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语法对转换生成语法标准理论的继承和修正

2019-01-15李凤洁

山西青年 2019年13期
关键词:菲尔句法深层

李凤洁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是语言学的一次重大变革,影响深远。菲尔墨格语法体系也是在对转换生成语法继承和修正基础上建立的。转换生成语法存在五个发展阶段:古典理论时期(1955—1965);标准理论时期(1965—1970);扩展标准理论时期(1970—1980);管辖与约束理论时期(1980—1992);最简方案时期(1993至今)。20世纪60年代菲尔墨的格语法理论是对转换生成语法标准理论的继承和修正,并进一步推进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完善。

一、格语法对转换生成语法的继承

(一)理论上的继承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以具体语言为出发点,试图探索出语言的普遍规律,进一步研究人的认知系统、思维规律和本质属性,因此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不局限于对个别语言的研究,而是要揭示个别语法与普遍语法的统一性。受到生成语法的影响,菲尔墨也致力于揭示全世界所有语言的普遍特征。

菲尔墨继承了生成语法的理论基础,在其著作《“格”辨》开篇,菲尔墨直言“本文试图对形式上的和实质性的句法普遍现象的研究有所贡献。”“本文将申辩‘格’的语法概念在每一种语言的语法基础部分中应有一席之地。”①可见菲尔墨受生成语法理论影响希望自身建立的格语法也适用于全世界所有语言。

菲尔墨格语法蕴含了两个假定,这两个假定都来源于生成语法。

第一个假定是句法中心论。乔姆斯基把句法关系作为语言结构的中心,并以此说明语句的生成,这是生成语法对传统描写语言学的颠覆。菲尔墨的格语法理论继承了生成语法的句法中心论。菲尔墨《“格”辨》中批判了传统描写语言学对语法的罗列整理,他否定语法只是对既定语言材料的归纳,认为“(要)根据句法概念来分类列出词的各种形式,而不是倒过来描写。”②菲尔墨创立的格语法大体上借鉴了生成语法的研究框架。作为一种语法分析方法,它借鉴了转换语法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概念,同样进行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但与生成语法不同,它试图进行语义与句法融合的语法描写,在此基础上进行语法共性研究。为此,菲尔墨选择了传统语法中的“格”为突破口,进行表层格与深层格的区分,尝试构建自己的语法体系。

第二个假定是隐性范畴的重要性。什么是隐性范畴?试看以下两个例句:(1)Mark ruined the table.(马克毁坏了那张桌子。)(2)Mark built the table.(马克做了那张桌子。)例句(1)table和例句(2)table表面上都是宾语,但其实语义上有差别。例句(1)中宾语在马克活动之前已经存在,例句(2)中宾语的存在则是马克活动的结果。可见例句(1)中 table是“受动宾语”,例句(2)中table是“结果宾语”。这种语义上的差别其实也与句法有关:结果宾语不能用do to来问动词,而受动宾语可以。我们可以用What did John do to the table?对例句(1)来提问,却不能用来提问例句(2)。受动宾语与结果宾语在语法上的区别即是隐性语法的例子。菲尔墨表示“有很多和语义有关的句法关系,牵涉到名词和包含名词的结构,大部分是隐性的”。③这种隐性范畴在菲尔墨看来非常重要,菲尔墨认为这种和语义相关的语法关系需要加以研究,他对隐性范畴重要性的把握是建立在生成语法标准理论时期对语义的关照之上的。

(二)形式上的继承

菲尔墨格语法在形式上借鉴了生成语法的表达。格语法沿用了转换生成语法中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概念,同样实行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操作。无论是基础规则还是转换规则,在形式上格语法和生成语法都很类似。

基础规则上格语法沿用了转换生成语法标准理论的改写规则,将句子层层改写。

格语法基础规则如下:

(1)S→M+P

(2)P→V+C1+……+Cn

(3)C→K+NP

格语法的基础规则首先将句子(S)改写为情态(M)+命题(P)的组合式,再将命题(P)改写为动词(V)和一系列具有特定语义关系的格(Case)的组成式,最后这些深层格(C)又将以名词词组(NP)和格标记(K)的形式出现于表层结构之中。

转换规则上,转换生成语法标准理论通过分支规则生成前终端语符链,嵌入词条后生成深层结构的基础词组标记,随之通过转换规则完成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句子)的转换。

与转换生成语法一样,菲尔墨也借助转换规则将句子的深层结构(命题部分)变形成表层结构。菲尔墨提出了深层结构转化为句子表层表达形式的方法,包括选择显性的格的形式、在动词中“录入”特定的成分、主语化、宾语化、语序和名词化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格语法借鉴了转换生成语法的改写形式和转换操作,但是生成语法标准理论的转换是深层的语法关系向表层语法关系的转换,标准理论的深层结构本质上也是纯粹的语法结构。而格语法的深层结构体现的是语义关系,表层结构则体现的是句法标记。可以说格语法的转换是将深层的语义关系向表层语法关系的转换。

