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对策
2019-01-16彭昭
彭 昭
(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留坝县供电分公司,陕西 留坝 724100)
0 引 言
电力网电能损失中,线损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衡量参数,不仅是对电力技术型指标的有效评价,还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配电网线损率表现出企业规划设计的合理性,显示了生产技术的进步特点,决定了运营管理能力的强弱。传输电能过程中会出现功率损耗,且任何元件都不能防止出现功率损耗。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合理手段降低线损。
1 线损构成
配电网线损包括3个部分。结合损失与负荷之间存在的变化关系,可以划分配电网线损为固定损失、可变损失与其他损失。
当负荷发生变化时,保持线路固定损失不发生改变。具体由外部施加电压的干扰,把电压施加到设备时,配电设备电能消耗严重并出现损失。外部施加电压一定程度影响变压器与调压器等设备和绝缘子损失,可以认为是固定损失。此外,还包括与设备有关的介质与线圈造成的损失。
可变损失明显不同于固定损失,负荷变化相应也会改变可变损失。改变负荷电流的过程中,相应可变损失发生变化,配电网电流平方与可变损失成正比关系。随着电流不断增大,线损也相应增加,具体包括变压器中铜导线损、配电网中配电与输电线路的铜导线损内容。因此,可变损失将铜损作为关键形式。
配电网除了固定损失与可变损失外,还会存在其他线损。其他线损产生原因通常是跑电漏电,其一般是由于监管不力、管理不足及教育难以全面落实等因素造成。这种与配电网有关的电能损失称作管理线损。当计算电能设备发生较大差异或产生故障时,容易产生这种不明损失。查表操作中错误抄用电量、电费收缴过程中错误计算电量及电价核算时错误计算倍率等,均引起不明损失[1]。
2 影响线损的因素
2.1 配网技术线损
2.1.1 电网缺乏完善结构
近年来,供电企业逐步增加建设与升级电网力度,一定程度改善了电网结构。但在规划方面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变电站在建设出线方面存在落后现象以及电源过度偏离负荷中心,延长了供电半径等统一增加了损耗。随着城市发展速度加快,配网结构表现出单一特点,供电能力供不应求,固有配电网线路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出高负荷特点。
2.1.2 变压器损耗
10 kv配电网中,变压器形成的损耗相当于整体损耗的60%~70%,特别是处于用电低峰时,由于负荷相对不高,运行电压升高,无形中加大了空载损耗。部分经济发展落后的城市,依然利用能耗偏高的配电变压器。此外,大量设备容量严重不符合实际负荷,在正常经济运行范围不存在配电负荷;在远离负荷中心安装部分配电设施;一部分三相负荷配电失衡,产生中性点移动[2]。
2.1.3 无功、电压影响
配电网中存在很多感性设备,主要作用是有效吸收无功功率,若无法及时供应大规模无功,只是借助各级输变电设备开展长距离输送,便会出现巨大的电能损耗。反之,当电网拥有充足的无功电源,用户大量减少无功,无功损耗在输送过程中也会有效减少,相应增加了用户端电压。若产生无功过补偿,多余的无功向电网反向流动,严重损耗电能。
2.2 影响线损因素
2.2.1 抄核收质量影响
抄核收各个工作节点质量好坏,一定程度影响了经济效益。若无法做好抄核收工作,必定容易产生漏抄、估抄及错计电量等问题,造成基础资料缺乏准确性,对统计与考核线损率造成一定程度影响[3]。
2.2.2 计量影响
计量电能是管理线损的前提,通过计量设备测量记录线损实际产生的供电量、售电量等信息。管理计量设备不完善,容易烧坏电表与电流互感设备,无法及时处理表计卡盘等问题,容易导致设备带缺陷运作,影响计量的精确性或损失部分电量。
2.2.3 窃电影响
用户窃电是增高线损的关键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升级与改革窃电偷电技术。
3 配电网降损措施
3.1 降损的技术措施
3.1.1 优化网络结构
减低线损的关键手段是科学改善配电网布局,特别是城市地区的配电网,对电网布局进行科学配置,一定程度降低线损率。设计电网时,应紧密联系城市规划,获得更短的供电线路。
3.1.2 科学选择导线截面
科学选择导线截面,以有效降低线损率。我国目前的配电网络中,一般使用LGJ导线。通常选择固定的导线材料,由于规划限制将难以改变导线长度,但却可以改变导线的截面。若只是分析线损效果,自然是截面越大越好,但扩大导线截面必定消耗大量金属材料,需要投入较大的一次性投资[4]。
3.1.3 平衡处理三相负荷
低压网络中,由于存在单相负荷造成各相负荷大小分布不均匀,进一步导致三相负荷失衡问题,因此必定加大相线运行损失。此外,零线也会出现额外损失。具体运作中,总是要求平衡三相负荷,但是不可能存在绝对平衡,通常情况下变压器出口位置应保持不低于10%的不平衡度,干线保持小于20%的不平衡度。
3.1.4 调节负荷做好削峰填谷工作
科学调整负荷,以有效降低线损。供电过程中,采取高峰让电措施,结合供电实际计划对填谷负荷所需时间进行科学安排,通常在中午或后夜处理。供电单位在用电合同中,区分制作低谷和高峰期间用电形成的电价,进一步有效降低负荷峰谷差,减少负荷曲线波动程度。
3.2 降损措施
保证线损率高度准确率的基础是及时且准确的抄表。无法对线损率精确计算直接影响线损率降低问题,需要强化审核抄表工作,认真管理抄表人员,避免发生漏抄、估抄与抄表时间不一致问题,认真结合时间做好抄表工作。
第一,全面检查业务传票,并抽查收费、退补等操作。
第二,对贯彻落实新规定和新电价问题进行全面稽查,查看是否根据新电价实行收费,核对工作是否到位等。
第三,及时稽查用电情况,严格检查违规用电与偷电等。最后还要计算线损的最终结果,寻找出现线损的实际原因。
3.3 严格落实用电普查
认真做好用电普查工作,避免发生疏漏。用电普查工作需要体现出方向特点,首先检查装机容量不符合实际用电量的用户,其次检查重点怀疑对象。普查工作中需要注意合法性,并对现场偷电现象拍照保存。
3.4 增加反窃电力度
有效强化反窃电工作,以获得最理想的反窃电方式。反窃电主要做好预防工作,供电单位需要认真安排好宣传工作,向人们传递窃电违法的观念。预防过程中,增加检查强度,提升工作人员基本素质,帮助相关人员全面了解新设备和新技术。
第一,欠压法窃电。利用虚接、串联电阻等方法有效降低电压,进一步保证计量电量不超过实际电量。具体对接入电压表的电压线进行检查,电压表三封盒是否存在受损问题。
第二,欠流法窃电。利用电流回路短接、转变电流解法等减少实际用电量,这一方法很容易被发现。认真检查计量表三封,找出接线是否存在改动现象,电流线有无短接问题。
第三,移相法窃电。该方法相对隐蔽且复杂,需要对较多的线进行改动,一般选择改变电流回路接法、电压回路接法等对电压与电流之间形成的相位进行改变,增加计量表无功数据,快速减少有功,进一步节省用电费用。这种方法要求对计量表的接线实施改变,检查人员必须对改动计量表认真查看。此外,还可以全面分析计量表无功大小,情况正常下使用无功的量较低,若无功瞬间变大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4 结 论
电网运行中,需要通过节省供电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等方法保证经济性。针对实际线损问题提出科学解决方式,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强化负荷预测的准确度,科学规划电网,保证资金投入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