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探索“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研究
2019-01-15施萍
施 萍
(中共武夷山市委党校,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对高校基层党组织来说,加强自身互联网下党建工作模式的创新可有助于信息传递,拓展工作渠道,增强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党建工作最终成效。同时,互联网+党建的工作模式能显著提升党建工作效率,将传统“网下”工作变为“网上”工作,信息处理方式更多、流动性更强,因而工作效率也就越高。因此,基层党组织应着力于“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的探索,积极推动基层党组织工作水平的提升。
一、树立互联网党建工作思维
基层党组织首先要正确认识到“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建立的重要意义,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互联网知识、掌握互联网规律、提高网络执政能力。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树立用户思维,即为明确知道自己工作的群众对象,在党的工作宗旨指示下为群众提供优质党建服务,这便需要基层党组织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时刻结合工作服务群众进行党建工作,切实做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树立互联网下大数据思维模式,基层党组织工作所面临的群众数量较多,且类型复杂,不同人民群众群体之间性格差异较大,他们均属于不同的个体而并非是同一类群体,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工作开展中应注意充分尊重不同群众个体的意愿,并借助互联网信息手段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整合,进而确保党建工作质量的有效性。
二、制定互联网党建工作制度
完善工作制度的建立是确保“互联网+”党建工作有效实施的保障。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互联网+党建”工作制度,能够为党建工中各个步骤内容的落实提供制度基础[1]。工作制度的建立应确保对每个人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内容等进行明确规定,且制度的建设还要建立在互联网运行规范和准则基础之上,能够有效对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起到规范作用。另外,“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有效实施还需要制定有专门的组织领导机制及网络平台信息安全机制,且由于互联网具有不定性、自由性、开放性的特点,还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来确保互联网上各项党建事物的有序进行,依照法律法规对“互联网+党建”工作内容的开展进行约束。除此之外,基层党组织“互联网+党建”工作还可以配合制定针对性的网络监督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等,通过这些工作制度的建立,能够充分发挥出互联网在党建工作中的优势,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效率。
三、搭建互联网党建学习平台
搭建以“互联网+党建”为主要思想的学习平台,借助手机、微博、微信等平台开展基层党组织教育学习活动的开展,充分利用手机这一载体进行学习教育活动。首先,基层党组织可以借助互联网开设基层党员网络学习课程,建立虚拟课堂,让基层党员干部能够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时间限制、不受地域限制进行党建相关教育学习;其次,在学习平台构建完成后,应在其中加入党建动态专栏、相关政策解读等栏目,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基层党员干部理论知识。比如基层党组织可以每天在互联网学习平台上发布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内容及重大党委工作内容。最后,学习平台的搭建还要注意提高学习互动性,积极吸引基层党员干部参与其中,让党员干部能够在互联网学习平台上进行交流、探讨等互动,比如在学习平台上发布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心得体会等,让大家进行学习讨论,在内部营造良好学习气氛。
四、培养互联网党建工作人才
基层党组织“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的创新发展,必须要有高素质“互联网+党建”人才作为支撑,政治思想素质硬、信息技术能力强的党建人才是基层党组织重点培养的方向[2]。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在党建人员选择上,便需要注重选拔一些政治素质好、熟练掌握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党务工作者,以他们为先行者,带动“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的构建。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还要重视组织内部党建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互联网技术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人员互联网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操作技术等能力提升,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相关专业中选拔立场坚定的党员,对其开展马克思主义再教育,考核后也可以充实到“互联网+党建”的队伍中来。除此之外,基层党组织还可以在招聘党建人员时,制定一些互联网思维考核题目,从而选拔出政治、业务、技术和作风都过硬的互联网党建人才。
五、结语
总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基层党组织工作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对此基层党组织应着力于创建“互联网+党建”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组织党建资源,促进互联网技术与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融合,从而显著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