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的地方精准治理:问题、机理与路径
2019-01-13洪娜
洪娜
一、问题提出和文献综述
1.问题提出。精准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治理范式,在顶层设计中上升到了新高度。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地都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治理是政府实现乡村振兴最基本的举措,也是地方政府最重要的治理活动之一。基于此,本文通过H省W村的长时段考察,具体分析H省W村在乡村振興中是如何实施精准治理,并对精准治理的有效实践路径提出思路。
2.文献综述。随着精准治理的全面实施,理论界对精准治理的关注逐渐增多,这对我国乡村振兴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现实需求层面,精准治理突破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实现重视民众需求、关注知识挖掘和政策匹配的目标。在精细化管理“过制度化”危机的基础上提出精准化治理,通过精简制度、多渠道参与,激发基层活力。在经验操作层面,采用信息化手段确保救助精准,建档立案、分析数据、揭示关联,形成“数据包”。在实践困难层面,村民代表投票和村干部评选贫困户,往往会出现偏差。对社会短板问题进行精准定位后,构成精准目标、精准管理和精准施策的治理模式,来解决空心村衰败的难题。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大部分学者的研究停留在精准治理模式的转变、治理经验和实践困难的描述上,很少对其长期成效进行关注。将精准治理理论与治理有效性理论融合分析,增强对精准治理过程中治理失效性问题和内在机理的剖析力度,对于优化地方精准治理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二、解释框架:精准治理与治理有效性分析
1.精准治理的要义及其特点。精准治理是指各类公私治理主体协同合作,运用合适的制度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收集治理底层的个性化信息,分析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和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可操作性。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对治理主体进行多方面的量化评估。二是可追溯性。对底层数据进行分析,使政策的产生更有依据。三是可预知性。对知识源回溯挖掘和专业推理,提前得到突发事件的预案。
2.治理有效性弥补精准治理不足。治理有效发挥了一种结果导向作用,要求治理有效用和有价值,与治理投入呈正相关关系。治理过程的有效性决定了精准治理的可适用性,也弥补了精准治理能力的不足。第一,治理主体:政府主导,多元合作化。传统的公共事务由政府管理,虽然可以保证信息的权威和集中,但是,公民参政意识觉醒、非政府组织发展,也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第二,治理客体:受众明晰,目标确定化。在精准识别受众方面,容易出现“经济人”效应,损害到真正受众者的利益。比如,农民家庭的收入无法准确计算,很难根据统计收入来精准识别低收入家庭。第三,治理效果:预防监测,避免长尾效应。由于任务导向、村干部能力不足和地方政府间趋利避害的上下共谋,限制了精准治理效率的提高。所以,有必要加强对过程的监管和控制,避免出现连锁破坏性事件。
三、H省W村精准治理的个案考察
1.W村的精准治理成效。①政治引导与人才队伍精细化。首先,成立党建工作室。村两委由2人充实到6人,其中1人推选为市人大代表。其次,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促使村务信息公开透明化。再其次,发展党员队伍,破解农村党员队伍“青黄不接”的难题。②多元参与和志愿组织精巧化。在政社合作上,鼓励村民加入合作社,适度流转土地发展高效农业;在政企合作上,发展软籽石榴经济作物,“公司+农户”统一管理和销售。在政民合作上,成立村民环保清洁队、留守妇女歌舞团、十九大精神宣讲团。③经济发展与产业规划精明化。首先,成立德孝传播文化有限公司。以股东投资、村民入股的方式,增加实际收入。其次,举办小龙虾节和软籽石榴节。以“媒体+电商+第一书记”,打响“孝心农业”品牌。再其次,打造荷塘月色园、玫瑰园。以线带面增强产业吸引力,带动村内服务业的发展。
2.W村精准治理过程中的“失效性”问题。①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路基路面受损,严重影响村民出行。扶贫干部提到,“我们想通过文化宣传,让外界了解村庄的特色和规划,有的企业也有意愿落地这里。道路损毁,是项目落地困难的原因之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②项目管理存在漏洞。项目管理技术上的缺乏,使驻村帮扶干部无法高效的协调项目和资金。部分贫困户由于技能薄弱不愿意参与养殖项目,面临完成任务的压力,基层干部不得不将指标分配给其他有意愿参与项目的非贫困户。③资金使用缺少连接。W村有爱心企业捐款,这笔资金的使用须经过“三资管理”程序。遇到急用资金,县级领导允许先用多余的资金,然而乡镇层级不通过,县级无法给予批示。在资金的有效使用问题上,县、乡两级财政拨款灵活性不足。
3.“失效性”的原因分析。①政府部门协同欠缺。一方面,产业扶贫注重前期资金投入,后期的维护和管理技术缺乏与当地农林、科技等部门的有效连接。另一方面,村干部在工作中面临着不对等的权力和责任,这些限制了村级干部在工作上的自主权。②公共参与性不足。我国非政府组织处于发展早期阶段,资源上高度依赖政府部门。社会企业在参与的过程中表现出“趋利化”的行动逻辑。试图通过政策支持,进行“利益交换”、“广告宣传”。由于缺乏志愿服务和专业人员,社会动员力量十分有限。③考核体系不健全。各级干部在检查前已经熟悉好本村的情况,对自己负责的贫困户进行安排,确保所负责的片区安全。由于大多的检查是在基层干部的安排下进行,即使存在各种问题,仍然可以顺利通过考核,考核的精准度并不高。
四、乡村振兴中地方精准治理有效性的实现路径
1.创新人才培育的长效机制。精准治理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人的治理。一是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找准培训的方向,围绕村务治理、农业生产、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技术性培训。二是提高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通过宣传教育和党性锻炼,将新的市场经营理念落实到基层干部的头脑和行动中。三是吸引优秀人才到村任职。在人才“内引”的基础上加强人才“外引”,不断增强人才待遇保障。H省W村的“驻村干部”制度,在增强村两委干部积极性的同时,也提升了W村的整体治理水平。
2.动态整合治理主体的功能。给予基层干部执行空间。对基层干部适当授权,鼓励做好资源分配规划,确保项目与贫困户的需求无缝衔接。第二,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建立以扶贫办事处为牵头单位,其他农业、林业、科技部门的参与模式。第三,对社会力量的整合。推动公益组织和慈善机构进驻精准治理工作队伍,积极培育志愿者。W村在精准治理过程中,村干部面临权责不对等的难题,亟需整合治理主体功能来解决实现。
3.优化资源配置的技术路线。首先,农民应该有效地参与精准治理的各个方面。尊重农民在整个精准治理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致力于满足真实的贫困需求。其次,构建精准治理的大数据平台。在为贫困户建档立卡的过程中,做到帮扶对象的识别、管理、考核等流程的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再其次,针对特殊的农村人文环境,无论个别政策执行人员是否为了个人利益,都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和惩罚。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H省W村长时段的考察,得出以下结论:实现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在乡村振兴中精准治理和治理有效性不可或缺。把握精准治理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创新人才培育引入机制、动态整合治理主体的功能、优化资源配置的技术路线。目前,W村的精准治理模式以及需要规避的问题,在同类型的地区具有借鉴性和适用性。
本文结合H省W村的治理实践,探讨了地方精准治理有效性的实现路径,并不足以囊括当代地方精准治理的总体情况。聚焦地方特色的精准治理,一直都是乡村振兴地方治理有价值的研究主题,精准治理的特点和治理有效性因素,将相互建构相互推进,共同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深化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