二、格语法对转换生成语法的修正

菲尔墨格语法在继承的基础上也对转换生成语法进行了修正。

(一)理论上的修正

与乔姆斯基一样,菲尔墨的格语法体系探讨语言的共性问题,即语言所共有的深层结构问题。不同的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所说的深层结构是指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语法关系,即纯粹句法概念。而菲尔墨的深层结构则以一切语言句子包含的自然语义构建。

菲尔墨认为语义是比生成语法中的句法深层结构更深的层次:“我提出的对转换语法的修正意见在于我坚持揭示‘深层’结构中的最深层次。”④例句:The door was opened by John.(门被约翰打开了。)用乔姆斯基的标准理论来解释这个句子,在表层结构中,the door是主语,John是介词by的宾语。而在未经转换的深层结构中,John是主语,the door是宾语。如果按照菲尔墨的格语法来解释,在表层句法上,the door是句子主语,John是介词by的宾语。但在深层语义上John是施事者,the door是动作的对象。可见菲尔默的格语法本质上语法描写中将语义和句法融合起来,在借鉴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对语义进行关照。

(二)实质上的修正

在区分了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后,菲尔墨进一步提出“对于转换语法的理论我想提出的实质性的修正可以归结为重新引进作为‘概念框架’来理解的格的体系。”⑤

格语法引入“概念框架”,这种框架反映名词与动词之间的句法——语义关系。试看这样一个句子:He ran.动词run可以插入深层框架[__A](施事格框架)中,与施事者He发生联系,生成He ran这个表层结构。这种格框架的创设性提出也对后来的语言学理论及语言应用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菲尔墨创立格语法是为了修正当时转换生成语法的标准理论,试图“发现一个在语义上可以证明的普遍句法理论”。⑥在乔姆斯基认为语义作为语法描写的基础没有多大作用时,菲尔墨却在格语法中突出语义结构及其地位,将句子的语义和句法结合起来,开辟了语法分析的新方向。

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两组对比更好说明格语法对转换生成语法的修正。

具有相同结构的一组短语:by the tailor(裁缝做的);by train(乘火车);in a month(一月之内);on the street(在街上)这四个短语按照生成语法的语法范畴看都属于介词短语,无需进一步划分。但是从格关系来看,这四个短语各不相同。by the tailor体现施事关系;by train动作与名词之间蕴含工具关系;in a month蕴含时间关系;on the street蕴含地点关系。

标准理论时期转换生成语法的深层结构虽然投射了语义解释,但其实质还是纯粹的句法概念,菲尔墨的格语法的深层结构则是要进一步直接解释语义——句法关系。这可以看作是格语法对转换生成语法实质上的修正。

三、格语法与转换生成语法对比

格语法是对转换生成语法标准理论的继承和修正,因此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

相同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二者都不以具体语言的描写为归宿,而以具体语言为出发点,探索语言的普遍规律,探索人是怎样生成语言的;二是都提供从深层结构的句子表达方式转化为表层结构形式的普遍且有效的限制条件。

当然,二者也有所区别。通过前文论述,可以看到格语法以研究语义为主,认为语义是生成性的;转换生成语法标准理论以研究句法为主,认为语法是生成性的。菲尔墨格语法的底层结构是指语义结构关系,乔姆斯基生成语法标准理论的深层结构是句法结构关系。

四、结语

格语法是对生成语法标准理论的继承和修正,它真正意义上把语义引入句法研究,提出深层语义关系在不同语言间的普遍性,揭示了动词和名词之间的复杂关系。

格语法也促进了转换生成语法的发展。它指出了转换生成语法在语义研究上的不足,从而促进转换生成语法的扩充式标准理论的产生。格语法冲击了“语法自足观”,激发了人们对句法-语义关系问题的探索。深层格关系的分析关照到句法现象背后的语义动因,格语法对语义研究和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注 释 ]

①C.J.菲尔墨,著,胡明扬,译.《“格”辨》前言内容.

②C.J.菲尔墨,著,胡明扬,译.“格”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

③C.J.菲尔墨,著,胡明扬,译.“格”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4.

④C.J.菲尔墨,著,胡明扬,译.“格”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5.

⑤C.J.菲尔墨,著,胡明扬,译.“格”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5.

⑥C.J.菲尔墨,著,胡明扬,译.“格”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2.

⑦陈忠平.《“格”辨》与格语法[J].

猜你喜欢

菲尔句法深层
最终,菲尔兹奖二次花落女得主
深层搅拌桩在水利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批判的深层逻辑
考虑各向异性渗流的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就我一个人的时候
看戏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