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美育复兴的意义及其研究趋向

2019-01-15易晓明

美育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国民美育人工智能

易晓明

(南京师范大学 道德教育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7)

一百多年前,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国民的愚昧空虚,以王国维、蔡元培为代表的文人学者提出了一条美育救国的道路。他们将西方美学思想与中国古代优秀的美育传统相结合,希望通过审美、艺术来净化人的情感心灵,提升人格境界,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改造。尽管这条美育救国的道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理想化的性质,但它开启了中国现代社会的第一次美育启蒙运动,美育塑造人性的价值得以彰显。此后,我国的美育事业经历了多次的沉沉浮浮,其地位和价值始终难以得到正确的认识。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美育迎来了新的春天。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作出重要部署,到2015年9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再到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党和国家对美育的高度重视。这既为学校美育的复兴带来了希望和动力,也为美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我们把这次美育的复兴看作是中国当代社会美育新启蒙运动的开始,那么由于人的发展状况的不同,以及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不同,这次美育启蒙与第一次启蒙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使命。本文将在审视当代社会的特征、发展需求和趋势以及当今国民审美素养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指明当代美育复兴的意义,提出今后美育研究和改革的思考方向。

一、当代美育的时代背景

当代美育所处的是一个完全不同于20世纪初的社会环境。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以及文化和科技等领域的繁荣日新月异。这不仅为当代美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是赋予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了解当代社会所呈现的主要时代特征以及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思考美育的未来走向。

(一)经济审美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使得审美资本的价值日益凸显

从全球来看,经济的审美化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其重要标志就是体验经济的出现。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1970年出版的《未来的冲击》中曾预言“我们正从满足物质需求的制度迅速过渡到创造一种与满足心理需求相联系的经济”,即“体验工业”。[1]1999年美国学者派恩二世(B. Joseph Pine Ⅱ)和吉尔摩(James H. Gilmore)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问世。他们提出:“体验经济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2]如今体验经济的形态已经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购物消费时愿意为一种审美氛围、情感体验买单,商家也竭尽所能为消费者创造这种体验环境,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情感和精神需求。伴随着经济审美化的发展,“审美经济”的概念由此诞生。它首先由德国学者Gernot Bohme在《对审美经济的评论》一文中提出来。他认为审美经济是伴随着现实社会普遍审美化而出现的,经济审美化意味着在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中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加入,那就是“审美劳力”(aesthetic labour)。审美劳力致力于赋予产品、事物以漂亮的外观、光环和氛围,由此商品具有了“展示价值”(staging value),这应是马克思所讲的商品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之外的第三种价值,而且为了提高交换价值,商品必须审美化、展示化。[3]由此可见,审美经济强调美将成为提升产品价值的核心因素。其实我们每个人对此都有着切身的体验。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进行消费时已经不再仅仅考虑它的实用性、质量,而是对它的审美性、新奇性有着更多更高的追求,由此带来产品之间的竞争就不止于质量的竞争更是其审美特质、创意成分之间的竞争,一个审美、艺术元素的加入,一个创意性的设计将赋予产品更高的价值。对于创意产业大家都不陌生,它可以被看作是审美经济时代的重要产业。被誉为“创意经济之父”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中指出“创意产品来源于创意且具有经济价值”[4]4,而“创意经济是由创意产品之间进行的交易”[4]7。他认为创意经济包括15个如软件、研发与设计以及电影与音乐等以创意为工作内容的产业等。各类艺术产业不仅是创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创意经济时代的主要生产要素是创意、文化、知识、信息和科技创新等软性资本。如今,创意经济在全球蓬勃发展。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统计表明,在2003年至2012 年的十年间,创意产品贸易额以8.68%的增幅高速扩张。目前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一些国家增长更快,如美国为14%,英国为12%。[5]

