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静照黄金时代
2019-01-15肖若昕
肖若昕
(英)喬尔·W·芬勒著范枍柟译出品:读库页码:376定价:168元
20世纪20年代初期,为摆脱电影公司托拉斯的限制,多家电影公司陆续在好莱坞落户。到1919年,有着3.5万人口的好莱坞已经成了美国乃至全球的电影工业中心。
日渐兴盛的独立电影公司,最显著的特点是充分利用“明星宣传”。这为带领好莱坞进入黄金时代的“制片厂体系”和“明星制”奏响序曲。
20年代好莱坞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就是制片厂体系进一步成形。以米高梅、派拉蒙和福斯为首,电影工业的权力愈发集中,而随着有声片时代的到来,这个权力中心更加寡头化。
在制片厂体系下,集权式管理是电影产业的特色。它们会投注大量精力发掘新明星。新人首次登上银幕之前,静照摄影师会先为他们拍摄肖像照,捕捉他们最为迷人的一面。经过筛选后,制片厂会将这些肖像照派发给报纸和影迷杂志,一个明星就此诞生。
制片厂总会参考预想的传统美女形象,按照当时正当红的套路来塑造新人。20世纪30年代时,各大制片厂里有着数不清的“嘉宝款”和“黛德丽款”女星以求复制她们的成功。如果某个演员无法归入既定的类型,那他通常会被视为“麻烦”。
这段时期,明星特写照是打造明星形象的首选。一个简单背景前的大头特写照,非常适合在报纸和廉价杂志这些印刷质量不高的量产平面媒体上使用。巨大的底片也让细节一览无余,不过制片厂会雇用一批职业修片员专门负责为照片修版。资料记载当时米高梅修片团队每天有300-400张照片要处理。
1926年,穿着条纹外套、戴着白色帽子的著名华人摄影师黄宗落,正在电影《诱捕》剧组担任摄影指导。这张拍摄于默片时代末期的静照,展示出那个年代电影的拍摄多么简单。一旁的乐手正在现场演奏音乐——既能帮助演员营造情绪,还可以掩盖片场噪音。这是在派拉蒙老厂址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背景里还能看到正在作业的搬运工人。
一张标志默片时代终结的传奇静照:工作人员正在为米高梅片头“咆哮的狮子”摄影录音。
《一个明星的诞生》场景静照。化妆师正试图将珍妮·盖纳改造成当红“明星款”。
1935年,丽塔成为福斯影业的艺人,左图刚签约的她明显的西班牙血统外表。为了跟上流行趋势,她做了鼻子整形、电蚀除毛(以抬高发际线)以及系列微调,变成了右图典型的美国女孩样貌。
葛丽泰·嘉宝所有的宣传照几乎都经过精心挑选和修饰,所以,能看到一张未经修版、自然而放松的静照,实在是既难得又有趣。她的额头和眼睛下面有几条细纹,鼻子右边有一颗小痣——这颗痣在所有“官方”宣传照里都被修掉了。
在20世纪30年代,拍照、修版,并在地方或国家刊物上刊登各种黑白静照,是当时制片厂的一项重要业务。有资料记载,摄影师卡洛·朗白在签约派拉蒙旗下的1930年到193了年,为公司产出1700余张肖像照。单为华纳拍《丑闻傻瓜》时,就曾在一天里拍了700多张照片。
20世纪30年代的葛丽泰·嘉宝。这张静照的摄影师,是当年米高梅影业静照部门的主管克拉伦斯·辛克莱·布尔:“我从来不用说‘保持住或是‘请别动,只要打好光,退后观察,耐心等待。这是我拍过的最动人心魄的面孔。”
这种发展新星的方式一直沿用到50年代。明星意识到高质量的照片在电影和个人宣传中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尽管疲惫,也十分努力配合。配合拍照还和制片厂的合约制息息相关,按照合同要求,所有签约艺人都有义务拍摄宣传照。
源自披头士纪录片《一夜狂欢》的静照。60年代。积重难返的好莱坞渐渐远离昔日辉煌,《一夜狂欢》在美国市场的成功,映衬出好莱坞已经逐渐失去了对市场的把握。
20世纪60年代的“詹姆斯·邦德”系列电影,常用的宣传策略就是邀请媒体摄影师到松林制片厂的片场。摄影师们正在为肖恩-康纳利和他最新搭档的女演员在床上拍照。早在电影杀青之前,这类照片就已经广为流传,用来向世界宣布新的詹姆斯·邦德电影就要问世了。
这张照片与我们印象中的经典形象截然不同。事实上,当时有大量媒体拍摄了不同角度的静照。许多摄影师拍下的照片,都是这样以其他正在拍照的摄影师为背景的——足以说明这在当时是怎样的一场媒体盛宴。
