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9-01-15雷鹏
雷 鹏
(天门职业学院,湖北 天门 431700)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大数据一词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核心。同时,互联网的兴起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在大数据背景下,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智能化、高效率的一种体现。所以,如何应用大数据来提高对高校学生的管理是尤为重要的,并具有指导和实践意义。
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困境
(一)管理者对大数据的理解较差
大数据指的是无法在一段时间内用某种软件对工具进行捕捉和处理数据的集合,运用大数据整理信息更为高效、便捷。但在许多高校,由于管理人员对大数据掌握的不够成熟,也不愿花大量时间进行学习,这种情况会大大阻碍大数据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推进,同时也为大数据的快速提升和发展造成影响。
(二)大数据的应用得不到发挥
虽然部分学校的管理人员对大数据的掌握程度较好,同时也体验到了大数据带来的便利条件,但是大数据的应用功能并未得到良好的应用和实施,大数据的信息化仍停留在初级阶段,管理工作得不到开展,对数据的挖掘相对落后,也不能为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决策提供帮助。
(三)大数据无法与其他系统相融合
大数据的快速推进和发展与高校曾使用的系统无法进行融合,如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等。由于大数据的系统化程度较低,因此无法与其他系统交融,处于独立状态。因此,许多高校的大数据推行较慢。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大数据的系统化程度
现如今的大数据系统化程度较低,因此应用的次数不多,也没有真正带给管理者便利的条件。所以,要想提高大数据的应用率。应以提高大数据与其他系统的融合为主,将一个个子系统相互交融,实现信息化、系统化的管理。通常可以将学生素质的测评、学生成绩的考核、学生学籍的管理等各方面内容形成结构化的数据,统一于管理体系中来,实现大数据的交叉和融合。
(二)加强管理者的大数据意识
大数据意识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管理者每天对大数据进行研究,并认识到大数据在现阶段的管理中占据的重要位置,从而加强对信息和数据的敏感性。除此之外,高校应请教专业研究大数据的专家为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所有学生管理者从理论到技能等多方面的了解大数据,掌握大数据,并具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能力,进而更好的提升工作效率,使得管理工作井井有条。
(三)对大数据进行深入挖掘
高校学生管理者在对所有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应对大数据进行更深一层的研究和调查,从而掌握大数据的内在含义,了解大数据的重要作用,分析大数据的使用方法,并将这些规律反映到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去,形成高效率的管理机制。例如:可以通过学生在互联网上的留言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机和内心想法,进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高校的管理人员也可以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管理,对不同喜好和性格的学生应保持不同的管理方法,从而保证学生健康成长。这种有效的工作决策,能够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四)建立学生管理的预警机制
大数据的功能是准确预测出事情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对学生的帮助是极大的。在大数据背景下学生容易遇到情感上的问题、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各种问题,许多学生喜欢用社交媒体去倾诉自己的想法。学校的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掌握存在这种困扰的学生,了解学生遇到的难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对思想波动较大的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帮助他们克服苦难,重新调整心态。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两方面系统阐述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困境及对策。大数据的出现对于高校的管理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犹如一把双刃剑,为管理带来先进的技术和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在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上给学生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因此,高校的管理人员应克服困难,只有充分理解大数据,并发挥大数据潜在的优势,做到取长补短,才能在大数据时代为学生的管理工作提供发展的动力,所以,高校的学生管理者应不断挖掘出大数据的技术优势,使学生的管理工作的水平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