段在德州市辖区内的主体工程位于夏津县、武城县,设计年供水2亿m3,工程于2010年开工,2013年年底全部竣工。一期工程涉及德州8个受水县市区,分别为德城区、乐陵市、陵城区、宁津县、庆云县、平原县、夏津县和武城县,总面积为6 939 km2,总人口413万。受水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44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7.98 亿 m3,水资源总量 9.15 亿 m3(扣除重复量0.27亿m3),人均占有量为222 m3,仅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10,水资源极度匮乏。地下水开采程度高,形成1 221 km2的夏—武、宁津浅层地下水超采区,3 000 km2的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区,近4 000 km2的地面沉降区,最大沉降量1 187 mm。加快推进地下水压采工作进程,强化地下水管理保护迫在眉睫。
一、受水区地下水前期压采工作实践
德州市高度重视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在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地下水压采工作,通过完善制度方案、多渠道增加水源补给、实施节水改造、以点带面,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全面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计划“十三五”期间,浅层地下水超采量全部压减,深层承压水超采量压减50%,封停自备井3 470眼;到2025年,关停全部1 304眼深层承压水井,基本实现采补平衡。
1.实施“双控”管理,加大督导考核
德州市先后编制印发了《德州市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实施方案》和《德州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等规划方案,制定了督导考核制度,并以方案为指导,以制度为准绳,纵深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地下水总量控制和地下水水位控制的“双控”管理。以总量为目标,层层落实总量控制制度,分年度下达地下水压采计划,逐级分解压实责任,加大督导考核,确保落到实处。自2016年启动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工作以来,在国家、省级试点县的示范带领下,全市累计封停各类地下水井2 600眼,压采水量5 000万m3以上,地下水漏斗中心区水位回升 2~4 m。
2.多渠道增加水源补给,置换地下水源
一是全面实施现代水网建设。自2010年以来,全市逐步实施现代水网建设,治理了马颊河、德惠新河2条干流河道和102条流域面积30 km2以上的支流河道,打通了全市骨干水网体系,增强了输水供水蓄水能力。二是大力实施水源替代工程。按照“兴建平原水库,置换地下水源,确保饮水安全”的思路,建成了18座平原水库,总库容2.92亿m3,年供水能力5.84亿m3,提供了替代水源保障。三是提高非常规水源利用能力。受水区现有污水处理厂17家,其中10家建设了再生水利用工程,铺设污水管道1 400 km和再生水管道11 km,处理污水能力达到63.5万m3/d,再生水供水能力达到30.7万m3/d。新建、治理坑塘10 000余处,蓄水能力2.6亿m3,雨洪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
3.实施节水改造,压减地下水超采量
大力实施节水改造工程,提高用水效率,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一是加快工业节水步伐。严格限制高耗水行业项目,加快节水技术改造升级,大力推广中水回用、企业废污水零排放等节水技术。开展“双百”节水工程创建,全市树立100家节水典型企业,对化工、热电等100家用水大户开展水平衡测试。二是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德州市是农业大市,农业节水潜力大。近年,德州市累计投资3.1亿元进行潘庄和李家岸两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成了平原县高科技节水灌溉示范园,陵城区、武域县、乐陵市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示范区,临邑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示范区,禹城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暨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试点项目区等17个高标准节水示范区。三是推进生活节水。严格落实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投资2 900万元安装、更新生活节水设施,受益居民达12万户,居民用水年节水率达20%左右。大力推进节水示范单位创建,聘请大学、科研院所等专家组成评审组,建立了230个节水型单位、社区。积极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活动,开展“一水多用”“每人每天节约一盆水”等活动,组织群众走进节水型单位,开展节约用水经验交流会、现场演示会等,形成了良好的节水氛围。
4.以点带面,推进压采工作
以宁津县、陵城区、平原县等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试点县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可续施策,按照“重点先行先试,完善配套设施,提高供水能力,经济杠杆推动,封井逐步跟进”的总体工作思路,进一步优化地下水压采实施方案,科学制定年度工程建设计划,确保项目落地并发挥效益,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
5.涵养地下水源,提高区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
近年,德州市积极拦蓄雨洪资源等,涵养地下水,并大力实施水土保持、河道治理、植树造林等工程,构建起良好水生态格局,提高了区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截至目前,共新建、治理坑塘10 000余处,蓄水能力2.6亿m3,一方面提高了雨洪资源利用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补给地下水源。全市共建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5个,省级水利风景区12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3年年底长江水到达德州后,全市黄河水、长江水、非常规水三种替代水源配置不断优化,供水结构日益完善,替代水源置换能力大幅度提升,地下水压采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但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难题与问题,影响了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工作的顺利进行。
1.地下水超采区压采任务较重
德州市南水北调受水区深层地下水全部为禁采区,浅层地下水超采1 221 km2。在开展地下水压采工作时,既要面对农村、小企业等封井难度大的问题,也要面对由德城区和两个开发区组成的中心城区管线错综复杂,投资来源、铺设方案、工程建设、人员安排等不好协调的难题,压采任务十分繁重。
2.部分建设项目与地下水压采存在矛盾
由于社会公众对水资源紧缺的认识程度还不够,对于地下水压采的相关政策、知识知之甚少,因此,仍有部分建设项目在研究立项时没有将地下水压采的因素考虑在内,存在在地下水超采区范围内新建地下取水井用于建设项目取水水源的现象。这与实施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相矛盾,为保障地下水压采的效果,亟须解决这个问题。
3.长江水水价偏高
德州市是农业大市,农业灌溉需水量大,且当地高效益企业少,综合经济欠发达。但该市2.24元/m3的引江水综合价格却是山东省最高的,导致承受引江水价能力差,引江水利用程度不高。
三、对策及建议
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现状,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修复当地水生态环境。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为德州地下水压采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对于水利工作者来说,应把握政策形势,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受水区压采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
地下水取水便捷,成本较低,致使一些用水户压采地下水、置换用水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建议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充分认识压采地下水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实施地下水压采的责任意识,提高公众对保护地下水的认同感和自觉性,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2.建立地下水压采长效管理机制
应建立地下水压采长效管理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分清任务,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就压采实施情况召开通报会,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优化工作方案,研究部署下阶段任务,加强检查监督,形成严明的奖惩制度。出台受水区地下水压采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为地下水压采开展、机井封存、水源置换等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3.多渠道筹措资金
应加大财政对地下水压采的扶持力度,并将其列入市、县两级预算支出项目,或从每年征收的水资源费中拿出适当比例,用于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工作。建议在置换水源建设、供水管道铺设等项目上以PPP模式吸收社会资金的参与,以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自建水源置换工程等。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级财政补助,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压采工作顺利进行。
4.纵深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在前期水权水市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扩大水权交易范围,以此达到节水目的。农业节水方面,做好灌区节水改造,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业节水方面,严格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推广中水回用,提倡节水设施建设,严格计划用水管理制度,探索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生活节水方面,强化宣传,普及节水知识,探索建立居民阶梯水价制度,鼓励“一水多用”,让节约用水理念深入人心。
5.探索实施综合水价
应综合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和实际用水需求情况,探索实施综合水价制度,对长江水与黄河水、当地水、中水等进行统筹定价,建立一套有利于受水区地下水压采、禁采的供水价格,使德州市工业企业和居民能够负担得起长江水价格,使南水北调工程发挥更大的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