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德教育的创新研究
2019-01-15石莹
石 莹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9)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近些年来,我们学习接受西方文化,丢掉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使我们的精神无依靠,人们也缺失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是因为发现了问题所在,国家也在大力推行,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家的思想行为中,是我们着重研究的课题。
二、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一直强调成绩的重要性而往往忽略了思德方面的教育,使得很多学生在谈及理想及将来的发展时一脸茫然,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而学?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在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时,他们很多人学习意识不强,出现厌学情形,得过且过,严重阻碍了身心的发展,对学校的学习风气带来了不良的影响。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在发挥过程中对社会就越有益,这句话充分说明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的重要性。
(二)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
每个学校都有其自己的校纪校规,它是约束学生的行为准则,对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准则及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高职院校存在部分学生无视校规校纪,不履行学生的权利及应尽的义务,不和辅导员办理请假手续就擅自离校,破坏校园的公共设施,聚众进行打架,还有个别学生竟然在学校内进行偷盗行为,违反校规校纪,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三)价值观扭曲
目前,受到西方享乐思想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有所偏差,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艰苦奋斗的品质,追求享乐主义。他们喜欢追求时尚,过分注重穿着,不理性消费,喜欢攀比,盲目崇拜,追求个性化,以自我为中心。
(四)学生心理素质差
目前的教育,要求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而心理素质差成了学生需要克服的首要难题,在高职院校中学生自我意识太强,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缺乏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能力差,这是学生心理素质差的主要原因,其结果是学生面对问题和困难时不知所措,不能乐观积极去面对,对身心理都造成了极大伤害。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德教育的方法
对高职高专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和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80周年校庆讲话中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习书记的讲话为我们高职院校思德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思德教育中,无论是对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还是对学生自身的发展,甚至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结合自已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校情,来学习和掌握传统优秀文化。
(一)阅读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它们的精华,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植在学生心中
我们创设各种阅读氛围,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目,师生共同阅读,开展阅读比赛活动,让阅读变为“乐”读,在学生每天早上的早读时间、晚上的晚点评时间由老师或班干部带读,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读书主题班会,让学生交流自已的读书心得,从量变到质变,学生就能体会到经典优秀文化带给他们丰富的精神食粮。
(二)多听多看多做,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的心中
学校可以开办“优秀传统文化讲座”邀请名师、名家分享他们的阅读感想和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听专家的精彩演讲,可以提高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认识和理解,也可以促进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传播。我们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工具,让学生多听、多看一些与传统文化内容有关的优秀节目,让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学生思想意识,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
(三)创建优秀传统文化课堂
学生的大多数时间在课堂,课堂是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教育的主要营地。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乐于接受的方法,将思想文化精髓、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等融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德课程中,或针对本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开设一些相关课程,通过鲜活的案例、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为。
四、结束语
综上可知,在高职院校中,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思德教育中,是因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核心是关于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基本观点,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独立人格精神和爱国精神;从思想认识到行为上不断提醒自已做到敬老爱幼、尊师重道等传统美德,当学生学习到这些精神和美德,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能够从容乐观的面对并采取积极态度去解决,而不是一味的逃避,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但开始做了,就应该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也是我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