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开放式教改模式
2019-01-15汪琦佳
汪琦佳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广安 638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改也引起了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现阶段,科学发展的综合性趋势越来越明显,学科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而思想政治课的高层次多学科构成对于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构建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开放式教学改革符合社会、时代发展的需求。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开放式教学改革模式的推进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开放式教改模式要面向社会
从世界范围的角度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当代社会已经发展为全球性社会、民主型社会。而从我国国情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的速度正在逐步加快,社会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极大的增加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难度。正因如此,广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社会,如何认识社会并掌握该种方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去探索社会的最新变化,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生活当中去。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仅仅有一些事实资料是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科学的方法,甚至包括教师的个人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内涵。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开放式教改模式要以促进就业为核心
思想政治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创新要求以就业为核心,以提高高职院校广大校学生的就业率为主要目的。与其他学科不同。思政课程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复杂性,其所对应的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如何将社会实践与大学生个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是思政教育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社会实践与大学生个体实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也在某些要素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例如社会实践和个体实践的主体都具有友善的价值理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因如此,广大思政课程的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收集学生就业实践的案例,并充分分析案例的要素特征,使其和具体的思政内容结合在一起,引导广大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讨论,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很难把其中的个别命题抽出来单独去进行实践活动,这也就要求思政课程的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并将基本知识内容同其他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多向度、多层次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创业和就业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开放式教改模式要求面向教育主体开放
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开放式教改模式要求我们像所有的受教育主体开放,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现开放式教学改革。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将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的发挥出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反思个体的人格结构,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辩证的思考,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要求我们在贯彻这种意识形态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要充分重视教育主体的特殊化,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创造性,实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对于广大高职院校来说,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如何使学生在短期的学习生活中掌握思政课所要求的理论深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坚持因材施教,以学生创业和就业需求为导向,采用类比教学方法来阐述思政课程的知识内容,引导广大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社会模仿,进而把厚重的学术性隐藏在浅显的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思政课程的亲和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开放式教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开放式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广大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应当做到以就业为导向,实现面向社会、面向教育主体的全方位教学改革,达到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