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2019-01-15于鹏翔
于鹏翔
又到飘雪的冬季,你是否已经感受到冬的寒意?“立冬”宣告着冬季的开始,“小雪”带来了冬季的第一声“问候”,万物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迎接这个寒冷的季节,隐匿的隐匿,冬眠的冬眠,忙碌的忙碌……
立冬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冻笔、寒炉、墨花月白、雪满前村,诗仙李白在这首《立冬》中用寥寥数词描绘出了冬雪将至,大地萧瑟的冬日之景。每年11月7日至11月8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立冬节气宣告冬季的开始。如同“立春”“立夏”“立秋”一样,“立”就是初始、开始的意思,而“冬”在古代则有“终了”的意思,所以“立冬”也意味着一年进入终了阶段。此时秋收结束,开始冬藏,就连小动物也已经藏起来躲避严寒,准备冬眠。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立冬之后,北方很多地区,尤其是东北、西北地区,天气已经十分寒冷,滴水成冰;大地开始封冻、万物凋敝,沃野千里己是冷寂一片;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颜色相似的大蛤。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成了大蛤,其实只是禽类冬眠,而大蛤正值肥美之时。
立冬前后,伴随着由海上吹来的夏季风销声匿迹,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由于幅员辽阔,我国各地在立冬时节的农业活动也不尽相同,此时东北地区冰封万里,农作物都已进入越冬期,农民开始“猫冬”,也就是在家中躲避冬日的严寒;江淮地区,“三秋”农事已接近尾声,所谓“三秋”即秋收、秋种、秋管;而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相比起来就暖和得多了,农民会抢种冬小麦,这些麦子会在来年春夏之交时回馈农民的辛劳;更靠南的华南地区正值“立冬种麦”的最佳时期。对于冬小麦来说,立冬前后的水分是否充足,小苗是否健壮都会直接影响来年的收成,所以这些地方的农民依然要密切关注田间地头的变化。对他们来说,一年的农活儿似乎没有结束的时候,但也正是他们的汗水换来了一年年粮食的丰收。
天气方面,随着11月份的到来,秋天蠢蠢欲动的北方冷高压已经壮大,随时可长驱直入、一路南下,给我国带来灾害性天气——寒潮。所谓寒潮并不是海上的潮水,而是发生在大气中的一种剧烈降温现象。我们都知道东北地区一到冬天会特别冷,动不动就是零下几十摄氏度。但是比东北更靠北还有一个叫作西伯利亚的地区,这是一片靠近北极圈的广袤土地。这里人口稀少,亚寒带针叶林遍布,一年中至少有七个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其中奥伊米亚康还曾出现-71.2℃的北半球最低气温。在这种情况下,空气会因为寒冷而下沉,形成地理上著名的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立冬之后,这个高压已经成型稳定,在来自北冰洋的寒冷空气的协助之下,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变得寒冷无比,而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成了低压区域,就像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这股冷空气也要从高压地区流向低压地区,在巨大的气压差下,一路向南飞速前进,就像失控的浪潮一般,由北向南侵袭我国。强大的冷空气所到之处温度骤降,一次寒潮可以让所经之处一天之内气温下降10℃左右。剧烈的降温有可能会使大地结霜、小苗的细胞冻结,甚至使植物被冻死,因此寒潮也成为农民冬季最关注的灾害性天气,一旦看到寒潮预警就要及时覆盖作物、提高地表温度以抵御寒潮侵袭。
但无论天气怎样变化也阻挡不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北方地区,人们喜欢在立冬这一天做各种馅料的饺子。饺子形似耳朵,于是老人们常说:“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南方地区,立冬这一天人们爱吃鸡鸭鱼肉进补,如“羊肉炉”“姜母鸭”“四物鸡”等。绍兴人还会在立冬之日开始酿造绍兴黄酒,用寒冷的气温控制微生物的繁殖。“一日冬日来,万家补冬忙”,一桌好酒好菜、全家围坐,哪怕外面寒风渐起,屋里也是其乐融融的。
小雪
冬季萧索,但偶尔飘来的雪花却像精灵一般为冬季增添了几分灵动。立冬之后,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和雪有关的节气——小雪。每年的11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40度时即为小雪。明代王象晋编著的《二如亭群芳谱》中有“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的记載,也就是说,小雪时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雪花落地后不会久留,一日之后便消失不见,所以称其为“小雪”。由此可见,小雪表示的是降雪的程度,和“大雨”“小雨”“谷雨”等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意思就是由于气温降低,北方多雪,不再下雨,彩虹也就看不见了。为什么下雪天就看不到彩虹呢?下雨天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彩虹是因为雨滴的形状和光滑的表面使其可以折射太阳光形成彩虹;而雪花是表面会反光的六边形晶体,这样的形状使雪花成了一面面“小镜子”,把照射在它表面的阳光反射到我们眼中,形成我们所见的白色雪花。此外,古人认为世界是阴阳两股气调和而成的,小雪时节由于阳气上升、阴气下降,阴阳不交汇、天地不通,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当阴阳不和,自然之气闭塞,冬天就到了。
小雪时节,北半球大气环流已经进入稳定状态,冷空气频繁南下,遇到暖湿空气时就会形成降雪,因此我国东部地区的第一场雪通常是在这个时节来临。
与北方类似,此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也进入冬季,气温日渐走低。但是与北方雪花纷飞不同的是,秦淮以南地区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多在0℃之上,所以此时的南方如果有降水依然是雨水,而非雪花。虽然没有雪,但是南方降水产生的潮气和比较低的气温会让人产生阴冷的感觉。
天气变冷了,农作物或是放慢了生长速度,或是开始冬季休眠,但在作物过冬期间,农民依然无法闲下来,他们还要给作物浇水、锄地,时刻关注天气变化,防止作物冻伤或者霉变。北方冬季寒冷,降水少,小雪落在地面上既可以给土地保暖也可以增加土壤湿度,降低土壤中的病虫害,因此北方有农谚: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还没有降雪,而过冬的作物又需要养分,因此南方就有农谚:立冬下麦迟,小雪搞积肥。
与农民相比,北方的牧民在这期间更加忙碌。冬天不像其他季节可以放牛羊自由自在地吃草喝水,牧民不仅要根据牲畜的数量准备足够的草料,还要根据需要准备多种饲料,保障牲畜们的营养。此外,冬天牛羊产崽时,牧民还要注意棚舍保暖,为新生命创造适宜的环境。
冷空气来了,你那里有没有降温、降雪呢?植物和动物都要保暖,你也要注意增添衣物、健康过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