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机制研究*

2019-01-15姜晓明

山西青年 2019年13期
关键词:支部书记支部高校学生

姜晓明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1)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教党〔2017〕8号中将高等学校学生党建从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党员的作用发挥两个层面对如何发挥作用进行了细化。近日,中共中央下发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也提出要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加强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全面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学生党支部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高等院校的基层细胞,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认真抓好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切实发挥支部、党员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推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现状及原因分析

笔者对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开展问卷调查,并分析原因;对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的现状进行调研。经过分析整理,发现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一)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突出

高校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保障监督党和国家教育政策方针贯彻执行。当前,部分党员对支部组织的学习教育活动不感兴趣,不能主动、积极地参加组织生活。支部党日活动,“三会一课”制度等地落实过于痕迹化、形式化,缺乏创新和活力,仅仅停留在学习上级文件就草草了事,关注的是在纸面上留痕,而不是在大脑里留存,不能很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无法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贯彻落实,难以做到政令畅通。在推进学生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就业创业等工作中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突出。

(二)支部在引领校风学风中组织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

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引领校风学风建设的思想政治保证,校风学风建设是促进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载体,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方面,当前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多停留在支部党员的小范围内,没有将入党积极分子、申请入党人有效融入到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当中,导致支部建设孤立化、未能从点到面引领学生工作的其它方面。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数量较少,学生党员一般集中在大三校外实习岗位中,实习期间很难按时回到学校参加组织生活,在学生中发挥作用的时间、空间、机会受限,组织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支部书记、支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

支部党员应严格带头遵守党纪党规与校纪校规,做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表率,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一方面,个别支部书记自身素质不高,政治理论水平较差,在大是大非面前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深入学生的程度不够,担当意识淡薄,威信不高。另一方面,目前高校学生党建还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入党前的培养教育比较严格规范,入党后继续教育则略显薄弱,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后自我松懈,团队意识淡薄,在学习生活中表现普通,伴随着网络不良信息充斥,有的学生党员变得自私自利,缺乏为同学们服务的意识,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

二、抓实“五个基本”,促支部作用发挥科学、有效、持续

(一)抓实基本教育,发挥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在广大团员、学生干部、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不同层次群体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开上主题党课、学习研讨、实地走访参观等方式,提高支部活动的感染力、吸引力。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用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巩固“四个意识”。结合实际,明确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课程表,打造持之以恒的学习型党组织,充分发挥“学习强国”的与时俱进、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学习载体,确保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让党的光辉时刻照耀学生的心田。

(二)抓实基本建设,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支部建在连上,就是建在中心任务上”。全面推进党的五个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条例》中各项要求,筑牢基层党支部基础。坚持与时俱进,着力优化党支部的设置方式,推动抓基层打基础与调思路促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把握社区共产党员志愿服务日、职业教育宣传周等机会,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依托共产党员工程、校园先锋工程等载体,打造有榜样、有思想、有力量的支部良好形象。

(三)抓实基本队伍,发挥支部的组织带动作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支部书记政治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支部工作的“底限”;支部党员综合素养的优劣,决定了支部工作的“上限”。一是要推选优秀的学生支部书记,强化党支部书记的“准入”制度,按照“四讲四有”的基本要求,把那些热爱党务工作、信念坚定、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秀党员选做支部书记;二是要按照强保障、重源头、严标准、提活力、分类别的系统工作机制提高党员质量,既要把好“入口关”,不断培养优秀的后备力量,更要强化教育引导政治素养不强,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害群之马”,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抓实基本制度,发挥支部的凝心聚力作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组织生活是否严谨规范,决定了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党内各项制度的落实,抓好“三会一课”、理论学习、主题党日等制度,着力在长期推进、完善规范、确保质量上下功夫。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使制度成为促进党员理论学习、党性锻炼、谈心谈话的重要手段;专题党日要强化政治性、有效性、仪式感、归属感。要把“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作为评价党员的主要手段,引导党员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毛病,早治疗。在党内制度的约束下,使党组织更有凝聚力、战斗力。

(五)抓实基本保障,促进支部作用发挥科学、有效、持续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固定的活动场所、稳定的运转经费、健全的待遇保障,才能让支部有序运行。上级党组织不仅应在机制上予以保证,更要指导基层组织探索党建创新方式和运行机制,让支部工作有章可循,有理可依。要抓实支部书记轮训、待遇等保障,加强支部自身建设。要创新“互联网+”思维,加快依托辽宁省智慧党建云平台开展党建工作,共享资源,提高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党务工作队伍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办法和保障激励机制。结合实际,合理配备专职组织员,推动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开展。

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等学校机体中的最小细胞,虽小但至关重要,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关键要素,是党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有效载体。新时代青年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要不断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中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支部书记支部高校学生
支部联建润“甘泉”
中国共产党早期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及其历史经验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党支部书记能否实行招聘?
构建新形势下党支部书记培训课程体系研究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