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2019-01-14吴琼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沈阳11003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7期
关键词:血细胞涂片全自动

吴琼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检验科 (辽宁 沈阳 110034)

内容提要: 目的:通过对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探讨各自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到本院来进行血常规检验的96例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静脉血采集,之后对患者的血液样本分别进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方式,对比二者效果。结果: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的报警样本进行血涂片复检,其阳性率为67.12%,在对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嗜酸性细胞进行检查时两种检查方式之间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对嗜碱性粒细胞进行检查时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仍然会产生一定的误检率,因此应该联合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检查方式,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中一种极其常见的疾病诊断辅助手段,检查的项目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等,通过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就可以达到初步诊断患者病情的目的[1]。当前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最常用的两种方式就是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检查方式,但是通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操作方便,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在细胞形态识别方面表现的却不尽如人意[2]。本文就选取了9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旨在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检查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进而为今后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本次试验过程中随机选取了自2016年5月~2017年5月到本院来进行血常规检验的96例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都对此次实验过程知情并自愿加入其中,同时所纳入的案例均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在96例患者中包括50例男性患者与46例女性患者,年龄18~66岁,平均(41.55±3.67)岁。

1.2 方法

在进行血常规检查之前,使所有患者保持健康合理的生活习惯,不要吸烟喝酒或者暴饮暴食,同时每天适当进行一些体育锻炼[3]。在检查的2h之前使患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检查时对所有患者进行真空静脉血采集,于清晨采取3mL静脉血,之后反复颠倒多次将血液混匀并将其分为2份。将其中的1份血液样本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查,在本次实验中选用的是血XT1800(由日本希森美康品牌生产),检查过程中严格按照仪器的说明书来进行操作。对另一份血液样本进行血涂片检查方式,首先按照常规血涂片制作方式来进行血涂片的制作同时对其进行染色,之后放到显微镜下对细胞的形态、数量以及种类等进行观察,同时对观察的结果进行详实的记录。再具体检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把血液样本放置时间过长,应该在样本采集完成的1h内进行检查[4]。

1.3 观察指标

对两种检查方式中的阳性率进行记录,同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借此来判断两种方式各自的应用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过程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处理,计量数据用±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涂片阳性检查情况分析

在血涂片检查过程中,所有的血液样本中红细胞计数阳性率为97.91%、白细胞计数阳性率为98.96%、血小板计数阳性率为96.88%、红细胞平均体积阳性率为98.96%、血红蛋白阳性率为97.92%,由此可见,经血涂片检查方式检查的血液样本普遍具有较高的阳性率。

2.2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情况分析

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方式的检查过程中,共有73份血液样本出现了报警提示,其余的23份血液样本并未出现报警提示。在对出现报警提示的73份血液样本进行血涂片检查之后,共有49份血液样本显示为阳性结果,其阳性率为67.12%,其中共有61份血液样本出现了异常,包括22份异型淋巴细胞、6份未成熟粒细胞、5份原始细胞、4份核红细胞、7份白细胞减少、8份白细胞增多、3份血小板异常升高、6份血小板减少,有11份血液样本甚至呈现出了两种及以上的异常。在23份未发生报警提示的血液样本中,对其进行血涂片复查后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对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嗜酸性细胞进行检查时两种检查方式之间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对嗜碱性粒细胞进行检查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结果为0.51%,而血涂片检查结果为0.98%,二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当前在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时,最常用的两种检查方式就是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检查方式,其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方式不仅检查结果真确,而且还十分地简便易行,能够有效减少检查人员的工作流程,还可以极大地缩短检查结果报告时间,为检查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5]。但是该检查方式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仍然存在着一些误诊现象,这主要就是由于它在检查过程中经常根据细胞的体积来对其进行判断,因此经常会出现细胞类型误认的现象,对检查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带来了极大的干扰[6]。而血涂片检查方式就可以较好地避免这一弊端,通过显微镜来对细胞样本进行观察,因此在对细胞进行分类时就更加地准确,同时该方式也以其准确性高的特点而在临床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由此可见,血涂片检查方式在阳性检出率方面要比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表现得更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本次试验过程中就选取了96例患者并对他们进行了血液样本采集,分别采用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的检查方式,通过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分析仪在对嗜碱性粒细胞进行分类时结果并不好。因此,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也存在着一些误差。为此,在今后的检查过程中应该将它与血涂片检查方式联合起来应用,进而有效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血细胞涂片全自动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咔吱兔的全自动生活
全自动发明机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全自动洗衣机
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兴起与未来之路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低温高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查分枝杆菌与直接涂片法查分枝杆菌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