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日常维护与检修要点分析

2019-01-16王德文

通信电源技术 2019年8期
关键词:架设细化技术人员

王德文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2)

0 引 言

配网线路是供电系统的核心,其设备功能多受制于自然环境。因此,需要不断拓展配网线路技术,并注重对其功能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同时,需要不断在维护检修操作中引入新型的科学技术。这不仅有利于设备使用寿命的有效提高,促使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得到全面保障,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需要重视环境在配网线路的影响,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规划,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1 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的内涵及检修的重要性

1.1 核心内涵

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构建同一根基础回路于基础构建中,进而促使线路能够适应于不同等级的电压供应。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包括低压环境模式、同级电压模式及多级电压模式[1]。同时,通过构建4种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的基础构架模式,促使电力回路趋于正常运行。

1.2 重要性

技术人员需要重视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的核心构架,以保障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回路的稳定性。重视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的检修操作不仅能提高供电企业设备的供电质量,也能极大地保障电力设备的经济效益。同时,需要在检修中借鉴其他先进的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的架设技术,进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需要不断拓展精细的检修操作与维护操作,以保障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设备的稳定性。

2 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维修、检修的问题

2.1 规划性不强

由于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中未做出精细的线路规划,导致实际线路规划不能切合于环境对线路的需求。特别是大部分技术人员在进行设备检修工作中多以完成任务、方便为核心,进而导致突发多元化的问题,如线路短路、线路断路等方面的问题。

2.2 电压参数问题

对于工作环境,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的设备检修与维护工作是在高压环境中进行的。相关技术操作人员在工作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上存在意识薄弱、工作能力有限的问题,会进一步提高作业的危险程度。同时,技术人员未对实际线路及部分线路的电压参数进行系统调研,进而导致安全隐患问题时有发生,不利于企业形象的树立。此外,高压线路的电压参数与低压线路的实际参数并未做出细化拓展[2]。例如,架设10 kV高压线路过程中,需要构建0.4 kV的低压线路作为回补,且两者的高度差需要控制在1.23 m以上。但现阶段诸多技术人员未对系统的高低压的参数设置进行细化调研,进而导致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的核心线路的功能得不到基础保障。

2.3 素质水平问题

由于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的技术人员的素质不专业,特别是诸多技术人员在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中未按照技术标准佩戴防护用具,如绝缘手套、胶垫、操作手柄、指示牌及验电器等设施,导致技术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此外,高空作业时安全挂钩的佩戴情况不正确,人员素质水平不高也是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检修维护工作的一大难题。

2.4 气温参数问题

由于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在基础构建中未对环境因素、水文因素及气温因素等方面的参数进行细化调研,进而导致核心线路的性能得不到保障。若重要线路部位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线路承载力下降,间接导致网线的高度降低、线路出现下垂。同时,在线路规划中未对重要部位进行二次加固,可能也会导致线路发生变形,进而发生高压线路与低压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得不到保障。如果线路长期处于1.23 m的电压差环境,可能会发生由高温环境而引起的线路烧毁情况,甚至会导致范围性电网的功能瘫痪,不利于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 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日常维护与检修的难点及工作方法

3.1 操作难点

检修工作中,会面临诸多技术操作问题、操作难点。因此,需要对难点进行基础细化,进而保证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的功能性,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导线高度。在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的导向构架中,需要注意上层导线与线路所在铁塔的最大距离,需要将其控制在3m左右,且横担与中层导线的距离在3.4 m左右。因此,检修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区域的线路的参数情况和导线通路情况进行细化调研,进而促使导线规划性能的合理。

第二,塔身距离。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的检修操作中需要对塔身距离参数进行探索,并保证上、中、下三层的横担距离均在3.5 m左右,同时需要控制下层横担的预留距离在1.58 m左右,进而保障横担距离与塔身距离的参数相互切合,也保障了技术人员在设备参数检修和过程测量的生命安全。

3.2 针对操作难点的工作方法拓展

如果遇到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工作难点,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用于实际检修。例如,可以使用杠杆法进行绝缘因子的更换环节操作。具体操作需要对导线的安全距离进行测量,并利用安全距离与横担距离进行计算,依据横担距离和导线安全距离的杠杆需求,引入相应的工作进行检修的难点改进。