总之,伴随着审美经济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当代经济发展已经从单纯追求GDP增长转向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即经济发展的价值追求越来越不只是为人们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而是更需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情感、审美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审美、艺术、创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密,这也就意味审美资本价值的凸显。审美资本即那些能推动社会财富增长,实现经济有效转型的具有审美特征和元素的资本形态。它不仅具备作为产品、产业的物化形态,而且更以良好的社会审美文化以及劳动者的审美素养等构成无形氛围和精神力量。可以说,作为无形资本的社会审美文化以及个体审美素养是更为直接的促进审美经济发展、实现社会转型的核心因素。所以作为经济发展主体的劳动者的审美艺术素养将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二)多元文化的共生发展使得视觉文化素养以及文化自信培养日益迫切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等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文化表现出不同类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多元共生的状态。从文化的表征和传播方式来看,以语言文字为主的传统印刷文化与以图像、影像为承载的视觉文化共存,而且后者越来越主导着我们生活环境。视觉文化的潮流一方面为人们呈现了一个五光十色、变动不居的世界,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视听触等各种身体感官,激发了人们无限的冲动与欲求,将人们从传统的审美静观卷入到马不停蹄的审美参与。但另一方面,过度密集的刺激,又让当代人缺乏喘息的机会,一味追逐可能恰恰钝化了人的想象、理解、反思和批判的意识和能力,人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动接受着各种视觉图像、影像所暗含的正向或负向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这反映了当代人“视觉性”,即对视觉文化的理解能力的薄弱。视觉图像、影像为人们观看提供了许多方便,但“却没有人能够保证观众在视觉图像领域已经充分受教,能正确地解读越来越复杂的讯息”[6]。目前人们所接触的大量视觉文化与他们对这些文化的解读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所以美国视觉文化研究的先锋米尔佐夫指出:“在当代文化里,视觉经验的积累和符号分析之间的差距,需要把视觉文化教育作为一个学科研究领域。”[7]可见,人们的视觉性培养在当代显得尤为迫切。此外,经济、科技等的发展还带来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审美、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彼此渗透,而且高雅精致文化与流行大众文化之间的距离也逐渐被缩小。雅俗文化、主流与非主流文化共生共荣。当然由于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当代的文化也呈现出了消费化、媚俗化的倾向,所以如何创造具有精神引领价值的当代文化,提高国民的审美文化趣味以及审美理解能力是我们必须回应的问题。

全球化的进程推动了世界各国之间更加紧密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其中各国、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传播与互渗也愈加频繁与深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国外的各种生活方式、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已经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尤其对广大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一方面打开了人们的国际视野,让大家看到了多元文化世界的精彩,使他们的文化体验得以丰富。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以往对自身优秀文化传统保护和传承不够,而国外文化又常常得到各种媒体的过度和片面宣扬,其结果是我国很多年轻人对国外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报以极大的热情甚至一味地盲目崇拜,却对我们民族、我国的文化传统知之甚少。其实,世界多元文化的繁荣,依赖的正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自身文化的不断继承、发扬与创新,所以当今我们不仅要对外来文化具有开放宽容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学习和了解自身的文化,形成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因此,如何培养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应该成为当前各级各类教育需要承担的使命。那么美育在其中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值得我们思考。

(三)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人的情感、想象和创造力发展日益重要

当代的科技发展就如同高速运行的列车,将人类载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突飞猛进的新时代。网络技术已经让我们的生活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人工智能时代正加速而来。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机器学习的研究阶段。因为在20世纪末,人类发现自己已经淹没在各种数据的汪洋大海之中,迫切需要有自动进行数据分析的技术——机器学习。正是由于人工智能领域内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技术所取得的巨大进展,才使得大数据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如今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已经在金融、医疗、法律、军事等领域得以运用,这不仅解放了人的脑力和体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问题解决的效率和精确度。对于大众来说,我们已经能从AlphaGo战胜人类棋手、语音和图像识别技术、Google无人自动驾驶、无人物流机、人类历史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女机器人——索菲亚等人工智能运用实例中感受到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也已经意识到它将会使我们未来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甚至影响到我们整个世界观和价值观。今天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态度是喜忧参半,有对其强大力量的惊喜和赞叹,也有对其将来可能威胁人类的担忧和恐惧。也许我们今天还无法断定人工智能是否一定会发展到人类所不可控制的地步,但是面对它的快速发展,我们一定会迎来更加便利和快捷的生活条件与环境,很多重复性的、可以程序化的人类劳动必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人类将在更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工作中发挥作用,将拥有更多时间去享受生活和思考诸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等人生终极问题。如何让有限的生命变得更加美好和更有价值对于未来的我们将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面对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教育领域也正予以积极的回应。各种关于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图景的思考和构想应运而生。比如有学者提出“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学习任何内容的泛在教育正在兴起,网络就是校园,移动终端就是课堂,能者即为教师,教育正被重新定义”,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教育将携手而来,我们需要以一种变革的姿态迎接教育的明天。[8]那么明天的教育将如何变革?我们不仅要积极利用网络技术、人工智能为教育提供新的技术和手段,创造无边界、多选择、跨文化、高互动、个性化等新的教育形态,而且我们可能更应该积极思考未来人需要具备何种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生活,从而重新定位教育的目标,变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人工智能的本质或核心其实就是基于大数据的计算,它超强的计算能力以及信息的存储与记忆能力是人类所无法比拟的,它未来完全可以完成人类很多复杂的活动,甚至目前也有人工智能涉入人类的人文艺术创造领域,但是机器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做,在做什么,它只是按着不同的程序一步步计算出结果,同样结果对于它也没有任何意义。即便我们现在看到有机器人作诗,那也只是文字的堆砌和组合,机器人无法体会诗人的感物抒怀,也不可能创作出具有审美意境的诗作。而人工智能的局限性或弱点恰恰是人的独特性和价值所在。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确,人在未来的许多事情上很可能还要继续输给机器,将可能有越来越多的工作要让机器‘代劳’或者说‘外包’给机器,甚至到最后人剩下的东西不多了,但这最后剩下的却恰好正是最能标志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别的东西,是人之为人最特殊,也最重要的东西,这也就是人的意识,包含了理性、感情和意志的精神意识”[9]。当然这其中更包含了机器所没有的灵感、想象和创造力。所以面对不可阻挡的人工智能潮流,我们的教育是否更应该思考如何发展人的这些独特性!只有这样,人类在未来才不至于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而是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以丰富人的情感、想象和创造力,促进人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为旨归的美育在当代及未来有着更为重要的价值?

