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财新网“数字说”的环境新闻叙事创新

2019-01-14邓天白

今传媒 2019年12期

摘 要:本文通过对财新网“数字说”环境新闻报道的分析,来探讨融媒体时代中国环境新闻叙事的创新实践。在报道议题的选择上,其多元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与受众认知需求呈现出较高的契合度;在叙事框架上,已经从过去的浅层揭露式叙事转向风险意识的传播;在叙事形式上,充分运用VR等新媒体呈现方式,形象化地再现环境风险。这些创新探索给正在经历“发展与风险”之惑的中国环境新闻带来了一定的反思与启示。

关键词:财新网“数字说”;环境新闻报道;叙事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9)12-0024-02

财新网近些年凭借其独特的融媒体新闻报道,频频获得国内国际大奖,在数据新闻和可视化领域享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作为中国媒体,首次荣获全球编辑网络(GEN)主办的2018年数据新闻奖 “2018年度全球最佳数据新闻团队奖”。因此,以近年来财新网“数字说”频道的环境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中国环境新闻的叙事议题、叙事框架与呈现形式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叙事议题:切合多元认知需求

根据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对于“风险”的定义[1],可以将财新网“数字说”频道与环境相关报道的议题进行如下分类。

第一类,外部环境风险报道。如《5.12特别策划|你的十年一晃而过,他们的十年很漫长》《震后72小时——鲁甸地震灾后救援记录》,以及北京7.21特大暴雨五周年系列专题、四川雅安7.0级地震五周年等系列专题报道。

第二类,人为制造的环境风险报道。一是及时性报道,如《东海撞船事故现场还原环境影响几何?》《今年最强沙尘来袭 不是所有“吃土”都叫沙尘暴》《青岛中石化管道爆炸事故——财新记者实拍图集》。二是科普教育类环境报道,如《海洋中的“漂流瓶”越来越多?错!那是塑料垃圾》《只知道PM2.5?其实冬天要防的“毒”还有好几种》《垃圾说|当我们丢垃圾时,也丢掉了我们的肺》《连云港遭“熔断”的核循环项目是什么?》。三是重大环境事件或环境日特别策划,如《2018年世界水日特别策划〈我们有多缺水〉》《世界无烟日特别策划|2 195个“漂亮”的中国烟盒——〈平装就绪〉》《变革2013-奶粉战争(聚焦中国奶粉乱象)》以及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曝光两周年等特别报道。

从选题来看,这两大类环境议题都准确切中了受众关心的焦点问题,满足了受众全方位、多元化的认知需求。在媒体融合时代,公众对新闻的关注度逐渐成为衡量新闻价值的重要指标。无论是突发环境事件(如地震、爆炸等)、日常环境风险(如垃圾、空气污染、食品安全、核项目、洪涝灾害等),还是曾经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如5.12汶川地震、北京7.21特大暴雨、山东非法疫苗事件、H7N9疫情、2008南方雪灾等),都无一不牵动着公众的心。某种程度上来说,媒介帮助受众对环境、健康和安全等问题做出清醒的认识和选择,是协助“定义”生态环境风险的重要社会机制。对于大量日常生活中的环境风险,人们往往以一种“习惯性、经验性”的方式所普遍接受,而环境风险的隐形性、知识依赖性和传媒的信息传播功能,赋予了传媒更多“风险沟通”的责任。

二、叙事框架:从浅层叙事转向风险传播

环境新闻报道并非“宛若明镜般的再现”,而是需要在环境科学思想指导下,解释和报道环境事件,引导和教育公众具有环境保护意识,使环境灾难信息尽量透明化、快速化传播,并起到惩前毖后的提醒和警示作用[2]。

如《东海撞船事故现场还原 环境影响几何?》并没有过多地叙述事故发生时的情况,而是将关注焦点放在撞船事故引起的石油泄漏对海洋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灾难。该报道从国家海洋局网站获得数据,通过卫星遥感数据解译,并用动图再现了两辆轮船发生碰撞前后的整个行船轨迹,用深色图像覆盖监测到3处条块状溢油分布区。该报道通过图解的方式向公众简单明了地解释了什么是凝析油,并从原油和化学品运输行业人士和环保人士两个不同角度来解释此次事件给海洋生态带来的环境危害。

媒体在环境事件中,不仅充当着各类环保组织的有力支持者和同盟,同时也在公民自发组织的环保活动中充当议题的发起人和推动者。从财新网“数字说”频道的环境新闻报道的议题框架来看,中国环境新闻已经逐渐从简单的曝光与监督环境问题的浅层道德批判的孤立视角中跳脱出来,转而关注环境风险背后的深层次伦理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风险责任意识,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等。在风险伦理的指导下,坚持整体的生态原则,倡导环境公平和正义,践行风险责任伦理,不仅强调风险后的补救,同时还对过去的环境事件有反思、有回顾、有追踪,更重要的是以一种全球性和前瞻性的高度责任意识来引导和教育公众,规范实践行为,推动全球的环境治理与风险预警。

三、叙事形式:环境风险的形象化再现

财新网“数字说”的环境新闻报道形态已经不再拘泥于纯粹的文本话语,而更强调通过具有纵深感的具体形象、真实案例和多元化的形态来传递信息。比起传统的单一报道,融媒体报道形式在文字和视觉传达上,共同将报道的结构更加清晰地铺陈开来,虽然不像传统文字报道一般章节分明,但所有的影像、图片、文字、声音、版面设计等等都营造出浑然一体的情境感,并有着鲜明的起承转合,增强受众的浸入感,同时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3]。

《5.12特别策划 |你的十年一晃而过,他们的十年很漫长》开篇背景是地震后某个房间的废墟场景,布满灰尘的电视柜上,一台电视在播放着钟楼的画面,封面中间草书红字写着大大的“十年——5.12”。下拉滚动条,画面从电视的钟楼进入一个动态真实的地震VR全景影像,使受众瞬间犹如进入那个慌乱摇晃的时空当中。用这种全景纪实性影像化叙事,为整个报道的开篇增色不少,虽然短短几秒,但已经把受众的心绪和记忆拉回到十年前,给人以超乎文字和图片的震撼和冲击力。十位地震亲历者的出现一般以主人公被采访的半分钟影像短片加上大幅照片组图以及文字配合的方式呈现,除了回顾地震当时发生的场景以外,关注点主要聚焦在这些典型人物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状态。

再如,《东海撞船事故现场还原 环境影响几何?》报道中整理出历史上有名的原油泄漏事件,用“满身油污的惨死灰鲸”“带着防毒面具清理油污的工人”和“满身油污正在挣扎的海鸟”等具体生动的新闻图片,形象地展现了每一次石油泄漏事件给当地生态造成的巨大破坏,对生物造成的难以估量的慢性影响,这些都将无形的生态环境风险具象化的方式体现,用触目惊心的细节化图像和文字的紧密结合,警示环境污染的风险后果,塑造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生态风险治理。

因此,从财新网的环境新闻报道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媒體开始立足于媒体定位,围绕生态环境这个全球性话题,用全新的生态环保思维对环境议题进行重构,并以媒介报道作为桥梁和纽带,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理念的传播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著. 周红云译.失控的世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22.

[2] LopezVazquez E, Marvan M L.,“Risk Perception, 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Two Catastrophe Risk Situation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vol.31,no.1,2003:61-70.

[3]邓天白.新媒体时代调查报道的坚守与变革——从2017年ProPublica主要获奖作品谈起[J].新闻与写作,2018(9):94-96.

[责任编辑:杨楚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