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江苏系统治水新答卷
2019-01-15江苏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
江苏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 陈 杰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这一年,是江苏水利攻坚克难的一年,也是硕果累累的一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紧紧围绕“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大局,以河长制湖长制为统领,以生态河湖行动为抓手,加快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系统治水取得新成效,为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防汛抗旱取得全面胜利。2019年,全省防汛抗旱形势严峻复杂,苏北地区遭遇60年一遇气象干旱,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华东地区第三强台风“利奇马”穿越全省,沂沭泗地区发生1974年以来最大洪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水利部的科学指导下,超前部署防御、科学精准调度,全省上下通力合作、众志成城,连续打赢了抗旱、抗台、抗洪三场硬仗,全省无一人死亡、无大面积受灾、无重点水利工程失事,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提供了坚强保障。
河长制湖长制深化完善。省委、省政府召开河长制湖长制暨违法圈圩和违法建设整治推进会,发布打赢打好碧水保卫战、河湖保护战的总河长令;省级河长湖长带头巡查河湖,签发57份河湖问题整治交办单,带动全省5.7万名河长湖长巡河履职。国家下达的长江干流岸线68个拆除取缔项目全面完成,水利部下达整改的2050个“四乱”问题全部按期完成整改,江苏自行排查的37200个河湖违法圈圩和违法建设问题基本实现“两年任务一年完成”。太湖连续12年实现国务院“两个确保”目标。
重大工程建设提速增效。着力加大水利工程补短板力度,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全年完成重点水利工程投资125亿元、农村水利工程投资56亿元,全省全社会水利投资400多亿元,江苏水利建设连续两年受到国务院“真抓实干”表彰。淮河、长江、太湖等流域骨干工程顺利推进,沿海水利、重点区域治理加快实施,城乡水利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基本形成流域、区域、城乡协调配套的防灾减灾工程体系,水安全保障体系实现有效提升。
水利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按照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部署,围绕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目标,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行动,更新改造农村供水管网2500km,受益人口100万人,提前完成饮水型氟超标问题治理。率先制定《生态河湖评价规范》,评选首批10个生态河湖样板;完成9个国家级、18个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试点经验全国推广;疏浚农村河道土方1.45亿m3,打造339条农村生态河道,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累计创建157个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景区,评选40个最美运河地标,新建20个美丽库区。水利厅牵头的丰县湖西片区整体帮扶落实项目49个,完成投资9.6亿元;26个移民村居住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顺利实施,实现30个经济薄弱移民村脱贫目标。
管水治水能力有效增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化落实,率先印发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纵深推进节水型机关建设与高校合同节水试点,强化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管护,全力保障供水安全。完善水法规制度体系、水利规划体系,健全行业标准,构建有力服务体系。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河长制湖长制、水价改革、国家节水行动等中央深改组部署事项加快落实,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全国率先全面完成,“放管服”改革力度进一步深化。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将坚决扛起时代重任,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在江苏叠加的重大机遇,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大力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构建标准较高、协调配套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决战决胜河湖“两战”,全面推进河湖治理与生态修复,保障河湖功能发挥;持续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切实增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为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