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皆地狱?
2019-01-14梁晓声
梁晓声
两年前有一个陌生青年叩开我家门。我一坐定就和我谈人心之不古,以及世道的险恶。随后就谈“他人皆地狱”,一副鄙视他人全是仇敌的样子。
他说人都是极端自私的东西。他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再正确不过了。他说他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总结出了几条生活经验,其中一条便是即使对那些热忱帮助你的人,你心里也要防着他,并且时刻问自己——他帮助你图的是什么?倘你是女性,那么对方一定有男人的非分之想无疑;倘你正在落魄之际,那么对方一定早已想好,在你发达之后,向你勒索怎样的报答,正所谓“无利不起早”。
有这样一则儿童寓言,始终指导我认识生活的真谛。
它讲的是一个孩子,救了一个小精灵。小精灵答应他,可以满足他的三个愿望。
于是孩子大声说:“让所有欺骗过他人的人都变成石头吧!”
结果所有人瞬间变成了石头,世界凝固了。孩子感到触目惊心的孤独,赶紧又大声说:“让一切为了善的愿望而欺骗过他人的人再变回来吧!”便有一半的石头人活过来了。他们活过来后,纷纷哭泣——因为那另一半仍是石头的人,和他们有着种种血缘的关系。孩子被那么多人哭得不知所措,慌乱中说出第三个愿望:“让世界恢复原来的样子吧!”于是所有人都活过来了,包括无耻的骗子们。于是世界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几乎不曾改变过,并且将永远夹在天堂和地狱之间。普遍的人心也是夹在天堂和地狱之间的东西。
北京电影学院有一位教创作的老师,当年是内蒙古兵团的一位知识青年。一次,他在新街口的“西安餐馆”里吃羊肉泡馍,见一喝醉了酒的蒙古族汉子伏桌失声痛哭,引起了许多人反感。他将那蒙古族汉子扶出了餐馆,扶至一偏静处,询问:到北京来办什么事?遇到了什么困难?何以悲哀?告曰:独生子女不幸得了癌症,在北京住院。而当父亲的,因家中有急事,又不得不撇下女儿,赶回内蒙古去。女儿无人托付,去则不忍,留则不成,哭以宣泄……老师听了说:“你放心离开北京吧!我是当年内蒙古兵团的知青,我会代你经常到医院去探望你女儿的……”他说到了,也做到了。他告诉那蒙古族少女:“我是你父亲的朋友,最好的朋友之一。”除了她的父亲,还从没有另外一个人到医院探望过她。每次同病房的人被探望,她是那么羡慕人家,而从此她可以获得一种情感满足了。北京对她来说,不再是举目无亲的城市了。北京有她父亲的“最好的朋友”,他答应她,会经常来看她,还给她读书,讲故事。能感受到这种关怀,对那个患了绝症将不久于人世的蒙古族少女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极其需要的。
一次,他又去探望她,问她最想吃什么。她说最想吃羊肉汤,而且立刻就想吃到。他便走出医院去买羊肉。但他衣兜里却只有七角几分钱,卖羊肉的个体摊位的摊主嫌不值得一卖,不卖。他只好请求于人家。摊主听他说完,默默抄起刀,“啪”的一刀,砍下两三斤上好的羊肉,叫他拿走,且不收他一分錢。
他困惑了,反而愣在那儿。摊主说:“我当年也是内蒙古兵团的知青,善良的事,别叫你一个人做了,有机会,我也愿意做。”
这个老师有什么不良企图吗?这个卖羊肉的也有什么不良企图吗?做如此揣度的人,只能是一种人——混蛋透顶之人。
地狱并不在别处,正在每一个人内心里。所谓“圣界”也不在别处,也正在每一个人的内心里。
坏人是死不绝的,正如好人是死不绝的。我们常常被告诫,要防备坏人。而这个世界,即使糟糕到极点,令人沮丧到极点,也起码是一个好人和坏人一样多的世界,故“他人皆地狱”起码在一半意义上不是真理。
这几件事,不是小说,是真人真事。人间自有温情在,善善恶恶,善恶迭现,世界从来就是这个样子。
信奉“他人皆地狱”的人,是很可怜的人。因为他的心,像木炭,吸收一切世间美好的温馨的情感,却体会不到那一种温馨、那一种美好。对那些张口闭口“他人皆地狱”的人,万勿引以为友,避开他们,要像避开毒虫一样。因为,真的可能对他人构成地狱之险恶的人,正是出在他们那些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