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写作导练

2019-01-15张桂芬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大材小用顶尖名校

张桂芬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深圳老牌名校深圳中学公布了一份“超豪华”的教师招聘名单,该名单中的35位教师均为硕士或博士学历,且清一色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伦敦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名校,其中,仅清华、北大的研究生就有20名。

顶尖名校硕士或博士学历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引发社会的广泛争论。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以新闻为材料选择无限制类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适合写时评文。

分析材料和任务指令,就是要对“名校硕博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发表看法,作出选择。联系时代背景和新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以名校硕博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不算“大材小用”的观点为宜,也易于说理。审题时,必须关注材料中的“深圳老牌名校(意味着学生优质、师资力量雄厚等)”,从而触发“联想”和“思考”。联想不是“漫想”,而是“关联性”畅想和思考。一是结合当下的教育背景,宏观上想到国家意志对高考作文命题的影响力——要凸显时代精神、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以及“立德树人”“育才成人”“以文化人”的考试评价功能。二是结合试题语料意涵,中观上想到这则作文命题所凸显的一个主题——教育担当与情怀,名校硕博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投身基础教育需要情怀,更需要担当。兴国必先强师,基础教育必须打好基础。高学历人才到中学任教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三是结合考生自己的知识积累、人生体验、思想觉解,微观上从语料的整体或其中某一角度出发,抽绎主旨,立意构思。

为了使得行文内容更有针对性、说服力,构思、论证时可以设想自己即将参加一场学校举行的以“顶尖名校硕士或博士学历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为辩题的辩论比赛,而你作为正方或反方的一辩。要写好这道作文,必须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什么是“大材小用”?

结合材料,“大材”应该没多少分歧,顶尖名校硕士或博士学历毕业生可谓“大材”。什么是“小用”?通俗地讲,就是“用在小处”了。

2.顶尖名校硕士或博士学历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

在此考生必须作出选择,并论述选择的理由,展现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回答这个问题,中学生个人体验有限,考生不妨借助社会评议来看待这一问题。

(1)《中国青年報》评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兴校之道,始于人才。”随着社会发展和我国基础教育水平的提升,高学历人才助力基础教育,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越来越多高学历的人选择来当老师,把自己所学所得教给祖国的下一代,这显然也是“大材大用”,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来说都是一大幸事。因此,大可不必对“清北硕博当中学教师”大惊小怪,因为这既符合正确的教育观,也符合正确的人才观。

(2)《衢州日报》评论:清北硕博投身基础教育,未必是“大材小用”。站在提升学生素养的高度审视,不难发现,高层次人才加盟教师队伍,能带给学生的不仅是分数。而基础教育也需要“大材大用”,不能总因为“基础”就觉得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就必定会“大材小用”。只要“大材”有“大用”,基础教育水准得到整体提升,就值得期许。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基础教育。

○大材在小岗位上也会有大用。

○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提升和国家发展的根基,硕士博士到中学任教大有可为。

○让高层次人才当教师,有利于人才培养。

○顶尖人才塑造优质教育。

○大材小用,学术损失。

○清北硕博投身基础教育,未必是“大材小用”。

偏题立意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平凡的岗位也能造就不平凡的人生。

【佳作展示1】

既是大材,何妨小用?

石安慧

顶尖名校高材毕业投身中小学教育、大学生回乡当村官、北大毕业生卖猪肉营生……近年来,太多的这样的事例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太多人争论“大材小用”,哀叹年少轻狂,然于我看来,既是大材,又何妨小用?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已促使部分领域出现了人才高度饱和的现象,许多高校毕业生面临毕业无法就业的风险。而名校毕业生屈下身段,走向平凡岗位,看似“大材小用”,其实是认清自我之后的正确之选。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的院长张勇就曾提出对“大材小用”的看法:在一些小的方面,那些有大材的人更容易找到突破点,做出突出贡献。

诚然,在一些人看来高校才俊应从事高等学问,然那些“大材小用”却突出成就的比比皆是。

赵昭,冯家庄的一名研究生放弃工作来到家乡,养牛创业以振兴乡村经济;杭州的女硕士谭爱林携家人归乡振兴家乡教育;还有大学生村官吴明,一年内帮家乡脱掉“贫困帽”。看似任性的行为恰是他们深思熟虑的结果,他们用自己的“大材”,用在小处,得到常人难以岂及的成果。

梁启超有言“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确实,“大材”的“小用”在对国家的贡献是平等的,科学家搞科研强国力是国家不可或缺的;同样,在基层发光发热,更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基石。

试想,冯家庄缺了赵昭,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教育缺了谭爱林,是否会被改写?家乡少了吴明的坚守,又有多少人挣扎在脱贫线上?深圳中学缺了这些高校毕业生,又会在综合实力上下降多少档次?