二、国民审美素养的现状和问题

从时代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国民的审美、艺术素养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文化甚至政治影响力的标志,它不仅是当今以及未来国际竞争中的软实力,而且可能更是未来人工智能所不能取代的人的独特性和优势所在。正如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曾感叹:论勤奋你不及蜜蜂,论敏捷你更像一个蠕虫,论智慧你又低于高级的生物,可是人类啊!你却独占艺术!

那么当代我国国民审美、艺术素养究竟如何,能否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呢?近年,我们在全国开展了国民审美素养现状的抽样调查研究[10]。审美素养是先天的审美倾向以及后天的文化学习不断融合生长的结果,是指人在不断地审美实践、文化学习中所形成的审美观念以及审美感受和创造能力。由此,构成了审美素养调查问卷的三大维度,即审美观念、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审美观念维度中又分为了美与艺术的本质观、价值观、美丑判断标准这三个小维度。在审美感受维度我们既考察国民对自然、艺术美的感受和欣赏,也考察国民在居家、饮食、穿着等日常生活中对美的感受体验。在审美创造维度,则着重考察国民艺术创造能力和国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创造这两个维度。通过对5569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国民审美素养尚未达到较好水平。全体样本的审美素养总均分为140.81,高于问卷设定的平均分126分,但低于问卷设定的较好分168分,P值均小于0.01,说明样本国民的总体审美素养水平略高于中等,但没有达到较好水平。

各国民群体的审美素养差异显著。从性别角度看,女性审美素养水平要高于男性。从年龄来看,20岁至29岁国民群体整体审美素养水平最高,19岁及以下、30岁至39岁水平稍有下降但分数仍较高,40岁至59岁国民次之,60岁以上国民审美素养得分最低。从学历层次来看,高学历层次国民的审美素养要好于低学历层次国民的审美素养。从家庭年收入来看,收入在3万元及以下的国民审美素养分数最低,明显低于其他收入水平的国民,收入在3万至6万元的国民审美素养水平明显低于收入在6万元以上的国民,收入在6万元以上的国民审美素养分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从职业群体来看,农民群体审美素养水平最低,无业或者半失业者、个体工商户、工人以及未填写具体工作者审美素养水平普遍较低,国家公务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审美素养普遍较高。

国民在审美素养的观念和行为层面存在差距。通过对国民审美素养中审美观念、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三个维度的比较分析可知,国民在审美观念层面得分最高,审美创造分数最低。调查发现,国民能够认识到审美、艺术对于个体与社会的发展价值,比如65%的国民赞同“没有美的生活是暗淡的”,62%的国民赞同“有着繁荣艺术与文化环境的地区能够激发人的创新意识,产生创意产品,并带来整体经济增长”,同时国民对美和艺术的本质也有基本正确的认识。但是国民在审美感受和创造方面只略高于中等水平,还缺乏积极感受和创造美的态度和能力。就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两个维度比较来看,国民在审美感受方面相对较好,他们能够留意周围环境和事物的美,能够感受自然和艺术的美。但在生活美、艺术美的创造方面还有待提高,尤其是艺术的创作和表达能力较低,均分仅为2.8358分,明显低于问卷设定的中等水平。

