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溪”边 与“溪”中的戏剧教育
2019-01-15彭勇文
彭勇文
(上海戏剧学院 戏文系,上海 200040)
一、“溪流”源自何处?
“溪流”(stream)是一个比喻,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以此来喻指戏剧的事件、情节。而要深入理解这个比喻,还得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戏剧的定义和认识开始。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六章中提出西方最早的戏剧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1]19。这个定义明确地提出“戏剧,是行动的摹仿”。其中,“严肃”意味着悲剧的主题常常是关于生与死等人生重大问题;“完整”意味着整个剧有起承转合,剧中主人公的命运变化在剧终时必须有交代;而“有一定长度的行动”,指的就是情节。他进而提出:“悲剧艺术的成分必然是六个:即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象与歌曲。……六个成分里,最重要的是情节,即行动的摹仿,事件的安排;因为悲剧所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摹仿人的品质,而在于摹仿某个行动。”[1]21自古以来人们去看戏剧,期望看到演员在角色中的行动及其所显示的性格,看到不同角色之间相互交织或冲突的行动所推动和发展的情节,看到有头有尾的故事和不同的命运结局,从中获得情感的共鸣,以及对人类的天性和生命的意义的思考。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是马克思主义的戏剧家,非常重视戏剧的社会价值和教育功能,倡导剧场成为“检验人类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的实验室”。[2]14他认为,戏剧家应该就像科学家一样,用独特的演剧方式、以客观的理性来检验人类的行动。过去的剧作家是通过情节来表达他的意图,这样会让观众只对故事情节感兴趣,而不去思考事情的前因后果,从而影响到戏剧教育功能的发挥。他在《戏剧的文学化》这篇文章中说:“在‘溪流’之上思考,要比在‘溪流’之中的思考重要得多。”[3]。他不希望观众完全沉浸在情节、事件中,被剧中的情绪所感染,被卷入情节的“溪流”之中,所以,他的史诗剧会借助“间离”“陌生化”等手段,让观众能从溪流中抽身出来,与情节保持距离;他也要求演员在表演时可与观众直接交流,而不应把观众带到情感共鸣的轨道上,这样,观众就会对剧中所发生的事件进行更理性的观看与反思。
英国教育戏剧理论家大卫·戴维斯(David Davis)2017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应用戏剧大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谁在面对未来?》(Whoisfacingthefuture?)。他的演讲,以及他后来在中国出版的书《想象真实:迈向教育戏剧的新理论》,让包括笔者和许多业内人士注意到了布莱希特的“溪流”的重要比喻。
二、“溪”上、“溪”边 与“溪”中的观剧方式
我们人类生活在时间的维度之中,一系列有目的的行动、一个个重要的人生事件组成了自己的一生。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管我们有自己的意志,能够为自己的未来设定一些目标,但我们永远无法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也无法预知,今天做出的选择,未来意味着什么,最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正因为人生的河流曲折蜿蜒、充满神秘和未知,令人无法参透,所以,人类需要故事、需要戏剧。戏剧,可以让我们踏入不同的河流,体验不同的人生。戏剧,可以让人类来扮演和再现自己,从中审视、修正和发展自己。
就如同地球的重力无处不在,对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但如果只是在地面活动,我们是很难感知、理解和运用的。只有暂时离开地面,腾空跃起往下落,或爬到更高处往下跳,或从空中用降落伞降落,我们才会感受到这股巨大的力量。戏剧,就是这样一种借助“As if”假定的力量,借助舞台的特定时空,让人可以暂时脱离现实的生活,进入到一个可以自由想象、自由穿行于时空的环境之中,审视我们内心深处的价值观,探讨现实生活中各种选择和行动的意义。事情应不应该这样发生?应该,为什么?不应该,又是为什么?怎样才是应该的?通过这一系列的思考和追问,由演员代替我们进入戏剧假定情境中的行动里,或我们跳入情境中,亲自尝试各种行动、获得真实的体验,戏剧才有可能成为“检验人类在特定情境下行为的实验室”,探寻解决一些复杂社会问题的途径,明确我们每个人所应担当的责任。因此,借用布莱希特的这个比喻,并根据观众与戏剧、与角色的距离,我们可以将人们欣赏或参与戏剧的方式分为“溪”上、“溪”边 与“溪”中这三种。