正是这些“大材”们甘于平凡,主动投入“小用”之中,才给予了我们这么多的希望。既是大才,何妨小用。无论是在多么小的领域,你都可以发光发热。你是“大材”千千万万分之一,却也是这千千万万里的唯一。你也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世界,去收获美好,既然如此,那“大材”又何妨小用呢?

《围炉夜话》有言:“粗砺能甘,方为有识之士;纷华不染,方为杰出之人。“大材”甘于粗砺,不染纷华,“小用”却创造了不一样的风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那么又何妨“大材小用”呢?

【点 评】

本文以“引议联结”的结构行文,“引”,开篇引用题目材料和社会热点事件,然后直接亮出观点“既是大材,何妨小用?”;“议”,分析名校毕业生屈身走向平凡岗位的原因,认为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高层次人才的正确选择;“联”,联系社会热点人物和事件,阐述“高层次人才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大成绩”,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结”,引《围炉夜话》之言总结升华论点——“大材”甘于粗砺,不染纷华,“小用”却创造了不一样的风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那么又何妨“大材小用”呢?全文思路清晰,论述深入。

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没有一味地喊口号,而是借助大量的材料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尤其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的院长张勇、冯家庄的研究生赵昭、杭州的女硕士谭爱林、大学生村官吴明等,与振兴乡村经济、振兴乡村教育、扶贫攻坚的时代热点呼应,使文章少了故纸堆的味道,多了一些新鲜的时代气息。

【佳作展示2】

点星星之火,助燎原之势

杨 励

千年前,韩愈在《师说》中这样解释老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光明的奠基者与路途上的燃灯人,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夫舟大者载物,马骏者致远”,培育未来人才这样的重任也应该由德优才大之人来肩负。

近日,深圳中学公布的“超豪华”教师招聘名单引发社会热议。该名单中35名教师均为硕士或博士学历,且清一色毕业于一流名校。有人抨击这是人才的滥用,资源的浪费;但在我看来,任何一位高学历顶尖人才都不应因为他(她)步入教师行业而被贴上“大材小用”的标签。相反,广阔的中国大地上,需要有人点起星星这火,以助燎原之势。

21世纪各国之间激烈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如今的孩子,是未来中国的生力军,他们被赋予了太多有关复兴的梦想、有关家国的希望。因此,我们希望看到一批顶尖人才投身于教育事业,更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坚力量被输送到教育一线,攻坚克难。

每个孩子出生伊始都是一张白纸,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老师为这张白纸涂上色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一个孩子遇到的是高素质、高素养的老师,潜移默化中,他会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未来可能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在教育事业中发光发热: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老先生回国后。在清华大学本科学院教授基础物理,被问及原因时,他说,培养一位人才的价值远超过完成一项研究。台湾女孩刘安婷从名校毕业后,放弃各大公司抛来的橄榄枝,创办非营利组织“为台湾而教”,致力于推动台湾教育事业的发展。华科教授彭益唐先生投身于教育公益事业,奔波效劳,只愿为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北大、清华等高校每年暑假都会派遣志愿者前往贫困山区,为那里的孩子带去希望与光明……

前路或许多艰,但对這朝着光明方向的生长,我们努力地鼓掌与欢呼,这些勇敢可敬的人们,点起中国未来教育的微光,这光微而不弱,足以充塞天地,朗照人间。

苏子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无论是芸芸众生还是宇宙星辰,再大的变化都只是天地一瞬,不变的是,我们赋予教师这份职业的期许与希翼。

