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课堂质疑能力的培养

2019-01-15六安市霍邱县城关镇逸夫小学晁玉权

家教世界 2019年25期
关键词:画圆内角习惯

□六安市霍邱县城关镇逸夫小学 晁玉权

引言:数学老师在不同学段的课堂教学中,都要关注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将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基也。”这是明代学者陈献章的名言。即:学习贵在善于思考,心存有怀疑,你有小的疑问和困惑并去思考,就会有小的进步;你有大的疑问和困惑并去思考,则会有大的进步。怀疑这东西,是觉醒领悟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和能力,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怎样去思考问题,也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一、低年级阶段,重在质疑习惯的引领与培养

在一二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各种学习习惯尚未养成,对一切学习活动都充满着好奇,学习处于萌芽状态。这时候的数学课堂,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听、说、读、写的习惯,还有在数学课堂上学会质疑的习惯。老师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把握好教材本质,利用教材引领学生学会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是关键的一步。就像父母教刚走路的孩子一样,教师要耐心做好示范、引导,手把手地教,使孩子认识到质疑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测量》这一单元中“教室有多长”时,我先设置问题一:“怎么量教室的长度”,引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们开动脑筋,七嘴八舌,想出了各种测量的方法,有的说拃“用手 ”,有的说“用步长量”,有的建议用书来测量教室的长度。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在学生测量的活动中,我又设置问题二:“在测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引发学生对自己的测量活动进行反思。

经过短时间的思考,孩子们立即想到:要做好标记,要一个紧挨着一个摆放,做好数据的记录,要小组合作完成。孩子的年龄小,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善于模仿,老师要抓住这一关键特点,给学生做好示范,引导学生从课本情境中学会观察,发现问题,并能完整表达自己的疑问或收获,对孩子积极的课堂行为,要多鼓励,少批评,切忌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在实际的课堂中,孩子的表述可能有的是只言片语,有的甚至是模糊不清的或偏离主题,但是孩子只要敢于发言,教师就要多鼓励。因为这是为以后孩子在课堂上“敢于质疑、勇于问难”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创设平等和谐的班级课堂氛围,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师长,而是孩子的朋友,是倾听者,是孩子们的引路人。教师要俯下身来静待花开。

二、中年级阶段,师生双向互动,互疑互启

到了小学中年级阶段,通过两年的引导与培养,学生不仅养成了课堂质疑的习惯,也学会了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疑问。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放手,让孩子先独立提出问题,然后与同伴交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例证,看是否适合题目要求。

对于有困难的孩子,教师可给予点拨。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时,我先提出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们通过度量、剪拼、折叠等方法,很快得出结果: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时,我发现有些学生眼神里有些疑惑,便放手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孩子们度量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有170多度的,也有180多度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难道三角形内角和不是180度?孩子们通过反复测量,终于发现了原因:原来测量的时候会有误差。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设疑,学生思考,动手动脑,得出结论;学生质疑结论,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通过交流讨论,发现问题,得出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独立自主性逐渐增强,小伙伴在生活和学习上的交流日益增多。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交往的特点组织合作学习,可以采取同伴互助、小组合作等方式展开学习活动,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时候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在适当的时候引一引,带一带,拨一拨,以防发生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而实际孩子一无所获。

教师在要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的同时也要关注到全体学生。孩子的学习能力有高有低,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耐心。在课堂活动中多给他们交流讨论的机会,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获得进步,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高年级阶段,生生互动,质疑升华

到了五六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随着自学能力的提升,教师要相信学生有前行的愿望与能力,要放手让学生去独立自主学习,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感受质疑带来的学习乐趣,教师适当做一个旁听者,做一个学会鼓掌的人。例如,在教学六年级《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主画圆,这时候有个学生提出了疑问:“用什么画?怎样画?画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画之前,学生围绕提出的这些问题,在小组内进行了充分而全面的讨论,得出了解决的方法:在画圆时要用到作图工具圆规,用圆规画圆时,带针尖的脚固定不动,另一只带笔的脚要匀速平滑地旋转一周。学生们开始动手在练习纸上画圆。画完之后,在展示作品的环节,又有学生提出了更深层次的疑问:“为什么画的有大有小?”

对这一问题,我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把问题又抛给了学生:“老师也很奇怪,用同样的方法画圆,为什么画出来的圆有大有小呢?根源在哪?”同伴之间开始小声讨论起来。不一会儿,就有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圆的大小跟圆规两脚张开的大小有关,两脚距离越大,画出来的圆越大;两脚距离越小,画出来的圆越小。教师适时明确: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即是圆的半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质疑,在质疑中反思,再通过同伴讨论、交流、观察比较,全班共同评议,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对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学生的质疑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通过学段的训练,孩子们经过教师引领、师生互动等方式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也有所提升,教师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让孩子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

把孩子当成学习的主人,当你放手时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的学习活动不再是死板的、机械的,而是动态的,教学活动是活的、有生命力的。课堂上许许多多的“意想不到”是孩子们思想碰撞的火花,是创新思维的不竭动力,课堂教学也因此而更加精彩。

总之,培养学生质疑的方法有很多,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是否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的勇气和习惯,是否在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不同的看法时,能平等地跟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同时,围绕不同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问题可问,循序渐进,让学生质疑能力得到提高,思维得到发展,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质疑的本质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而良好的质疑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小学是培养孩子良好质疑习惯与能力的关键时期,要鼓励孩子质疑一辈子,学习一辈子。教师要将数学教学活动与启发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与能力。

猜你喜欢

画圆内角习惯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画圆法”在力学解题中的应用
画圆的月亮
上课好习惯
三角形分割问题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