(一)“溪”上的戏剧观看
本文所说的“溪”上的戏剧欣赏,不同于布莱希特所强调的理性审视和观看。这里一方面是指观众在电视节目、视频网站里观赏戏剧,如持续35年的春晚里那些戏剧小品,让观众不仅熟悉了赵本山、宋丹丹、赵丽蓉、巩汉林等著名演员,也让很多人在戏曲之外,有机会接触到话剧;另一方面也指游客在较远距离、大量的人群中看戏,如在中小城市、乡镇的庙会、集会上,或者一些大型主题公园、游乐园(如迪斯尼乐园,早期的上海大世界等)里,人们大多带着一种看风景的心情来看戏,所看之戏大多是一些热闹的经典片段或众人熟知的折子戏。
当观众在家里通过电视台的戏剧戏曲频道,或通过视频网站来观看戏剧节目时,他们的注意力相对来说比较专注,而且有较大的自主权。他们可以一边看,一边评价。如果喜欢,他们还可以暂停、回看,和家人、同伴一起议论和点评。如果不喜欢,则可以马上换台,或点击其他的戏剧节目。
这种“溪”上的戏剧欣赏,就像看一些“飞越中国”“飞越欧洲”的景观电影,从空中飞掠过,一下可以看到很多风景,可以接触到很多的戏剧类型和作品,在数量上有优势,但不足之处是浮光掠影,很难留下较深的印象,更难以深入地思考。
(二)“溪”边的戏剧欣赏
这种方式是指观众在相对专业的剧场,或者比较安静的环境中,近距离地、专注地欣赏一个完整的戏剧,无论是传统的戏曲,还是现代的话剧、舞剧或音乐剧等。在这种戏剧欣赏方式中,演员是观众的替身,他们有塑造人物、表演故事的能力。他们化身为角色,跳入戏剧情节的“溪流”之中,将角色所遭遇的情境所发生的命运变化演给观众看。观众近距离地欣赏演员的表演,被剧中的情节和演员在角色中的情感所感染和打动。正如站在水边观看龙舟赛、游泳比赛一样,浑身很容易被打湿,情绪很容易被现场气氛点燃,变得激动不已。这是目前大多数艺术类戏剧的欣赏方式,观众就站在戏剧事件和情节“溪流”边,尽管也会被深深感动、被“打湿”,但他们始终站在岸边,保持着安全的距离,看着剧中人彼此间如何冲突,主人公如何抗争、前行,直到最后的结局,从中领悟作者的意图、获得某些启发。
西方哲学家、戏剧家历来非常重视戏剧的情感力量和教育功能。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所摹仿的行动,不但要完整,而且要能引起怜悯与恐惧之情”。[1]31观众在欣赏悲剧时会经历强烈的情绪体验,经历了怜悯与恐惧的情绪后,他们会获得净化和陶冶(Cathasis),当他们回到现实生活中时,会更趋于平静和适度,对社会规范、行为准则更易于接受。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道:“演戏,不论过去或是现在,都像是一面镜子,用它来反映人生,显示出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显示出时代和社会的形象和印记。”马丁·艾思林也指出:“戏剧不仅为它的观众提供高度精神境界的集体体验,并且实实在在地教导他们……因此,一切戏剧活动都是政治活动:它或是重申或是强调某个社会的行为准则。”[2]22
我国元代的戏曲理论家夏庭芝在专著《青楼集》序文里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戏曲“厚人伦,美风化”的教育功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一部部戏曲作品寓教于乐,且通俗易懂。人们在这种“溪”边的戏剧欣赏中,一边获得心灵的感动和审美的享受,一边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承了文化中那些主流的价值理念和意义。
(三)“溪”中的戏剧体验
当代戏剧的发展越来越强调观众的亲身体验,尤其是源自英国的“浸没式戏剧”(Immersive Theatre),打破了传统的演员在台上、观众坐台下的观演方式,演员根据剧情的要求在空间中移动,观众追随着演员、进入到戏剧中,彼此有了更多的交流与互动,而且,观剧的视角也变得多元而丰富,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体验。美国人类表演学创始人、著名导演理查·谢克纳所提出的“环境戏剧”(Environmental Theatre)也是特别强调观众的参与、互动和体验。他的戏剧有大量的观众参与,常常打破了演员所演的角色和观众之间的界限,甚至突破了虚拟戏剧与真实世界之间的界限,例如把一场先锋戏剧的欣赏变成反对越战的游行。