我所愿兮,不过是越来越多的星火被点起,终成燎原之势,终筑复兴大计。

【点 评】

思路清晰,脉络分明。首段开门见山,引用韩愈《师说》中这关于教师职业的经典阐释,指出“培育未来人才的重任应该由德优才大之人来肩负”。第二段承接上文,扣紧题中材料,提出中心论点——“任何一位高学历顶尖人才都不能因为步入教师行业而被贴上“大材小用”的标签;广阔的中国大地上,需要有人点起星星这火,以助燎原之势”,既呼应标题,又鲜明智慧地体现出作者的人文情怀。主体部分联系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杨振宁、台湾女孩刘安婷、华科教授彭益唐先生和北大、清华等高校志愿者教育援教贫困山区等例子证明中心观点。选例既有个人也有团队,颇具说服力。最后以苏子的名句等收束全篇,满怀期待,简洁有力。

【佳作展示3】

豪华教师阵容助推学子之梦

王锦鑫

近日,深圳中学的超豪华教师名单一经公布便掀起了舆论热潮。清华北大毕业生就职深圳中学,这究竟是社会之幸还是不幸?我认为,豪华教师阵容助推学子之梦,是教育上的大创新,有益于师生共同发展。”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道是古往今来人们敬之重之的。“谨痒序之教,守孝悌之义”,上至统治者,下至黎民百姓,都深刻地推崇教育从师之道。古人有太学,现代人则拥有更多选择。家长们争先恐后地将孩子送进优质学校、优质实习班。实质上,他们只是在追求顶尖的老师。

究此事根源,我认为有三方受益。

深圳中学作为老牌名校,斥巨资引优质师资,无疑增加了自身的竞争力。由于家长们对入学名额的渴求,深圳中学必然会招致更多的拔尖人才,优中择优,净化了校园环境,让学风变得更加纯粹,可谓一石多鸟。并且,学校的其他老师有了这样的硕博同事,其教学技巧、教学方法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让高材生们成为教育团队的领头羊,使团队整体有了质的飞跃。

学生们从中直接获益。进入深圳中学并非易事,也就是说深圳中学的学生大体都很优秀。在一定的知识沉淀后,学生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与追求,对不同领域的热爱,他们需要更高水平的领路人,带领他们上至九天揽月,宇宙冥想;下至深海潜游,地球探测。诸如沈从文之与汪曾祺,寿镜吾之与鲁迅,梁启超之与徐志摩。以星造星,以梦铸梦,所谓“传道受业解惑”,在现代教育之路上,其实是一种引领,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学子们奋力向上。

对于选择深圳中学的名校毕业生而言,选择一所中学开启下半生不可谓之为屈才。昔有耶鲁毕业生回乡当村官,奉献于民,求成于心,实现人生别样价值。我相信如果他们真的不情愿任教师一职,断不会为高薪而留下。或许是这份神圣职责的吸引,或许是学校良好氛围的影响,他们的选择是出于国家最顶尖人才的思虑。他们将清华、北大、哈佛的学术氛围带到充满创新意识的活力之城并感染这个伟大时代的青少年,是不辜负知识,不辜负自己,不辜负社会的正确选择。他们必将作为教育事业的强劲引擎,助推更多学子作梦并逐梦。

抨击此事大可不必。想想马云宣布退休后回归教育事业,伟大企业家的离去就会造成社会的巨大损失的?难道乡村教师马云就不值得称赞吗?事实上,并非如此。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高层次教师给学校和学生们带来的岂止知识,更是追求卓越,坚持真理的品格。

【点 评】

文章从材料出发,提出疑问——清华北大毕业生就职深圳中学,这究竟是社会之幸还是不幸?然后表明自己的观点——豪华教师阵容助推学子之梦,是教育上的大创新,有益于师生共同发展,立场鲜明,看法独到。主体部分,围绕“深圳中学、深圳中学的学生和入职深圳中学的名校毕业生”三方受益,具体论述,纲举目张,例证给力,让人信服。语言明快,文采斐然。整句、散句,长句、短句,俗语、经典古文等运用,读上去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

[作者通联:湖北黄冈市团风县团风中学]

猜你喜欢

大材小用顶尖名校
名校介绍
胜 • 先于战 顶尖科技 助战里约
大材小用
YWT回转顶尖
世上只有四种病——这几位顶尖医院院长,说出了健康真相
赶集挑名校
“立地”与“顶尖”都不应偏废
盛行拼爹
自认大材小用是一种社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