20世纪30年代的电影《来自西班牙的年轻人》静照。
自30年代中期开始,海斯办公室在好莱坞全面执行“海斯法典”,这是在市场需求催生下,影业公司自我约束的产物。受到影响的不仅包括电影,还有与之相关的宣传照。包括电影静照在内的所有宣传材料,都要先递交给广告咨询委员会审查。委员会的工作就是确保这些宣传材料符合所谓的“当代价值观”和“良好品位”。
书摘
小鲍勃·科伯恩回忆起小时候在哥伦比亚摄影工作室旁观父亲工作的经历:我还记得,他所有的肖像照都是用大画幅相机拍的……他能非常快速地摆动、调整镜头,仿佛能让它们为他唱歌一样……短短几分钟内,拍好的8×10底片就能摞到好高……半小时后,会有个专门跑腿的人过来把拍好的底片拿到实验室,再拿来更多新底片。有助手专门负责在他伸手要新底片的时候,直接递给他,这样他就可以集中注意力,无须打破拍照的节奏。和镜头前的女演员交流时,他不喜欢来回转身看周围人的进度。
《变色龙》的合成照片中,伍迪·艾伦(中)饰演的“人形变色龙”与美国总统卡尔文·库利奇及赫伯特·胡佛合照。
“海斯法典”实施后,《乌合之众》宣传照中哈露的乳沟阴影被修掉。
在制片厂巅峰时代,由于当时各大电影公司每年推出作品的速度极为惊人,往往还没开拍,就凭借片名和主演阵容把电影卖给院线了,因此,一部电影的宣传过程可能早在开机前就已经启动。而制作电影海报等宣传材料,都需要照片。除电影宣传照外,摄影师的拍照范围还延伸到明星们的居家生活、休闲活动、餐馆或夜店。
制片厂静照部门有着极其旺盛的生产力和创造力。除了日常的拍摄,他们还经常需要为电影合成一些照片。
40年代及50年代,美国电影业受到战争的影响,制片厂体制无可挽回地陷入衰落期。很多顶级导演和演员都选择更为独立和自由的工作方式,成立自己的制片公司來筹备合适的项目。电影拍摄的新风格也导致明星形象和银幕魅力的变化,审美更趋向自然,或是极其鲜明的风格化。
在这一时期,《生活》杂志的拍照方法也预示了50年代电影宣传方式发生的最重要改变,即电影照片“专题”的增加。专题摄影尝试以全新视角解读电影,捕捉到与常规拍摄联系紧密的、普通静照摄影师可能错过的东西。
摄影师相对电影剧组日渐独立,而公众对电影和电影明星的兴趣依然持续,这意味着,一场重头戏的拍摄可以变成一场媒体狂欢。比如玛丽莲·梦露在纽约莱克星顿大道地铁站被吹起裙摆的镜头。如果要选用一张照片代表梦露在50年代无人能及的性感形象,那无疑就是这张了。
书摘
根据电影历史学家约翰·科巴尔的说法,在1932年,派拉蒙一个六人摄影师小组平均每天能产出二百五十张底片,其中三分之一被采用。但一年内,公关部门大约会发布一百万张照片给媒体。同期在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吉恩·奥布赖恩领导的摄影部门大约有三十个全职雇员,除摄影师外还包括修片员、冲洗员、印刷工和其他技术人员。静照部门每天拍摄约三百张照片。在每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静照师提供给公关部门的照片里,光是淘汰掉的就有五百多张。
60年代是一个艰难的时代,整个好莱坞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很多昔日的大导演都步入职业生涯的尾声,电影的整体质量也有所下降。
好莱坞电影静照艺术的发展,也随着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终结,在此时接近尾声。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作为电影工业的一个缩影,静照往往是变化的一个信号。但也正因如此,它成为一种标志和记录,可以超越地域和时间,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后,依然将好莱坞黄金时代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更具怀旧价值和历史意义。
1936年电影《乐园思凡》外景地,摄影师用8×10大画幅相机拍到的清晰倒影,丰富的信息量记录下正在拍摄中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