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时代下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19-01-15

山西青年 2019年13期
关键词:双创导向创新能力

吴 昊

(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能力的关联

创新是什么?

是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能够很好地应用自身具备的条件掌握的知识信息,能够不拘一格打破常规,善于发现新颖、独特且极具价值的新思路、新事物,创新中的“新事物”包括各类无形、有形的精神和物质成果。在时代的发展下,创新创业的概念也体现出了新的特点和内涵。创新创业融合了“创新”、“创业”两个方面的优势,与传统的单纯创新不同,也不是简单的创新,是在创新基础上开展的创业活动,前者是后者的特质,后者是前者的目标。

二、现阶段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令人堪忧

创新属于创业的灵魂,对于创业成功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没有创新,创业活动是很难持续的,也难以取得成功,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一直无法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呢,其根本诱因就是由于教育体系缺乏创新意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的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精神存在误解,也会存在着责任意识淡薄或者缺乏创造性的思维、思想保守墨守成规,也可能会在创业意志方面不坚定或犹豫不前。另外,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发展速度较慢,在实施效果上,还不甚理想,停留在探索阶段,部分高校空打创新旗号,缺乏具体的内容,也缺乏适应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三、“双创”时代下怎样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已经到来,为了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要激发出大学生在创业领域的热情,发挥创业创新的积极影响,根本是需要提高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上的相关能力:

(一)强化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

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是实现社会与高校之间联系的重点环节,可以直接反映出人才的培养规格与培养质量,对于大学的发展走向,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要在校期间就强化对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教育,以就业模式作为教育导向,并科学的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目标一致,无论是在开展创业教育方面,还是创新教育上。创业属于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根据自身的需求来正确择业、就业,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二)注重创新素质的培养

创新素质的内涵非常广泛,既有精神上的要求,也有能力上的要求,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必须要重点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学生的这些能力并非自发产生,而是借助于专业教育与实践活动循序渐进的发展而来。作为教师,要勇敢鼓励学生敢想、多想,勇于打破常规,不囿于前人的思维,找到事物的精髓,得出全新的结论。实践证明,一个勤于思考、经常动脑的学生,往往可以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取得创造性成果。

此外,要以大学生能力本位作为工作导向,进一步去深化教学方面的改革创新,构建出以大学生能力本位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上的实效性,这才是提高现今大学生们在就业能力上的重要环节。何为能力本位?这种教育模式的理念是不仅要注重对事物认知规律的作用,更要重视知识的重要性,更加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相互关系。教学改革中要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就业与社会需求为方向,目的是培养出知识基础深厚且极具创新能力、有良好职业能力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经济形势,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就业难的问题。

(三)借助多种举措实现创新与创业的邮寄教育融合

各所高校,应该把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作为工作导向,以此来调整各个学科的结构专业体系,使大学生们能够朝着单一型转化为多学科型,以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作为导向,构建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对接,将培养人才目标定为具有创新意识、精神、创新能力,科学的修定人在评价标准制定出切实的方案,健全教学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定位需求挖掘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将创新创业的内容和专业课程体系之间融合起来。此外,还可以在教育培养中把项目训练作为促进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催化剂,问题为导向、以兴趣作驱动,以知识创新应用为核心,能够自主的开展一些具有创新、实践、综合性的科学领域研究、社会的调研及创业方面的实践活动。创新创业项目的训练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更加强调个性潜质与激发创新兴趣,是更加贴近社会现实与主体需求的方式方法,这也正符合当今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点,时有利于知识融合及主体觉悟、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的科学理想的方式方法。

四、结语

集齐应用型、研究型于一体的创新性人才,是“双创”时代发展下的客观要求,以就业方向、市场需求做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培养,一定要抓好理论与实践教育,从实践性、可执行性出发,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双创导向创新能力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偏向”不是好导向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