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铮铮男儿 铁血担当

2019-01-15文丨杨媛媛

遵义 2019年1期
关键词:雷场富国军装

文丨■遵义杂志社全媒体记者 杨媛媛

记者手记:

只要被需要,就能挺身而出,身前山崩地裂,身后平安一片。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杜富国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英雄精神更显弥足珍贵,其震撼人心的抉择成就直抵人心的榜样,是推动时代和社会精神前行的强大力量。

之于英雄,我们除了颂扬,更需要铭记和传扬。

近日,陆军党委召开常委会,作出《关于开展向献身强军备战的排雷英雄杜富国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广大官兵深入学习杜富国同志先进事迹。

《决定》指出,杜富国用生命守望和平勇闯雷区,服务人民扫除雷患,掩护战友血染雷场,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争做习主席的好战士”的铮铮誓言,用青春印记书写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风采荣光。

英雄是如何练就的?让记者带你走近杜富国,这位来自遵义湄潭的90后排雷英雄。

铁血铸就军魂

解放军第926医院康复病房外,一束束鲜花寄托了人们对杜富国的祝福。

病房内,杜富国正在战友和妻子的帮助下,做康复训练。

“一 会儿有记者来采访你。”

“那 赶紧给我换上军装吧。”

能穿上这身军装,是杜富国最自豪、最骄傲的事,这身军装,更是他的信仰。

信仰,早在儿时,听父辈说着红九军团经过湄潭,留下的红色故事中种下了。在遵义这片红色浸染的土地上成长的他,红色基因早已根植在他的每一寸肌肤。

“有一天,我也想成为一名军人。”这是年仅16岁的杜富国在天城中学读书时,一篇作文里面写下的文字。

2010年,杜富国穿上了第一身军装,年仅19岁的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开心地笑了。

刚入伍的杜富国,被分配到祖国南边的西双版纳,成为一名边防战士。

在西双版纳当兵的5年多里,杜富国不断学习着,充实着自己。在高强度的训练之余,更是发挥自己的特长,成为了队里的“三小工”,包下了队里,乃至附近部队的水、电、电器都被他承包了。

虽然,有一技之长的杜富国在部队得到赏识,他却想着“到人民最需要我的地方去,让身上的军装更有价值。”

和平年代,没有战斗前线给杜富国去奔赴,在知道将组建扫雷大队,为边民清除雷患,还人民一片净土的时候,杜富国赶紧写了申请书,希望成为一名排雷战士。

2015年7月,杜富国如愿成为云南扫雷大队的一员。

“富国,你有技术,菜也好吃,安排你去做后勤炊事组吧。”

“不,我请求组织安排我去排雷前线!”

“在扫雷大队见到老乡战友杜富国的时候,我很惊讶,扫雷大队主要针对接受过排雷集训的战士。富国能成为排雷战士,肯定是向上级极力争取了才来的。”遵义桐梓籍的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队二班班长张中君告诉记者。

果不其然,完全没有接触到排雷工作的杜富国,在第一次摸排考试的时候,只考了32分。

“排雷知识是你们的防身武器,必须牢记,才能上战场!”

为了提升自己的排雷技术和知识,扫雷大队经常出现这样的一幕:“班长,你再给我说说刚才讲的排雷知识吧……”“君哥,能不能给我说一下这个雷的构造原理啊?”……

密密麻麻的笔记,记录了杜富国的成长,在一次次考试中,杜富国的成绩从32到70分,再到90分,99分,更是从“门外汉”变成了新兵的排雷技术指导员。

成为排雷战士的三年里,杜富国凭借精湛的排雷技术,进出生死雷场1000余次,拆除爆炸物2400余枚,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

“你退后,让我来”

冬日的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雾气缭绕,部分清扫后的雷场已经开始开发,种下了发展的希望。

2018年11月16日,在扫雷大队将土地移交给地方政府前,这片雷场和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负责的所有雷场一样,都是人迹罕至,村民们口耳相传,从不踏足。

雷场里,因为人迹罕至,灌木丛密布,茂密的树林下,是盘根错节的树根和腥臭的腐质土。腐质土下是一枚枚危险的地雷,盘根错节的树根下,掩映着一颗颗威力十足的爆炸物,连光秃秃的大石头下,也布下了地雷……

凶险诡异的雷场,就注定这是一份与死神相伴的工作,排雷战士的每一步,都是一脚踩在地狱,一脚踏在人间。

时间回到2018年10月11日,在中越边境云南省麻栗坡县排雷作业过程中,杜富国探测到一枚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加重手榴弹弹体。本应由战友艾岩进行排雷,他却对艾岩说:“你退后,让我来!”