20世纪80年代末,在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英语国家,戏剧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们开始使用“应用戏剧”(Applied Theatre)这个概念,来涵盖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影响社会多个领域、针对特定的人群所开展的戏剧实践活动。2003年,应用戏剧领域的专业杂志《应用戏剧研究者》前主编、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约翰·奥图教授(John O’tool)把应用戏剧定义为:“通常在传统的剧场之外,运用互动的方法,在特定的环境下,为了特定的目的和观众所做的戏剧和剧场演出。”[注]出自约翰·奥图于2006年7月在香港举办的工作坊的授课。。他把应用戏剧分成四大类(服务于个体、社群、教育和企业),涵盖了有几十种应用戏剧类型,它们尽管彼此有所不同,但核心是一致的,就是要尽可能地让观众跳进戏剧的“溪流”里,成为“观演者”(Spect-actor)。纽约大学教育戏剧系前主任菲利普·泰勒教授(Philip Taylor)说:“应用戏剧的核心在于它让观众成为 ‘观演者’的能力——在其中,观演者们能够清醒地、仔细地反省,理解自己和他人行动,并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观众不仅仅体验,他们还需要积极地反思和评论自己的体验的本质。”[4]
应用戏剧里和专业戏剧最接近、但又最强调“溪”中戏剧体验的是英国的教育戏剧,尤其是以英国戏剧家邦德剧本为基础,英国大伯明翰教育剧团(Big Brum)推出的一系列“教育剧场”(Theatre in Education)。邦德的戏剧让人们直面严峻的社会问题或困境,他们把观众推入戏剧的情境和情节的“溪流”之中,让他们不是一般的与角色互动,而是进入到特定的角色,以角色的身份在剧中行动,被迫面对剧中的矛盾和冲突,获得真实的、深切的体验,从而激发出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更好地理解人性,理解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戴维斯说:“戏剧对年轻人最有用的方面,是能将他们放置在一个境遇之中,在那里他们面对选择,并且做出选择,让他们有机会使自己更富有人性。……戏剧让孩子们尝试他们生活的不同境遇,允许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尝试他们的想法和行为。”[5]
三、“三式并举”的中国特色戏剧教育
戏剧教育,与音乐、舞蹈、视觉艺术的教育相比,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让人直接模仿不同的社会角色、场景,呈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再现一个事件的全部过程,把人物的行动、冲突、困境和命运,鲜活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激发情感的共鸣,引发理性的思考,让人们感悟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在当代的各种教育戏剧或应用戏剧之中,人们还可以进入到与现实相关的各种情境中,进入到不同的角色中,尝试多种视角来看问题,训练自己在现实中的行动,提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英国教育戏剧先驱盖文·伯顿(Gavin Bolton)认为,在学校开展戏剧教育,有三个方面的价值:“ 1)帮助学生理解他自身以及他生活的世界;2)帮助学生探索如何来适应他生活的世界;3)帮助学生通过戏剧的媒介来获得满足。”[6]
目前,我国对于美育、艺术教育越来越重视,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其中最重要的是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艺术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这份文件前所未有地肯定了戏剧在艺术教育中的地位。现在,全国多地都在开展戏剧教育师资力量的培训,北京、上海等地在组织编写相关戏剧教材,一些中小学开始有了自己的专职戏剧教师,更多的学校则是采用外聘教师的方式,引入戏剧院校毕业的校友或在读的本科生、研究生,为本校学生在拓展课、课外活动中开设戏剧课程;同时,还有许多民营的校外教育机构在设计开发戏剧课程,通过政府采购的渠道进入到中小学校。可以说,戏剧教育的春天已经来到了。
