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启发
2019-01-15田山妹
田山妹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1)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新的国情的变化要求现阶段重视文化建设。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到波澜壮阔的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选择了并坚持地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忘初心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内涵分析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思想体系中的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思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①这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建立文化强国的基本方略。文化强国意味着国民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意味着高度的文化自信所带来的文化繁荣。
文化自信必然是需要在文化自觉的培养。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内在地表现为一种深刻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即能够对自身文化的内涵与价值理解认同并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的能力。文化自信是指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与接受,信任与肯定,是对自身的理想、信念、学说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尊重,且引以为豪。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文化思想的阐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从人为立足点,揭示了社会结构各要素的交互作用的内外联系,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其产生的物质基础具有客观性,马克思、恩格斯都进行深刻分析,架构起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体系。
(一)马克思唯物主义文化观以人作为逻辑起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关注点放在人的实践活动上,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即为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将实践的理论引入哲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深刻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始积累和未来走向。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确立了以现实的人为前提和出发点。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文化与经济基础作用与反作用的辨证关系
某一种文化体系的建立由一定时期的经济基础所决定,且其产生发展过程中无时不刻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具体而言,政治、法、哲学、宗教等“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各个部分通过彼此的互动机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渗透于社会经济之中,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变革,最终构成社会的多样性。多样性的文化所具有的特点也使得文化不是随经济基础而亦步亦趋的,文化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化体系是处于发展中的,其发展有可能高于物质生产,也有可能滞后于物质生产,因而必然会有积极和消极影响之分。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文化观的价值旨归
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都把人的主体性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的形成是时代的产物,人是时代的主体,在某种意义上即为“人化”,而文化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化人”,换句话说,人类创造文化的目的在于摆脱在异化劳动下,对现实的人的“奴隶般”的占有状态,寻求人自身的自由与解放,最终现实个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应该是迈向自由的一步”②。个性的自由发展又反作用于人在艺术、科学方面而使其得到进步和发展,使人占有着自己的本质。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文化自信的启示分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文化自信思想的形成秉承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文化不可能脱离物质基础而凭空创造但人的认识具有历史继承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对文化的探索和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揭示,都深刻影响着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
(一)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文化是人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将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文化自信对一个国家而言,是一个民族发展中基本的、持久的力量且产生重要的影响。文化自信所具有的力量外显为是多元社会下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是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纽带,更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向前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是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必备力量。
现代社会走向多元化是一个必然趋势,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在新时代,更应该做到的是客观的看待多元化发展,多元化虽然使社会保持张力,但却在一些别于用心的人的利用下有使凝聚力分散的危险。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的引领下,携手同心。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文化与经济基础相互作用的辨证关系凸显着文化自信的基础性作用
文化自信是首先必然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更表现为对中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这种认同刻进了中国人的骨子里,使中国在历史的进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一以贯之。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所形成的文化自信作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其更作为更基础和广泛的、更深厚和深刻的文化意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根本源泉和基本支撑。
理论自信演绎着文化自信。文化与理论是“根”与“树”的关系,文化朝气蓬勃、生机盎然,才能激发理论之树茁壮成长。在新的历史时期强调对文化自信的重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随着时代的变革而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和更新。
道路自信中蕴含着文化自信。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会对国家的道路选择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国家发展道路选择上,文化起到的关键作用。
制度自信联系着文化自信。制度的形成固然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制度内在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却是和一个民族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密切相关。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与我国奉行的中国特色的价值观相一致,都使立足中国实际,不盲从也不盲目。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价值旨归阐释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文化在本质上说是人类在改造世界包括改造人本身的对象性活动中所体现的人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世界的人化形式。文化既在人们的活动成果和活动方式中,也在人们的精神生产、观念形态和思维方式中。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直接的便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进而国民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此为出发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要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必然离不开对人本身的关注。人本质上是文化的人,而应该被物化而成为异化的人,生命的意义应该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追求幸福指数,追求精神生态的和谐,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更追求生命所具有的意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都深刻彰显着人本的价值追求。
[ 注 释 ]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