时隔两月,再次回想那天,艾岩眼眶红了。

“他是我的救命恩人,从今以后,我就是他的双手双眼。今后,不管分隔多远,我都会去找他,为他做上一顿饭,洗一件衣裳,为他讲述我的双眼看到的风景……”艾岩哽咽着说道。

一句“你退后,让我来!”让全国人民为之泪目。然而,这句话并非一时兴起,这样的举动,早已形成习惯。

那一次,战士汤儒在爆沟里发现一枚带引信的炮弹和一枚防步兵地雷,杜富国让小汤退后,独自上前拆除。汤儒事后问:“你信不过我?”杜富国道:“我比你有经验,跟我争啥?”

那一次,六班长马玺君搜出一枚防步兵地雷,手上缺一个拧开雷管底座的专业工具,知道杜富国随身必带,伸手向杜富国要。杜富裕却拒绝了:“我来吧!”头盔一扣,径自开始拆弹。

“我来扛”“让我上”“让我来”……困难当头负重前行、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生死一线舍身相挡。这不是争强好胜,这是敢于担当!

“想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负伤后,杜富国身上呈现的坚强,更是展现了这名军人的血性担当和坚毅品格。

“没事,放心吧。”这是从ICU病房抢救了几天几夜的杜富国,清醒后对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杜富国的声音很虚弱,但语气很坚定。

此时的杜富国,双手被纱布严严实实地裹着,眼睛也被裹得紧紧的,一些液体正顺着纱布向外渗着。医生已经小心翼翼地和杜俊说过了,富国的两只手没保住,一双眼睛也没保住。杜俊看着眼前的儿子,强忍着泪水,“我也是一名党员。有战斗就会有流血牺牲,我们能理解。”

杜俊为四个子女取名富国、富家、富民、富强,他“国富民强”的家国情怀在儿子身上得到了传承。他鼓励所有的子女去当兵,如今,杜富国在云南边境上守护着一方土地,小儿子却坚守在“魔鬼都不敢去”的西藏的极寒地带戍守。

如今,看着儿子负伤,杜俊和家人虽然心疼,但是以他为豪,“他是我们的骄傲,他为了守护老百姓牺牲自己,体现了一名中国军人的风采。

坚强的父亲成就了坚强的兵,“爸,等我好了去装一双智能手,还能去排雷,你说行不行?”在得知自己失去双手双眼时,杜富国乐观地问杜俊。

“行。”对于儿子的决定,杜俊心酸之余,也很欣慰,儿子并未因为负伤自暴自弃,心中想的仍然是为祖国做奉献。

现在,父母和妻子王静寸步不离地照顾着杜富国,陪着他说说话,挽着他的手,让黑暗中的他,能够感觉到,他们在身边陪着他。

“对不起,这是我最想对妻子说的话,相识以来,我没有照顾好你。往后余生,不能陪你走更远的路,不能陪你去看云卷云舒,看祖国万里河山的好风光……”

一段话里,重复着说的对不起,或许是因为“舍小家为大家”的歉意,或许是不能再牵着妻子的手看日出日落,或许是对妻子深深的爱……

阳光透过窗棂,照进病房,妻子王静挽着杜富国的手紧了紧,眼睛里,有什么东西在闪动着……

“接下来,将是一段新的旅程……”

“我知道,我会加油的,我有着强大的国家和组织支撑,还有那么多的人关心着我,我一定会努力的……”杜富国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的这段话,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关心他的人。

如今,通过抢救和后期治疗,杜富国已经逐渐恢复。得知自己将安装上假肢和针对失明人士的装备后,杜富国开始想着今后回到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猜你喜欢

雷场富国军装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杜富国
时代楷模·杜富国
岁月静好,因为有人负重前行
那枚红军军装上的衣扣
迷彩服,绿军装
富国睿利9月1日起正式发行
绿军装
基于智能代理的雷场自修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