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翡翠项链”是合肥园林的名片

2019-01-15

安徽园林 2018年4期
关键词:环城巢湖翡翠

园林作为人造自然,户外环境空间的营造,追求的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改革开放之初,合肥市曾在八十年代中期,结合旧城改造掀起环城公园建设热潮,并以带串块连结起老城四角的公园与绿地,被喻为城市中的“翡翠项链”。“翡翠”为东方瑰宝中一种玉石,合肥借鉴享誉世界的美国波士顿“宝石项链”公园系统誉之,与国际接轨并形成全国园林界的共识,成为合肥园林一张靓丽的明片。

一、世纪之交合肥园林被列入生态城市模式

合肥市以“翡翠项链”为内环,结合风扇型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在世纪之交被作为经典案例,收入国家高中地理教课书“生态城市——21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一文。文中阐述:“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下……在城市这个特定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城市绿地尤显重要。城市绿地系统并无定式。有人提出比较理想化的模式——‘环状+楔形’城市绿地系统”明确是合肥,指出“合肥市环城公园是我国目前优秀的城市绿地系统之一。它宛如一条丝带,连接着城市内逍遥津、包河、稻香楼及杏花村等几块块状绿地。初步形成具有园林风貌和综合游览功能的一系列开敞式公园。这种开敞式布局打破了一般公园被围墙禁锢的常规,很好地发挥了地势起伏、水面开阔,宜于接近的优势。环城公园全面铺开的绿将东南风引入市区,利于形成舒适的环境,真正收到了效果。”这里仅举合肥一例,无疑是对上世纪合肥园林的充分肯定。难怪呼!合肥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成为内陆城市园林建设的代表,与首都北京和沿海开放城市珠海,一同被命名为首批三个国家园林城市,走在全国的前列。

本刊主编接受中国园林博物馆的访谈

二、“翡翠项链”体现了新时代园林发展的理念

合肥作为一座古老而新型的城市,根据1982年国务院批准的首个城市总体规划,改革开放之初在我国首创“环状+楔形”园林绿地系统。依据城市向东、北、西南发展三个工业区的特点,利用蜀山湖和大蜀山自然风景形成西郊风景区,以及沿南淝河至巢湖低洼地带的农田林网和东北角丘陵地带的片林,构成三大片绿色扇翼楔入城市。而老城区作为“风扇”的轴心,利用护城河水系、城墙基形成的绿化带和起伏的地形、“三国故地、包拯家乡”的历史人文和张辽威震逍遥津的遗址,建设敞开式的以环带块的环城公园。以其:“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突出植物造景、生态效益显著”获得国家建设部1986年度唯一“优秀设计、优质工程”一等奖。环城公园也因连接城四角的公园绿地,若同项链上镶嵌着多颗翡翠熠熠生辉,让公园景物呈现街头,与城市道路绿化与街头游园旋接,使绿色辐射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城市作为一个大公园规划和建设,形成城园交融和生态、文化、审美、游憩、防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城园相融、园城一体”城市风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城市发展之路。

当前,面对新时代、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年初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提出公园城市,要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特别是在今春参加首都植树时,更进一步要求:“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可见公园城市的内涵,既体观了“生态文明”和“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又体现了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和路径急需转变。从规模扩张、经济增长为主,向以人为本、五位一体,品质提升和结构优化的方向转变,并与生态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而合肥环城公园建设的初心正是为合肥市人民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服务。因此,今天重提“翡翠项链”正是弘扬合肥园林传统特色,符合新时代把城市作为一个大公园进行规划建设和维护的要求。

三、愿打造更大的“翡翠项链”时代特色

进入新世纪,合肥市围绕国务院批复的第二轮《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提出的城市空间布局“141”结构,使城市从单一中心发展为多中心。因此,合肥城乡绿化进入新一轮大发展期,特别是2005年下半年开展的“大拆违”活动,要求与绿化无缝对接,对城市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1年,随着国务院批准的区划调整,合肥市新增巢湖和庐江两县,面积从7,776平方公里扩大到11,433平方公里;城市从濒临巢湖发展到环抱整个巢湖。因此,禀赋这独特的地域资源、历史人文和特色优势,以及未来的城市形象,在141空间格局基础上,又编制了《合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环巢湖生态保护及旅游发展规划》,提出新的“1331”城市空间格局。2016年,经国务院批复的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使上述规划得到进一步明确。其中2014至2020年《合肥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明确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布局为:既能传承“环城公园形成的环状和绿揳嵌入”的经典模式,又能结合合肥市市区不断扩大的用地布局,“环状+楔形”城市绿地系统依然是合肥主要模式。环巢湖绿化带实际上是一个更大的项链,它串起环湖12个特色乡镇和10个湿地公园,以及历史人文,客观上将形成合肥新的更大“翡翠项链”。它与老城区“翡翠项链”正好处于合肥母亲河的南淝河上下游,使南淝河景观带突显出合肥生态与绿地系统的环境特色和“乡愁”的体现。尤其,在合肥西郊正在开挖的江淮运河,将从西部连接起巢湖和北部江淮分水岭上的潜山干渠,在城市东北角与南淝河的源头又能相接,这样占地近千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合肥大城市,基本上可由这个更大的水系环抱。水系是城市中永远的公共空间,在打造生态网络体系和绿地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系两岸通过园林绿化,又可以形成一个更大的绿色项链,并可串连起城市中不断建设的更多绿色翡翠,形成更大城市公园骨架的基础。因此,巩固稳定老“翡翠项链”,继续营造和弘扬新的“翡翠项链”,可以引领合肥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

这美好的蓝图若在合肥实现,必定会使“翡翠项链”更加突显出合肥园林的鲜明特色,事半功倍地实现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环境,远远超越美国波士顿的宝石项链而享誉世界,为美丽中国梦增光添彩!

猜你喜欢

环城巢湖翡翠
翡翠湖
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
清晨 我从环城公园路过
环城旅行
一只翡翠手镯
巢湖,我的母亲
巢湖,我的母亲
《莲界——翡翠系列之一》
安徽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
翡翠玉坠(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