国民的艺术素养欠缺。艺术素养是指人们在艺术认知、欣赏与创作表现等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它是超越艺术技能的概念,更突出一个人由于追求艺术怡情养性、表达交流等内在价值而表现出的对艺术的持久热爱和参与。艺术素养是人的审美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人审美素养高低的重要维度。我们从国民的艺术认知、艺术参与度、艺术兴趣、艺术欣赏、创作表达能力方面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艺术素养的总均分为2.8714,根据单样本T检验可知,国民艺术素养平均数明显低于问卷设定的均分3分,p值小于0.01,同时该平均数也明显低于审美素养其他维度平均分。可见国民的艺术素养较低。比如“在过去一年中,您听音乐会或参观艺术展或看演出的总次数”,36.2%的国民选择0次,48.1%选择1至3次。“你对待艺术的态度”,53.4%的国民表示不太了解,但有兴趣去接触欣赏它们,4.1%的国民认为艺术可有可无,5.7%的国民对艺术不了解,也没有兴趣了解。有47.1%的国民缺乏艺术爱好,并且不经常从事艺术活动。在经常从事艺术活动的国民中,几乎一半的国民集中在唱歌,其他艺术形式相对较少,艺术活动的种类还不够多元。国民艺术素养较低这一调查结果与我们之前关于大学生艺术素养现状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我们主要从学生的艺术兴趣、艺术知识、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能力四个方面了解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平。结果显示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下。其中,大学生的艺术兴趣和艺术欣赏水平略好,而艺术知识的掌握和艺术表现能力明显低于中等水平。[11]这说明作为文化水平较高阶层的代表,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平也不容乐观,由此可见,整体国民的艺术素养亟待提高。

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辅以观察和访谈,我们明显地感受到目前我国国民的审美素养表现为二元落差的特征。第一,浅层审美经验与深层审美经验之间的落差,即国民对美的形式、意象背后意义和精神追求的缺失,表现为感官的快感压倒了心灵自由的愉悦。第二,审美需要和审美创造能力之间的落差。国民有审美的需要,但缺乏审美的想象和创意,以及将创意通过艺术化的手段表达和制作出来的能力,这既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审美创造上,也表现在艺术创作和表达上。第三,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生活态度的审美化之间的落差。随着物质的丰腴,国民的日常审美需求高涨了,审美意识提高了,而且艺术也逐渐成为一些国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很多国民的生活状态却是匆忙、焦虑的,远没有达到一种审美化的生活态度。画家、美学家蒋勋说得好,“美应该是一种生命的从容,美应该是生命中的一种悠闲,美应该是生命的一种豁达。如果处在焦虑、不安全的状况,美大概很难存在”。在他看来审美不一定是要听音乐会、看画展,在日常衣食住行中拥有一种身心统一的、自由的心境就是审美。所以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就是一个人审美素养的体现。

总之,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我国国民审美、艺术素养水平还有待大幅度提高。难怪著名画家吴冠中发出这样的感慨:“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可以说,我国国民想象力、创造力的薄弱,艺术素养的偏低已经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比如目前我国创意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创意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从事创意产业的人数以及创意产品的创新性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所以提高国民的审美素养迫在眉睫。

三、当前美育研究和改革需要思考的主题

对于时代特征和发展需要以及国民审美素养现状的分析,不仅凸显了美育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而且更是为当前乃至今后美育的研究和改革提出了思考的方向。

首先,对于美育的本质和价值问题的思考仍然是美育研究中的重要话题。长期以来,美育的现实地位并不高,常常被边缘化、被异化。这既有唯知识的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也有人们对美育本质和价值理解不清或认识偏差的原因,致使美育被窄化为艺术教育、艺术教育被降格为艺术技法教育。所以今天我们需要进一步澄清美育的本质是什么,它与艺术教育的关系。另外更加需要从对美育本质的思考,联系当今社会特征和时代发展需要,阐释美育的当代价值。只有在观念层面澄清,才有可能真正在实践中落实美育,并且在正确的轨道上实施美育。

