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2019-01-14李龙刘玉林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51期
关键词: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李龙 刘玉林

摘要:随着我国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是培养林木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这也使得林木育种学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实际上林木育种学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会对实践教学的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1-0146-02

在林学专业中林木育种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这门课程主要是以遗传和进化规律为指导的,对林木优良品种选择和良种繁育技术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其通过从遗传角度进行控制,提供优质的林木品种和相对稳定的种苗技术和方法,以此来实现森林定向培育和高效生产。而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则可以将育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根据实际生产的需求,对林木遗传改良进行研究,进而制定出科学、高校的林木育种计划,以此来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林木专业人才,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注重实践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学时较少。目前很多高校的林业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缺乏完整的、系统的教材,大多数高校都是采取自编实验实习指导的方式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使得实践教学一直依附于理论教学,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1]。另外,由于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不受重视,很多高校的林业专业都会将实践教学的课时进行压缩,但是却要求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大量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掌握育种学基本理论知识,让他们具备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制定科学高效的林木育种计划以及分析和解决林木遗传改良上的科学研究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具有非常大的难度。

2.项目设置缺乏综合性。林木育种学课程实际上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实验教学是该门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大多数高校在对林木育种学的实验项目进行设置时,以传统验证性的实验为主,比如:对染色体的数目以及组型进行分析和观察等。在这类实验当中都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验证,但是却无法很好地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进行提升。综合性和设计型的实验项目是非常少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需要按照课本中的实验步骤进行一步步操作即可,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对实验学习失去兴趣,这对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进而导致很多林业专业学生在毕业后无法很好地适应生产技术和科研工作的需求。

3.实践教学目标单一。目前大多数高校林业专业都是采取统一的教学目标来对学生进行要求的,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置的过程中也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而导致在该教学目标指导下的实践教学无法很好地实现分类教学和因材施教。这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实践教学内容之后,无法进行更加深层次的训练,导致他们难以实现自我提升[2]。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则很好地完成同一的实践教学目标,这会对他们的学习自信心造成严重的打击。

4.教学方式落后。由于我国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很多高校的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中,还是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实验操作的原理和步骤,并为学生进行演示,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教师所操作的实验步骤进行模仿实验。在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当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进而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对于实验教学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实践教学的效果非常不理想,同时还会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5.缺乏完善的考核方式。由于高校林业专业对于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的不重视,实验成绩在林木育种学课程所占比例非常低。并且很多教师都是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来对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考核和打分的,不注重对学生实验过程和创新意识的考核,会严重限制学生自由发挥。

二、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1.完善实验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内容。高校林木育种课程实践教学应当要以重新修订的《林木育种学》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学习指导为依据,在实验教学中多设置综合性和设计型的实验项目,比如:林木育种的田间试验设计、遗传力与遗传增益的估算、林木育种中的比较试验结果分析和应用、超级苗木的选择、优树选择等。另外,高校林业专业还应当将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和森林培育学实习相结合,并将其合并为一门综合课程实习项目,进行单独考核[3]。该门综合课程实习项目主要包括林木种苗的实习内容以及超级苗的选择、嫁接和林木杂交等。这样就可以将单一的实习变为综合学习,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化理解,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2.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实践教学。目前在很多林木育种实验项目当中都需要借助计算机编程软件来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了让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科学研究的需求,在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地引进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来对实验方法和实验分析手段进行不断更新,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先进的实验方法。另外,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还应当要求学生必须以论文格式完成实验报告,并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3.注重课外实践。在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由于实践教学的学时有限,教师可以将课外学习作为实践教学的有效补充。比如: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预先为学生布置实验项目,让学生自己在课前查阅相关的资料,对实验内容和实验目的进行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在课堂上开展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节约课堂时间。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学生在课后和自己参与一些科研项目的研究,以此来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

4.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提升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考核和评价,比如:学生在实验过程的学习态度、考勤、实验技能、实验报告等[4]。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指标的重要性设置不同比例的分值,当实验结束后,根据学生的表现打出分数,以此来确保实验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传统的林木育种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各大高校的林业专业应当加强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措施,以此来提升实践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自觉性,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而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君,康向阳,李伟,等.“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4):59-62.

[2]张应团,易咏梅.林木育种学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23):118-119.

[3]李淑娟,刘桂丰,杨传平,等.加强高等林业院校本科生林木遗传育种实践教学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5):70-72.

[4]张丽杰,孙晓梅,周永斌.构建农林高等院校《林木遗传育种》课程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科技信息,2010,(7):238-239.

猜你喜欢

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软件学院编译原理实践课程的教学探索
Practice and Evaluation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 Cultivation Based on a Ladder Type System
项目进阶驱动的JaVaEE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研究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