笔者认为,始于“溪”上、乐在“溪”边、成于“溪”中,可能是未来中小学戏剧教育的一条必经之路。“三式并举”,发挥各有优势,或许能够开拓出有中国特色的戏剧教育之路。
(一)始于“溪”上
学校里“溪”上的戏剧教育,是艺术教师或戏剧老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们欣赏经典戏剧的精彩片段,可以用剧本朗读的方式,带领学生们演播和分析剧本,同时,观摩和欣赏配套的演出视频。面对我国众多的人口、成千上万的中小学生,以及沉重的学业负担、宝贵的学校课时,戏剧教育要像音乐、美术那样做到全覆盖,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看到戏剧作品,在初级阶段,最经济可行的方式还是这种“溪”上的戏剧教育。
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校还没有戏剧老师,最有可能把戏剧带给学生的是音乐教师。如上海地区八年级之后的音乐、美术教育被整合在一起,称之为综合艺术课程。这门课的教材中就开设专门的戏剧单元。音乐教师们,尽管出身于音乐专业,对戏剧的了解不多,但经过在职的培训和自学,一些教师逐渐理解戏剧艺术的特色,能够在课上带领学生欣赏和分析一些戏剧的精彩片段,为学生打开观看戏剧风景的一扇窗。因为课时很有限,这种“溪”上的戏剧教育所选取的戏剧作品不仅要考虑其经典性、教育性,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作品要有趣、又有意义,戏剧的情节能吸引人,演员的表演要生动,不能过于沉重或沉闷。看完后,老师们可以带领学生针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讨论,让他们有所启发和收获,引发进一步了解戏剧、学习戏剧的兴趣和愿望。
推动“溪上”的戏剧教育,关键是师资培训,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戏剧专业院校,以及戏剧院团或社会上的戏剧教育机构应该利用各种渠道或资源,开设戏剧艺术欣赏和戏剧教育的培训班,让中小学的音乐老师或人文社科类的老师能够掌握戏剧的基本知识、理解和欣赏戏剧的基本方法,获得带领学生欣赏戏剧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剧中的思想和情感,让学生们对戏剧艺术的特色和风格有所感悟。
(二)乐在“溪”边
要让学生乐于接受戏剧、真正喜欢戏剧,仅靠“溪上”的戏剧肯定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溪边”的戏剧教育。
校园中的戏剧教育,应该和所在城市的各种戏剧或戏曲演出活动结合在一起。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到专业的剧场,去看完整的戏剧演出,或者请专业的剧团到学校来演出一个完整的作品。如果当地有重要的戏剧或戏曲节庆活动,那更应该组织学生们去现场观摩。当学生们有机会亲自来到“溪边”,近距离被剧中演员们饱含情感的现场表演所感动,被戏剧作品曲折的情节“溪流”溅起的水花所“打湿”,他们才能获得更直接的体验、更深的感动。
在国家教委“戏剧戏曲进校园”的倡议和推动下,现在,很多剧团都有自己的教育部门,戏剧、戏曲界的名家名角也会到大、中、小学校去开展戏剧教育活动,一边讲、一边演,打开欣赏戏剧作品的门道,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戏剧、戏曲作品的魅力;还有的学校常年聘请剧团的专业演员、戏剧院校的老师或校友,作为学校的驻校艺术家,让孩子经常有机会在专业人士的带领下,近距离欣赏各种经典作品,这些都是很好的“溪边”的戏剧教育。
(三)成于“溪”中
英国戏剧家邦德以及戴维斯等人都主张“溪”中的戏剧,是要把学生推入情节的“溪流”之中,进入到戏剧的情境、场景、角色和事件之中,获得直接而充分的情绪体验,帮助孩子们打开想象力,突破惯性的思维,深入理解戏剧的意义,将自己的生命和世界的责任联系起来。对这些观念,笔者是赞同和认可的。同时,英国同行们具体实施的教育剧场,也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只是在中国目前的环境和基础上,过于强调反思性的教育剧场还有些曲高和寡,不容易推广,因为这种“溪”中的戏剧教育无论对创作者、引导者,还是剧场的观众、参与者都有较高的要求,他们需要有丰富的戏剧经验,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可以说,这种教育剧场是英国深厚的戏剧土壤和思想传统里产生出来的一枝美丽花朵,在中国特色的土壤里,可以作为一种实验品,在某些有成熟条件的小范围环境里,进行培植和改良,以适应中国的观众或孩子。这种戏剧要想在中国普遍推广,还为时尚早。
