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2019-01-15刘海宾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刘海宾

摘要:思维导图是将思维形象化的一种方法,它的优势在于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帮助人们更好地发散思维,加深记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对于学生记忆和学习语文相关知识大有裨益。本文通过阐释思维导图的理论,探究了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来指导小学语文学科的读写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   阅读教学   写作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国家教育部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中,思维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这足以看出学生的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程度。下面,笔者以思维导圖为载体,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语文读写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思维导图的理论阐释

思维导图是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使用它可以非常简单方便地表达和发散思维。思维导图中不仅有图片,还有文字,这两者所占比重基本相同,学生在看思维导图时,不仅要看懂图,还要能准确地理解和认知文字。因此,教师要从生理上分析学生,了解学生看图片时使用的是右脑,读图片中的文字时使用的是左脑。思维导图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左脑和右脑,进而充分挖掘学生左脑和右脑的潜力,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逻辑与想象的关系,从而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增强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巧借思维导图,理清文章脉络

思维导图具有直观性,学生可以直接从思维导图中看出题目与标题之间的联系,这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表达的意思。教师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有助于学生借鉴和参考文章中的描写手法,然后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除此之外,思维导图还能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加敢于表达自己,提高教学质量。

三、巧用思维导图,让学生爱上写作

阅读材料的思维导图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如果很好地掌握思维导图,将有助于写作。只有在写作前制订一个灵活地提纲,学生才可以更多地表达自己内心所想,也不会因为字数不够而烦恼。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思维导图,教师需要在平时就锻炼学生。如在教学完一篇文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修改这篇文章的思维导图,让他们说一说如果让他们进行描写,可能会从哪些方面入手。这样一来,就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构建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在学生能绘制思维导图后,教师要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展示他们构建的思维导图,但是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不能一一展示,这时小组合作学习是让学生展示思维导图的最佳方式。

同时,教师还要详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给那些性格较内向的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锻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对于什么事都有好奇心,教师可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更多地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提升学生的思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展示阅读理解的思维导图,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而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锻炼方式,可以快速让学生清晰地把握将要学习的知识脉络,从内到外发散思维,促使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提高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嵇玲玲.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四化”课堂中的作用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1).

[2]张泸月.基于思维导图的大学生阅读推广实证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3).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会昌小学)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