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不能想做就做
2019-01-15成都崇州二医院邓金龙
☉成都崇州二医院 邓金龙
张先生患颈腰椎间盘突出有十余年,一直是采取保守治疗。疼痛难忍时就去医院做牵引,平均一月要去好几次。去年底,为了省去跑医院的麻烦,自己买了一张牵引床,隔三岔五自行在家做牵引。上个月的一天晚上,张先生又觉得腰痛,于是打开牵引床躺了上去。由于这次痛得有点厉害,他也相应加大了牵引力度和加长了时间。刚做完感觉确实不错,可半小时后,他突感双脚发麻,而且不断加重。家人将他送到当地医院。接诊医生检查后表示,张先生乳头以下平面感觉减退,肋弓平面以下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力为零,鞍区感觉消失,大小便障碍,情况很糟糕,康复希望非常渺茫。
牵引是一种辅助康复的治疗方法,它是利用特殊的牵引带或者装置对人体的损伤部位进行牵拉治疗,可以缓解肌肉的痉挛和疼痛,还能使身体受牵引部位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使水肿和炎症都能尽快消退,利于修复损伤的软组织。但如果患者存在脊髓或马尾神经压迫严重,推拿、刮痧及牵引等保守治疗非但无法减轻症状,反而会进一步加重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引起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瘫痪;老年人超重牵引或推拿力度控制不佳,会导致青光眼或心脏病发作,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牵引究竟能用于哪些疾病的治疗呢?
1.脱位。如果关节发生脱位,就可以采用牵引的方式来进行关节复位,当关节复位以后,也可以利用牵引来进行关节固定和制动。
2.骨折。在发生骨折以后,可以先临时使用牵引作为暂时的固定措施,牵引可以对骨折的部位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并且也有利于复位。牵引也可以作为骨折的最终处理措施,即持续牵引直至骨折愈合。
3.脊柱畸形。例如发生脊柱侧弯时,可以使用牵引来进行矫正。
4.肌肉痉挛。牵引可以用在一系列的肌肉痉挛情况中,例如腰椎间盘突出发病、颈椎病等,这个时候,可以持续在发病部位做牵引,稳定发病部位的脊柱,使脊柱两侧的肌肉痉挛得到缓解。
具体到牵引的方式,可分为以下2种——
1.皮牵引。使用皮套、胶布等将患侧的肢体包裹起来进行牵引,以使骨折部位稳定和复位。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12岁以下的儿童以及老年人,在老年人中主要用于稳定粗隆间骨折或者在手术前后进行骨折的固定。一般牵引重量在5公斤以内,医生需要随时对血运神经进行观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骨折患者的皮肤有创伤、炎症、溃疡以及容易过敏等情况时,不适合使用皮牵引。
2.骨牵引。骨牵引是通过圆针对骨骼进行直接牵引,以起到固定和复位作用。在骨牵引过程中,需要每天对牵引情况进行观察,避免过度牵引,每8周需要更换一次牵引针,而且需要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做好护理工作。
在牵引前,要对牵引处的皮肤进行清洁,如果是下肢牵引,最好将床尾抬高25~30厘米,要保证牵引位置的正确,不要将被褥压在牵引绳上,不能自行随意减轻牵重量或者放松牵引装置。皮套牵引者要防止皮套脱落到脚踝或者足跟部位,导致压疮。
颈椎病、腰椎病多与不良习惯有关,要避免这些疾病,还需要源头上防治。简单地说,就是平时4个动作要少做:第一个是反复弯腰负重,在弯腰的情况下,间盘承受的压力相当于直立的时候4~8倍;第二个是长时间低头,会使颈椎肌肉长期处于紧绷状态;第三个是久坐,也会造成腰椎的疲劳性损伤;第四个就是“葛优躺”,看着很舒服,但是对腰椎损伤很大。在此提醒大家,如果感觉身体不适,一定到正规医院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完善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脊髓或马尾神经压迫的情况,切忌未经检查自行采用推拿、刮痧及牵引等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