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分析

2019-01-15董茹婷戚艳王宁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27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

董茹婷 戚艳 王宁

【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72例,抽签法分观察组(综合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6例,比较两组抢救时间、护理满意度与抢救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抢救时间短,急诊护理、护理安全、护理质量与服务态度评分高;抢救成功率高,残疾率与死亡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且避免死亡,达到远期疗效的目的,值得推荐。

【关键词】综合护理;严重创伤性休克;急诊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7..02

目前常见的危害性病症是创伤性休克,是指剧烈暴力打击造成机体发生重要脏器损伤,患者微循环平衡破坏造成机体血液循环状态发生变化,创伤剧烈疼痛导致其产生焦虑或紧张等不良情绪,诱导因素是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或其他意外情况等,抢救不及时则直接威胁生命健康。研究显示,综合护理能改善该病症患者预后效果,预防发生发生且提高生存质量,具时效性[1]。为分析综合护理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7年3月~2019年5月我院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72例,观察组(n=36):男21例,女15例,年龄18~38岁,平均(41.42±5.86)岁;对照组(n=36):男20例,女16例,年龄19~39岁,平均(41.53±5.74)岁。比较两组年龄等基线资料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详细记录患者血压、脉搏与呼吸频率等指标,发生不良情况及时抢救,保持呼吸道顺畅避免发生误吸,整体评估风险情况。

(2)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①心理护理与疾病宣教:抢救前给予患者专科护理,指导其选择较舒适的体位且适度调高下肢25 cm,抬高头部避免压迫心肺导致并发症发生,满足心脏与脑部的供血需求,便于提高抢救效果,主动与家属沟通阐述疾病知识与抢救重要性,完成抢救且意识恢复正常后与患者交流沟通,改善心理应激反应,给予同伴教育分享护理经验,便于提高依从性[2]。②上呼吸道护理:患者休克后意识模糊,平卧位将头部偏至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与异物,搭建机械通道,给予合理方式吸入氧气,选择5 L/min氧气流量,主动呼吸困难者协助插管方式维持呼吸,便于保持呼吸道顺畅。③药物指导并搭建静脉通道: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碱性药物治疗维持机体平衡,避免发生酸中毒,联合多巴胺药物强化血管活性,同时输液时将输液速度调整至合理范围,避免发生静脉炎,定期观察穿刺部位情况,有异常及时汇报医师。④并发症护理:观察患者的外伤伤口与内脏损伤是否发生异常,如胸部应力受伤给予胸腔闭式引流,胃肠道损伤则给予减压措施[3]。

1.3 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向患者发放医院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急诊护理、护理安全、护理质量与服务态度,统计抢救时间。

抢救效果:完成抢救后统计抢救成功、残疾与死亡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抢救时间与护理满意度)(x±s),t检验。计数资料(抢救效果)[n(%)],x2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結 果

2.1 护理满意度与抢救时间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抢救时间短,急诊护理、护理安全、护理质量与服务态度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抢救效果

观察组(n=36)抢救成功率是97.22%(35/36),对照组(n=36)是83.33%(30/36),x2=3.9560,p=0.0467;观察组残疾率是2.77%(1/36),对照组是19.44%(7/36),x2=5.0625,p=0.0244;观察组未发生死亡,对照组死亡率是11.11%(4/36),x2=4.2353,p=0.039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残疾率与死亡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严重创伤性休克是目前常见的危急重症,具有疾病发展快、病情严重、致残率与致死率高等特点,致病因素是高空坠落或者交通事故等,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则威胁生命健康。随着医疗事业发展,临床治疗该病症方式是以急诊抢救为主,以患者临床症状与出血量为基点有效制定抢救方案并开展抢救流程,便于提高抢救效果,抢救时配合安全的护理措施能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便于达到远期疗效。

有研究报道[4],综合护理能改善该病症患者预后效果,抢救前合理调整体位能满足心脏与大脑血供氧需求,将呼吸正常频率调整至合理范围,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保持平卧位并将头部偏至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的异物与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顺畅,搭建机械通道且选择合理的方式吸入氧气,待抢救意识恢复后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改善心理应激反应且提高依从性,同时给予碱性药物摄入能维持机体平衡且避免发生酸中毒,输液时合理调整输液速度避免发生静脉炎,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情况,避免发生并发症,若发生胸部应力损伤情况给予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胃肠道损伤给予减压措施,便于提高抢救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抢救时间短,急诊护理、护理安全、护理质量与服务态度评分高;抢救成功率高,残疾率与死亡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研究与张瑾[5]等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且避免死亡,达到远期疗效的目的,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吴 旋.综合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15):87-90.

[2] 吴小品.综合护理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06):988-989.

[3] 葛秀艳.综合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8):243-245.

[4] 申巧丹.综合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分析[J].华夏医学,2018,31(04):167-168.

[5] 张 瑾.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风险分析及护理安全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227-229.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
尿激酶溶栓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
护理干预对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综合性护理在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室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综合护理措施
综合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效果影响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