其实,正如前文所说,大量的应用戏剧其实都是“溪”中的戏剧教育,它们都注重观众跳入戏剧之中,化身为角色,注重戏剧的参与和体验,在戏剧中增强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增强改变自身命运、改造现实社会的能力。
四、“溪”中戏剧教育的种类
“溪”中的戏剧教育,还可以从更大的范围来理解。那些能够让老师与孩子们行动起来,亲自参与到戏剧的编创、导演或表演之中,享受到戏剧创造和演出的欢乐并从中获得启发和教育的,其实都是“溪”中的戏剧教育。“溪”上或“溪”边的戏剧课程,大多属于戏剧欣赏课,它的优点是能在较短时间内覆盖大量的学生,让他们获得初步的印象,知道戏剧是什么样子。而要真正充分发挥戏剧的教育效果,对学生的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和人格成长产生影响,还必须开展“溪”中的戏剧教育。从目前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城市的实践情况来看,这种戏剧教育开展的方式包括以下这些:
(一)示范剧
上海戏剧学院开创的教育示范剧,是一种可推广、可普及,中小学师生们容易上手、沉浸其中的“溪”中戏剧。它与音乐教育类似,师生们按照戏剧专业人士的演出样本,从模仿开始,学习如何塑造一个人物、排演一个戏剧,从而获得切身的戏剧体验,与戏剧艺术有了亲密接触。
上海市教委综合艺术教研基地的负责人、上海戏剧学院的孙惠柱教授最早提出教育示范剧的思路和方法,并组织上戏师生不断研发和实践。他认为,在高度结构化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戏剧是最难教的艺术门类。所以,要借助专业力量来编创和演出教育示范剧,让中小学老师和学生可模仿、可学习、可演出,然后,他们自己再去改编或原创。模仿是中小学艺术教学的主要方式,音乐课、美术课都是如此。音乐课里有很多声乐或器乐练习曲,供学生欣赏和模仿;教育示范剧就是戏剧课上的“练习曲”,通过培训先让老师们学会,然后,老师回到学校再带领学生学演教育示范剧,获得对戏剧的切身体验。
正如音乐课上所使用的作品,都是由音乐家所创作,目前,教育示范剧也主要由上戏的专业人士编创和制作,每个作品基本在20分钟左右,台词是押韵的,动作也有一定的程式,易于中小学师生的背诵和表演。老师们经过一周(30个小时)左右的师资培训,基本能掌握一个示范剧的形式和内容,然后回到学校教给孩子们。这种通过集体模仿来学习戏剧的教育示范剧方法,因为有演出视频作为教学范本、有剧本教材,还有教法培训,因此,有大规模推广的可能。
目前,上戏创作的教育示范剧已有几个系列,包括经典名著系列《悲惨世界》《老人与海》等,以及中学课文系列,如鲁迅作品《故乡》等。2018年1月,综合艺术教研基地出版了《教育示范剧:基训·剧本·表演》一书,这是指导中小学教师掌握导演教育示范剧的导演工作手册以及学生用书。该书收录了《悲惨世界》第一折和第三折,以及《老人与海》的剧本,且配有详细的导演解析,辅以图片、图示、视频材料,还包含了道具清单、服装配图等,将专业的戏剧教学与排演过程呈现给中小学老师,让他们有了开展戏剧教育的教材、教学方法。
我国各师范大学或教育学院中几乎没有戏剧教育的专业,艺术类、语言类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也很少有戏剧的课程。如果他们没有机会去参加大学的戏剧社团,等到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在戏剧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就是一片空白。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示范剧的方法,正好可以填补这种空白,手把手地将戏剧教给老师们,让他们有能力带领广大的中国孩子们,跳进戏剧的“溪流”之中玩戏剧、学戏剧,这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
(二)课本剧
在大多数学校,除了音乐老师之外,语文老师也很有可能把戏剧带给学生们。目前,在我国的大中城市里,配合中小学语文课教学的课本剧也比较流行。如果老师能够发动大部分或所有学生参与其中,将每个学期语文教材中那些有人物、有场面、有故事情节的篇目,改编成自导、自演的课本剧,通过表演性的活动来增强对人物处境和心理活动的体验,增强对课文思想和情感的理解,这也是很有价值的“溪”中戏剧课。同时,课本剧把戏剧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开展语言的教学,所以,它也属于教育戏剧的范畴,戏剧的教育功能放在第一位,审美功能放在第二位。
