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时电子身患“依赖症”诸多财务问题成隐忧
2019-01-14谢碧鹭
谢碧鹭
2019年12月13日,主营背光显示模组、液晶显示模组等产品的伟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伟时电子”)发布招股说明书,拟在上交所上市,本次发行股票不超过5320.84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2.13亿股。伟时电子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背光源扩建及装饰板新建项目、生产线自动化技改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
不过从伟时电子披露的招股书来看,其营收增速放缓,业绩增长也并不稳定。而报告期内占比超过八成的前五大客户营收数据,也说明其存在大客户依赖的隐忧。更关键的是,据《红周刊》记者核算发现,其所披露的诸多财务数据均存在疑点,真实性有待考证。
大客户依赖风险高
招股说明书显示,伟时电子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45亿元、14.75亿元、15.58亿元和5.64亿元,其中2017年和2018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8.48%和5.62%。不难看出,其2018年的营收增速骤然下降。利润方面,则犹如坐上了“过山车”,其2017年的归母净利润为5214.15万元,增速为-57.4%,而至2018年,其归母净利润猛增166.14%达到了1.39亿元。很显然,报告期内伟时电子的业绩波动很明显。
伟时电子主要从事背光显示模组、液晶显示模组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小型游戏机、工控显示等领域。其中,背光显示模组是伟时电子的核心产品,该产品在报告期内的营收占比均在75%以上,2019年上半年一度达到了81.19%。而在本次拟募集的10.08亿元资金中,也有8.35亿元是用于背光源扩建及装饰板新建项目,可见,该公司未来着重发展的依然是背光显示模组。尽管伟时电子也还有其他产品生产,但这些产品收入占比均不高,因此,伟时电子存在产品相对单一的隐忧。
此外,该公司的背光显示模组毛利率近年来也有下降趋势。2016年时,此类产品的毛利率尚有25.08%,而到了2018年则只有20.31%,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其产品单一所面临的风险。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倘若伟时电子毛利率进一步下降,而又无法推出新产品,届时将对其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在经营方面,伟时电子过于依赖前五大客户,亦值得注意。
2016-2019年上半年,伟时电子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0.09亿元、12.53亿元、12.74亿元和4.86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81.05%、84.94%、81.77%、86.15%,这一占比显然已经很高。对大客户的销售过于集中,虽然对伟时电子营收规模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于一家已经度过初始发展阶段的企业而言,一旦下游大客户出现不利变动,那么销售的高度集中有可能将伟时电子推向困境。而这种状况目前似乎正在上演。
伟时电子在招股书中表示,目前其第二大客戶日本显示器集团已连续几年巨额亏损,财务状况也大幅恶化,而该客户也是伟时电子的应收账款第二大客户,倘若日本显示器集团的资金支援得不到落实,可能会对伟时电子产品销售及应收账款回收均产生不利影响。
营收数据存疑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经《红周刊》记者核算,伟时电子的营业收入和现金流及经营性债权之间的勾稽关系似乎也存在异常。
据招股说明书介绍,2019年上半年,伟时电子实现营业总收入为5.64亿元,其中有1.80亿元为境外收入,该部分不需要考虑增值税,剩余部分的增值税自2019年4月1日起从16%下降至13%,按月平均核算收入后,算上增值税,可估算出当期的含税营业收入大致为6.2亿元。理论上,公司营业收入的实现要么收取现金,要么采用赊销或票据方式结算,因此含税营收的金额理论上应与当年的现金流入以及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经营性债权变动金额相当,那么伟时电子的情况又如何呢?
与营收相关数据(单位:万元)
2019年上半年,伟时电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14亿元,再加上本期预收款项所减少的24.96万元,则与含税营收相较要少500万元。也就意味着其本期销售并未全部收到现金,部分款项还应体现为经营性债权的增加,且二者规模大致相当。
但翻开资产负债表却发现,2019年上半年伟时电子的应收款项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当期,伟时电子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含坏账准备合计为2.32亿元,较2018年末减少了5955.6万元。这样一增一减之下,跟理论上应该增加的金额之间大概就有了6500万元的差距。
也就是说,伟时电子2019年上半年大概有6500万元的含税营收没有现金流及经营性债权数据的支持。
进一步计算2018年的数据,发现其营收与相关财务数据也存在巨额差异。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2018年伟时电子营业总收入为15.58亿元,其中境外收入为5.1亿元,除了该部分营收不需要计算增值税之外,其余部分的增值税税率从2018年5月1日起,由17%下调至16%,按照月平均计算收入后,计算税率可知,伟时电子2018年的含税营收大致为17.29亿元。
当期伟时电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5.63亿元,再加上当期预收款项所减少的138.56万元,与含税营收相较要少1.65亿元。按照财务勾稽关系,理论上其经营性债权也应当出现相等规模的增加。翻开资产负债表发现,2018年末伟时电子的应收票据为203.77万元、应收账款(含坏账准备)为2.89亿元。二者合计较2017年末仅增加了1196.7万元,这一结果比理论上应当增加的1.65亿元要少1.53亿元。
此外,经《红周刊》记者核算,该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与现金流及经营性债权之间亦存在1.72亿元的勾稽差距。连续两年及最近一期,伟时电子的营收数据均存在巨额勾稽差异,这又是为什么呢?当然,也有可能是伟时电子将票据进行背书采购所致,但其并未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该项的存在,因此需要公司予以合理解释。
采购数据异常
除了營收数据存在的疑点之外,伟时电子的采购数据跟相关现金流及经营性负债之间同样存在勾稽异常。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2017年伟时电子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为5.08亿元,占采购总额的56.68%,由此可以推算出当期的采购总额为8.96亿元。按照当年17%的增值税税率计算,可以推算出其当年的含税采购金额大致为10.48亿元。理论上,该部分采购金额应体现为相关现金流的流出及经营性债务的增减。
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2017年伟时电子“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9.79亿元,再减去当期预付款项所增加的338.73万元,则当期与采购相关的现金流量净额大致为9.76亿元,该金额与当期的含税采购相较少了7200多万元。按照财务勾稽关系,在当期的经营性负债应当有同等规模的增加。
在财务报表中,2017年末伟时电子的应付票据为387.61万元,应付账款为2.47亿元,两项合计较2016年末增加了大约2100万元,这一结果与理论增加额相差5100万元。也就是说当期伟时电子大概有5100万元的含税采购没有现金流和经营性负债的支持。
2018年情况又如何呢?当年伟时电子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为4.76亿元,占采购总额的50.31%,由此可以推算出当年的采购总金额为9.46亿元。考虑到增值税税率自2018年5月1日起,由17%下降到16%,由此可以推算出当年的含税采购大致为11亿元。
进一步来看,在伟时电子合并现金流量表中,2018年其“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0.58亿元,再加上当期预付款项所减少的361.17万元,则当期与采购相关的现金流的金额大致为10.61亿元,跟含税采购相比,大概要少3900万元,这就意味着本期伟时电子的经营性债务应当有同等规模的增加,但真实情况又是如何呢?
实际上,当年伟时电子的经营性债务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招股说明书显示,2018年伟时电子的应付票据为206.58万元、应付款项为2.34亿元,两项合计较2017年末减少了1500多万元。这样一增一减之下,相比理论金额便出现了5400多万元的差距。
《红周刊》记者以同样的方式计算该公司2019年上半年采购数据的勾稽关系,发现勾稽差异相当小,因此,如果说2019年上半年伟时电子的采购数据相对正常的话,那么其在2017年和2018年的勾稽差异,则需要公司进一步作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