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走班式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2019-01-14余颖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国画美术特色

余颖

摘 要:教师走班式教学是我校美术组成员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和时下流行的学生走班制,在基于合作的基础上,整合学校教师资源,采用“一班多师”的基本形态。通过教师之间跨年级的合作达到扬长避短,发挥各自长处的作用。根据课程内容进行细化和整合,集中优势力量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更加多样化的教学理念以及更加深入的教学模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视野,从而达到年级内美术教学资源均衡化的目的。

关键词:教师走班式教学 小学美术特色课程

优质教育、教育均衡化发展是当今学生家长、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公平不仅仅在区域或者学校层次,在学校内部也应得到体现。寻找美术课程教育的均衡化的新途径一直是我校美术组追求的方向。《美术新课程标准》将小学美术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领域。四个领域的侧重方向虽各有不同,但先后顺序并不固定——就像国画与手工之间并不存在学习的先后顺序一样。美术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它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着严格的学习顺序,教师可以相对自由地调整课程顺序,这为我校美术组成员进行教师走班式教学的实践提供了可行性。

一、校内教学资源分配的现状

以国画为例,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的造型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学习国画可以陶冶情操,培养观察能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修养都有很大好处。然而在现实中,学生国画的学习情况却并不理想。国画虽然从三年级开始便作为课程进入小学课本,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对国画的认识还停留在一知半解上。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国画的学习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教材中国画课程较为分散,课时数也不足,几节零散的国画课很难起到作用;其二,一节国画课需要准备的材料较多,除了笔墨纸砚,还有毛毡抹布笔洗等工具,拥挤的教室加上好动的学生,很容易把教室弄得脏乱差,教师的课堂掌控往往会比较困难;其三,因为专业的差异和限制,并非每位教师都擅长国画,对国画一知半解的教师大有人在,自己不会画,学生也不会教。考虑到一个学期不过几节的国画课,许多教师干脆就不上了,即使上了国画课也基本是蜻蜓点水,学生基本上学不到多少有价值的内容。学校虽然也开设国画拓展课程,也能够提供较为优质的国画学习课程,但拓展课程毕竟只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远不能达到学校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要求。

以我校为例,我校共有6位在职美术教师,分别担任1-6年级的美术课程。从师资配备来看完全符合要求,但6位教师当中,国画专业教师只有1位——这意味着全校只有1个年级的学生可以学到优质的国画课程。相较于其他5个年级的学生,是不是一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不公正的体现?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将教师走班式教学引入课堂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二、教师走班式教学的基本模式

教师走班式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合作式的教学,教师以年级为单位授课,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特色课程,多位教师轮流教授同一年级,即“一班多师”、“多师一堂”。教师将同类课程集中起来,按技法的难易程度细分,使之形成一个前后连贯完整的课程体系。教师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发掘长处,规避短板进行教学,既丰富了美术教学模式,也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材,使校内美术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化发展。

以国画特色课程为例,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个月安排三年级学习国画课程;

第二个月安排四年级学习国画课程;

第三个月安排五年级学习国画课程;

第四个月安排六年级学习国画课程。

那么当学期结束,就有四个年级的国画课程得到了有效的保证,让学生享受到专业优质的国画课程,从而解决了校内国画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象,提升了学校整体的国画素养水平,为校内的国画拓展课程选拔优秀苗子提供更好的土壤。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国画课程能够更好的展开,我校专门配备了国画专用教室。专用教室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国画的氛围,激发学习热情。普通教室空间狭小,不利于国画课程的开展,专用教室为每位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进行创作。除此之外,专用教室还提供了投影仪、洗笔池、毛毡等硬件软件设备。

除了国画课程,我校其他5位教师同样结合自身的优势,从四个学习领域选择整合出专属特色课程。单“造型表现”领域就可分出国画、儿童画、版画等多个特色课程。教师可以根据自身优势选择其中一门课程进行特色教学。从四个领域中整合归类教材,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开设特色课程,例如一二年级强调动手能力,课程安排以手工类为主,例如剪纸,泥塑等课程;三四年级强调探索和发现,绘画类和设计类课程较为集中,可以开设国画、版画、陶艺、设计等课程;五六年级课程更强调综合实践和欣赏能力的培养,欣赏类综合类课程比重上升,可以开设欣赏、综合等课程。当然,这个划分只是相对的,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例如,一二年级手工类课较多,1位教师转不过来,那就由2位教师轮流负责;或将手工课程的学习时间延长至2个月;又如陶艺和欣赏课程数量不足,可以将两个特色课程合并开展。

在时间安排上:第一个月安排三年级国画课程,四年级设计课程,五年级版画课程,六年级欣赏+陶艺课程;第二个月安排三年级设计课程,四年级国画课程,五年级欣赏+陶艺课程,六年级上版画课程。以此类推,保证每个学期结束,各年级都有4名教师进行过教师走班教学的特色课程。

三、面临的挑战与期望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走班式教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前期备课任务加重

一名教师同时要跨年级教授4个年级,与过去“一对一”的教学模式相比,前期的备课任务繁重了许多,不但要从领域中整合出符合自身优势的特色课程,还要对课程进行加工和提纯,使之专业化、系统化。课程设置还要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按年级的高低将课程从简到难的划分。在实践的初期,无论是工作量和还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复杂的排课工作

由于涉及6位教师跨年级教学,每位教师一个学期要更换四个年级,排课任务十分艰巨,要及时与教务处协调好大量的排课工作,保证教师走班式教学的有序进行。另外,一节美术课的学习时间通常不足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协调教务处,争取每周的两节美术课连上,这需要取得其他学科教师的理解和支持。

3、适应新的环境

经过一个月的相处,相信不少学生已经喜爱上这名教师。但是一个月之后,换了一名教师,由于教学风格的不同以及对某些课程的偏爱,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抵触情绪和不适应的个别现象;教师来到新的年级,要及时调整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学生要适应新的教师,教师也要适应新的学生,教师与学生都需要一個磨合适应的过程,这对双方都是一个考验。

4、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自身的发展没有得到体现

教师走班式教学依旧是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模式,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体现,只不过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灵活,给学生带来的课程更加优质和专业,使得校内教学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分配,让他们对各个美术课程的认识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和认识。教师走班式教学让分工变得十分明确,每位教师只负责一个课程,但在强调优势的同时,对教师自身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优势被强化了,其他方面反而弱化了。

教师走班制是我校美术组教师的一个大胆尝试,虽然我们将会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虽然这个模式有它自身的局限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我们通过自身有限的资源和条件,切实地把校内教育的资源分配做到了尽可能的优化。教师走班式教学提供的是校内最优质的美术资源和团队,面对的是我校全体学生,而不是拓展课程的部分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做到了最大化的公平公正。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会继续调整和改进。相信,教师走班式教学一旦步入正轨,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有着十分可观的推进作用和发展前景!相信时间最终会站在我们一边。

参考文献:

[1]董国栋.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与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05:163.

[2]王忠敏.小学美术教学中环境教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01:152.

(衢江区实验小学  浙江衢州)

猜你喜欢

国画美术特色
国画《鲦鱼》
国画《鲿》
特色种植促增收
创意美术
中医的特色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国画欣赏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