在美国的公立小学中, 2009—2010年期间,尽管只有4%的公立小学开设了戏剧课,但是,约有30%的学校把戏剧作为英语或语言艺术课程的一部分来开展,有46%的学校会在其他课程领域中融合戏剧活动和教育。在英国也是如此,戏剧和英语语言文学的教育密切配合。例如,在英国肯特地区一所公立学校6年级的英语文学课上,老师运用教育戏剧的方法,布置场景,带领学生们跳进角色、进入情节的“溪流”中,以行动和体验的方式学习凯文·克罗斯利-荷兰(Kevin Crossley-Holland) 的作品《绿孩子》(TheGreenChildren),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对全身绿色的孩子在一个陌生国度的遭遇。这堂课不仅关注作品的词汇和语言,更关注作品涉及的、与孩子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如何面对异己、与自己不同的个体?欺负和被欺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如何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下生存?
老师们要开展课本剧或教育戏剧,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接受声音、语言和动作表演的基本训练,增强自己在课文的故事情境和角色中的表演能力,能够带领学生们勇敢地跳入情境和角色中,通过表演性的行动来获得一般讲授型的语言教学无法获得的体验,加深对课文主题、对语言的理解。
同时,他们也还需要参加编导方面的培训,掌握将故事文本转换成场面、情节、行动的能力,知道一个戏剧“起、承、转、合”的基本结构。课本剧,不是对课文内容和情节的照搬,需要在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在不影响文本主旨的情况下,按照戏剧舞台演出的规律进行选择、改编和创造,让课本剧的情节更加合理而又生动,剧中的矛盾、冲突更加集中,人物的行动更加积极、性格更加鲜明,这样,课本剧可能会更好看、更受学生们的欢迎。
(三)校园剧
示范剧、课本剧,因为有样本、有文本,在戏剧专业人士的协助下,学校里的戏剧活动无疑是可以开展起来了。不过,这两种“溪”中的戏剧活动,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中小学师生们所熟悉的校园生活、日常生活,他们所关心的一些主题,无法在戏剧中、在校园舞台上呈现出来。因此,戏剧专业人士必须要提供进一步的培训,培养中小学自己的编剧人才,将编剧的关键技术和经验传授给中小学老师们,让他们能够观察、记录、提炼校园所发生的事情,凝聚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积累,创作出真正的校园剧,让广大师生感到熟悉而亲切,又觉得有趣和有所启发。
上海戏剧学院陆军教授主持的“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正是这样一种非常及时和有价值的戏剧编剧培训。陆军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编剧家、编剧学科带头人,他在长期的编剧教学实践与研究中,探索出了一套独特的编剧教学方法,让人可以在戏剧经验完全空白的基础上,通过短期(2周左右)的操作型、高强度的编剧训练,掌握剧本创作的基本要领。为了推动上海市乃至全国中小学戏剧教育的普及,2015年,在上海市教委的专项支持下,他组建团队,成立了上海学生戏剧文本孵化中心,三年来,将近百名上海一线的大中小学教师训练成了业余编剧。他们中已经有不少人开始了自己的校园戏剧的创作,能够观察、记录、提炼校园所发生的事情,或对自己生活的素材进行加工,写成可演出的剧本。这些老师接受培训后,不仅能自己写剧本,而且还会运用自己在戏剧训练中获得的实际操作经验,担任导演或演员,带领学生们将作品在舞台上呈现出来。这类“溪”中的戏剧活动,师生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园剧,可能没有示范剧或专业戏剧那么规范,那么有板有眼,但因为其中的主题、角色、故事、情节来自校园,所以常会让广大师生既感到熟悉和亲切,又会觉得有所感动和启发。
(四)论坛剧
论坛剧的英文是Forum Theatre,论坛(Forum)即众人聚会讨论解释或解决某个问题,论坛剧意味着众人讨论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戏剧的、表演的方式。论坛剧的创始人巴西戏剧家伯奥(August Boal)让戏剧从高台上走下来,重新回到民众中间。观众作为“观演者”(Spect-actor)、参与者,在一些论坛剧专家的训练和协助下,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将自己可能遇到的某些问题发展成论坛剧,可以在不同的角色中跳进、跳出,从而去观察、体验、反思、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目前,论坛剧在世界各地都有应用。