4 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日常维护与检修要点分析及优化策略

4.1 构建系统的工作制度

首先,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工作需要高层管理人员构建系统的工作制度,促使检修过程的缺陷问题得到全方位解决。同时,需要加大维护、检修工作的资金投入,帮助导线的后期保养工作趋于科学化、质量化,保障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3]。此外,需要技术人员全方位地遵守工作制度,并细化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的基本性能。

其次,需要对检修、维护的工作进度和工作流程进行细化监管,并构建系统的责任制度,以保证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需要在检修过程中使用完善的操作设备和基础设备,若发现不切合质量参数或线路参数的问题时,需要及时进行停运整顿,并使用细化的操作方法逐一排除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的安全隐患问题。当检修工作完成后,监理人员需要对范围内的导线回路和导线性能进行安全检查,若系统检测后确认设备性能完好,再利用系统的操作方法进行流程拆除,且拆除后杜绝技术人员进行二次操作。

4.2 优化参数探索

技术人员需要构建系统的参数系统,即高压环境、低压环境、同级电压环境及多级电压环境中各环境之间的最小高度差的管理,并进行参数系统的精细衡量,确保各环境电压高度切合实际需求。例如,导线对各级横担的距离要求均为3.5 m左右,且需要保证低压环境高度为1.58 m左右,进而促使不同的假设方式能够全切合于基础的设备需求,并从根本上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需要对人体最大承受的场强范围参数进行细化,进而保障技术人员在合理的放电距离中进行核心监管。

4.3 提高操作技术水平

技术人员需要对重点线路和基础线路的维护检修方法进行细化探索,并保证检修技术能够切合于实际操作方案。因此,需要技术人员不断拓展整改技术和整改理念,在实现低压到高压的检修流程中细化基础操作技术。首先,技术人员需要对范围检修线路进行电源、刀闸切断操作,进而使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对过程环境进行调研,若环境条件不允许使用交叉或平等跨越技术,应促使整改技术切合操作需求。其次,需要使用系统的操作设备和操作方法,同时需要注意导线的接地操作,确保待检测的导线处于断开状态。再次,需要遵守核心维护原则,并使用系统的防护设备、绝缘设备。需注意,使用前先检测下路线路,后检测上路线路,进而使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工作的工作模式得到保障。最后,需要重视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中地下接电棒的内径不大于188 mm,且地线埋藏深度在6 m以上,进而有效防止导线之间的缠绕现象,也杜绝由缠绕问题而引起的安全隐患问题。

4.4 优化细致化的工作内容

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工作需要以管理组织措施为核心,并对基础检修内容进行细化,促使工作内容趋于规范化。因此,需要对工作内容进行细化拓展,并建立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首先,需要对塔身、电线杆的基础强度进行检测,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做出细化保障。其次,需要使用系统的方法进行二次加固操作,进而保证维护重点的侧重性。最后,需要引入拓展细致化的工作内容,并进行技术分工,促使检修工作具有方向性。

此外,需要拓展绝缘悬臂梯的操作方法,并要求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绝缘悬臂梯的基本操作,为工作区和环境性能稳定提供方法保障。

4.5 拓展环境影响

10 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的检修、维护工作中,需要注意高温环境对设备功能的负面影响,进而保障导线能完全适应于不同的气温影响[4]。同时,技术人员需要对周期内的天气变化做出细化调研,并使用适量的添加剂,使下垂距离能够不影响高压线路和低压线路的磁感现象,也间接避免了电网事故的发生。

5 结 论

技术人员需要对检修技术和维护工作进行系统拓展,并在完善系统的配网线路基础构架中对环境、设备功能进行多方面拓展,进而促使工作场所能完全切合于实际配网线路运营。同时,需要在检修中引入先进、科学、系统、合理的规划方法,促使10 kV同杆架设设备的性能得到保障。

猜你喜欢

架设细化技术人员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中老铁路两国同步架设电气化接触网第一线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架设中韩教育的“金桥”
特殊条件下预制梁横移架设技术
中小企业重在责任细化
“细化”市场,赚取百万财富
“住宅全装修”政策亟需细化完善
完美架设一带一路友谊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