其次,思考当代美育的目标定位。不同时代的美育在目标定位上有不同的侧重点,当代美育目标该如何定位呢?我们认为亟待提高的国民审美素养与时代发展需要之间的巨大落差是当前美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促进国民以艺术素养为核心的审美素养发展应该是当前我国美育的基本目标。艺术素养是审美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核心表现,它是超越艺术技能的概念,更突出一个人由于追求艺术怡情养性、表达交流等内在价值而表现出的对艺术的持久热爱和参与,它是艺术能力与人文精神的整合。当今美育更需要关注受教育者情感、想象力的激发和丰富,促进他们形成独特的想法,培养他们通过一定的媒材将创意、想法表达和创造出来的能力。在艺术欣赏、创作和表现能力提高的同时,引导受教育者形成通过艺术创意和艺术活动参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随着国民艺术素养的形成和提高,这种素养也会迁移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会促进他们对生活美、自然美的感悟和创造,从而整体审美素养得以发展和提升。

第三,关注美育与社会的关系,探讨美育的社会功能。长期以来,美育研究比较关注个体的审美和人文精神的成长。如今随着审美、艺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我们还需要站在社会发展的立场思考美育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这也是世界艺术教育关注的话题,比如世界艺术教育协会2018年研讨会的主题就是“社会融入的艺术教育”。因此,关于这个主题,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一些论题:如审美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加大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研究,探索中小学设计教育有效开展的路径;随着审美、艺术在文化表达、保存和传播方面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各国艺术课程也越来越强调将艺术作为文化来传授,积极发挥艺术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通过艺术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尤其要积极探索中华独特的审美、艺术文化传承与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另外,随着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大众文化的繁荣,美育也需要去关注当代的审美文化现象、特征和问题,提出美育的对策。除此之外,美育在促进社会变革,实现民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这也是近些年来世界艺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比如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世界第二届艺术教育大会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艺术教育如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年全美艺术教育协会的年会主题就是艺术教育如何在促进社会的民主化、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近年在西方兴起和发展的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就特别强调作为视觉文化的艺术背后的政治意味,希望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批判性解读社会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环境问题是困扰当代人的一个重要社会议题,环境美学、生态美学正是从美学的视角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些研究也将促进生态美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总之,伴随着社会发展,一些与时代紧密关联的话题应该纳入当代美育研究的视野。

第四,美育与科技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国际热点。因为当今世界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所以这个主题在社会诸多维度中特别凸显,成为很多学科研究的焦点。在美育领域中,对此话题的研究主要应关注这几个方面:其一是科技的发展将促使美育教学模式和手段发生什么样的变革,比如对于互联网时代美育图景的思考,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课堂变革等。其二,随着科学与美、艺术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审美、艺术活动的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这必然促使我们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美育实施路径和方法。其三,针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美育的人文价值研究将会越来越凸显。审美、艺术与人的想象力、创造力、情感和精神关系的研究将进一步推进,这也将促使我们反思和变革美育、艺术教育目标、内容和教学等。

第五,美学研究的当代转向、艺术的当代发展需要美育和艺术教育做出积极的回应。在这方面,目前美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还显得相对滞后。美学、艺术学是美育和艺术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它们对于美、审美、艺术、美与艺术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会直接影响我们对美育的定位。同样以艺术作为重要载体的艺术教育如果不关注当代艺术的发展变化,就仍会以一种陈旧的艺术观去进行教学。所以美育和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必须与当代美学研究、当代艺术的发展并行前进。其实,当今美学已经从对美、审美、艺术的本质论研究发展到对日常生活审美、身体审美、艺术审美、自然生态审美等诸多人类审美活动现象的研究。而且作为“美的哲学”的传统美学观也已经受到冲击,当代艺术并非是一种“美的艺术”,艺术与美并不有着必然的联系,审丑在美学中的应有地位逐渐恢复。另外,当年黑格尔所提出的艺术走向哲学的消亡论,以及在此基础上丹托的“艺术终结”的观点似乎越来越成为现实,艺术创作越来越向观念靠拢,对于作品的理解也越来越强调它的历史和文化语境。这些美学观、艺术观的变化应该引起我们对目前美育和艺术教育的批判性思考,比如局限于艺术教育的美育是否应该拓展到生活美育的范畴,由此美育的课程形态是否应该更加丰富;比如我们是否还只是以美作为唯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的作品等等。另外当代艺术创作越来越多元化、综合化,科技也不断催生出新的艺术门类,比如媒体艺术,这就需要艺术教育的内容得以拓展,艺术教育走向综合发展。

时代的发展总是需要教育做出积极的回应。如何迎接当代的变化和挑战,培养具有良好的审美和艺术素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公民成为今天世界各国美育、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

猜你喜欢

国民美育人工智能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一直难忘
高地
"国民健康监测"专栏导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