它其实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溪”中之戏剧,可被引入到多个社会领域,尤其是中小学校。学生们作为参与者,参与到自己或别人的故事或真实情境之中,透过角色的眼睛来看世界,理解彼此的欲望、需求,增强同理心,尝试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美国纽约有一家非营利机构ENACT,成立至今已有30年,一直在纽约市的中小学开展戏剧教育和戏剧治疗。他们有300多名专职或兼职的戏剧教师,每个学期他们都会和所服务的学校一起确定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和主题,运用机构所研发的评估标准和流程来了解学生目前的状况和需要。ENACT机构的优势在于他们非常熟悉美国中小学生经常会面对的困境、问题,以此为基础,开发了可再现、可操作的情境目录(Scene Index)、案例和剧本。他们的课每周一次,每次45分钟,由2位戏剧老师(演教员)共同授课。根据笔者的访谈和现场观摩,他们运用的方式其实是微缩版的论坛剧。老师们在带学生们做完一些热身活动之后,就会根据教学目标化身为角色,呈现一个情境、演出一个片段,将学生们在生活中、在学校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活生生放在学生面前,引发孩子们的思考之后,更会让他们逐个参与,或分成小组亲自演练,看看如何来改变观念或情绪,扩大行为选项,增强社会技能,尝试解决其中的问题。这些社会技能包括:
自我意识技能:观察和识别情感、命名和理解情感、表达并接纳情感;
自我管理技能: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示尊重、能够控制住冲动、自我调节或转换负面情感;
社会意识技能:共情、合作、妥协和谈判;
关系技能:敏感于他人的长处和短处、建立边界;
决策制定技巧:能根据后果三思而行、能以行动贯彻承诺、对决策和选择负责。
在情境和片段演出结束后,老师们经常会问学生们以下问题:
你感觉如何?(How do you feel? )
你在这种情况下的表现如何?(How do you behave in that situation? )
如何改善行为?(How to improve behavior?)
你还有其他选择吗?(Do you have any other choices? )
论坛剧其实可以也应该和孩子的通识教育、社会教育密切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年龄和发展阶段,不同的内部和外部需求,设置不同的情境和故事,建立情境教育的论坛剧模型,其中有主题、有事件、有人物、有矛盾、有错误、可纠正,让学生们参与其中,通过戏剧性、角色化的行动获得体验和感悟,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观念和行为,帮助他们理解他自身以及他生活的世界,思考如何来适应乃至改变这个世界。论坛剧不仅可以和孩子的社会化教育结合起来,还可以进入职业人士的教育领域,与各行业进行结合,排演出各行业需要的培训类戏剧,模拟和再现关键场景,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问题。
(五)教育剧场(TIE, Theater-in-Education)
英国的教育剧场,可能是“溪”中之戏剧教育的高级形态。它让师生们带着日常的现实生活经验和感受,跳入戏剧“溪流”的最深处,体验和思考人性中、社会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邦德、戴维斯等英国戏剧家、戏剧教育家希望通过戏剧教育、通过教育剧场来帮助孩子们守护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灵魂,这是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即使是在英国,教育戏剧的状况已远不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前景不乐观。所以,戴维斯在2017年北京召开的国际应用戏剧大会上说,戏剧教育的未来可能会是在中国。
五、结语
“溪”上、“溪”边与 “溪”中,这三种戏剧观演和教育的方式,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空中看,边上看,真正起作用,还要自己干”!在戏剧的“溪流”之中,如果有大量的中小学老师和学生能够成为漂友(票友),中国特色的戏剧教育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