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筑牢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2019-01-15苏卫新翟超群袁继栋江苏省昆山市农业农村局
苏卫新 翟超群 袁继栋/江苏省昆山市农业农村局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江苏省昆山市通过完善组织机制、优化扶持奖励政策、突出示范引领、搭建发展平台等举措,发掘培育引进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976人次,“持证”820名,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呈现良好态势。
主要做法
优化扶持政策,增强发展动力。制定完善政策,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出台《昆山市新型职业农民社保补贴细则》,对符合条件持证的新型职业农民及用人单位给予社保补贴。制定《乡土人才评选实施细则》,将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市级人才体系,首批评选公示新型职业农民标兵等农业实用型人才19名。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扶持政策》,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出台《城乡居民创业小额贷款和种养业贷款发放工作操作办法》,优化贷款发放,实施利息补助,支持自主创业。
突出示范带动,形成创新引力。打造示范基地。形成以2家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为核心,近10所科研院所农科教、产学研(昆山)基地为阵地,各农业园区企业为节点的基地体系,突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的示范推广,累计引进农业新品种300余个,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200余项。打造创新团队。组建农业青年科技人才联合攻关创新团队,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跟踪联系制度,重点在稻田生态种养、创意休闲农业、农产品品牌与现代营销等7个方面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建设示范企业。成立市绿色农产品公司,开发“昆意农”绿色农产品网上推介销售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地产农产品进社区”展示展销活动,以市场化导向、公益性原则,带着新型职业农民熟悉掌握线上线下营销模式。
搭建发展平台,激发创业活力。按照搭建平台、聚集资源、服务创业的思路,搭建创业创新的各类载体。发展优势产业,让创业有“热土”。基本形成优质水稻、特色水产、高效园艺三大主导产业和阳澄湖大闸蟹、巴城葡萄、淀山湖黄桃、锦溪大米、姜杭蓝莓等“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集群。建设现代园区,让创业有“舞台”。拥有国家级农业园区3个、省级1个、苏州市级6个,建有高新区玉叶蔬食产业园、花桥天福生态园、巴城现代渔业产业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25个,农业园区集聚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对标找差,让创业有“学堂”。分类别、分层次、分产业“对标找差”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组织新型职业农民赴台湾考察学习精致休闲农业,赴陕西考察学习安康培育模式,参加“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与涉农院校合作,累计招录昆山籍定向委培生101名。
工作成效
典型不断涌现。注重培育选树典型,强化示范和激励作用。1人获全国“风鹏行动—新型职业农民”项目资助,12人获评全省首批乡土人才“三带”能手、新秀,19人获评昆山市首批农业技术类乡土人才。
创新亮点纷呈。淀山湖镇恒丰观赏鱼养殖场曹丙军面向欧美市场、瞄准特色养殖,年销售收入达100万美元;周市镇陆杨水产养殖基地朱德胜创新高效模式、致力品质品牌,水产品直供本市知名酒店;高新区玉叶基地唐静借力科技兴农,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
创业成果丰富。农业企业提档升级,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47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苏州市级14家。农业电商集聚做大,2个村获评“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根据阿里研究院首度公布的“中国农产品电商50强县排行榜”,昆山市水产品(大闸蟹)销售排名第12位。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全市96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串珠成线”连接成14条农业旅游精品线路,年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姜杭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称号。
创新举措
实施激励保障政策优化工程。优化承包经营机制,支持新型职业农民“持证”优先承包经营,科学调整经营周期。优化财政金融支持,提升创新创业扶持项目精准性,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贷款利息补贴力度,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提升贷款额度。优化人才发展机制,加大力度培育评选农业乡土人才,研究制定农业高层次人才申报政策,加快发展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产业领军型人才队伍,形成“政策育人、人才兴业、产业富农”良好机制。
实施载体体系建设优化工程。按照“政府出政策、部门抓服务、园区搭载体、主体来唱戏”的模式,围绕农业科技、文创农旅、品牌提升、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等,构建现代农业创新创业“生态圈”。加快建设昆山两岸青年农业创新创业园,鼓励支持综合型、专业型园区建设农业双创平台,重点争创一批全国农村双创示范园区(基地),打造“1个中心+N个基地”的创客空间,鼓励探索“零投入、后结算,目标管理、自负盈亏”的承包经营模式,引进培育一批新农人开展创业实践,突出典型引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实施培训培育质量优化工程。加强管理考核。优化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新型职业农民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突出分类管理,加强绩效考核。突出培育实效。立足农业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建设田间学校,丰富现场学习、考察交流、创业论坛、师徒结对等多种教育形式,创新优化高等院校定向委培和成人学历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工学交替、技能培训、顶岗实训等人才培育机制。注重拓宽视野。分行业、分专业遴选新型职业农民代表、创新创业带头人等,分批次组织出境、出国考察学习,重点赴日本、以色列、法国等地考察学习精致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
实施公共服务能力优化工程。设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专项奖补资金,加快引进培育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强化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协会的指导管理,推动形成行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抱团发展的良好态势,鼓励其探索发展“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打造昆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成集宣传、推介、销售为一体的网络平台,带动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品牌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