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文轻语视域下的播音主持

2019-01-13孙嘉璐

祖国 2019年23期
关键词:视域广播电视口语

孙嘉璐

摘要:播音主持是我国的一个新兴专业,它的历史并不如文学或者医学那样厚重,但是通过各种多媒体和互联网的传播,它的波及面是最广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作为全媒时代的主力传播媒介,播音主持一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文”和“语”对播音主持的影响就像是播音主持对媒体传播的影响。“文”是播音主持的核心,“语”是播音主持的表达,两者于播音主持而言,缺一不可。而应试教育下的重文轻语,不仅仅对播音主持是一个冲击,也影响着新时代下的每一个人。

关键词:重文轻语   播音主持   地位

在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也催化着我国传媒行业的进程。五花八门的信息通过各种多媒体设备见缝插针地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里,而那些声音的传播者,正是主持人。主持人手里拿的文稿,嘴里念的报道,正是“文”和“语”,是我们每天得以交流沟通的最基本方式,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基础。

一、“文”和“语”的关系

(一)“文”和“语”在历史上的演变

语言早于文字产生,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口语的地位也是大有可观的。脍炙人口的《诗经》,就是采集于民间口头文学的著作。但自隋唐以来开始以科举取士,尤其是科举制的实施,为后世的重文轻语埋下了伏笔[1]。在当时,会识字、会对对联、会吟诗作赋,那你就是贵人,是上层社会的代表;而如果你只会说唱,不识字、不会写文章,那你就是文盲,是来自疾苦民间的底层阶级。中国古代的统治阶级制度,注定了“文”和“语”这一对亲兄弟越走越远。

(二)“文”和“语”的关系和现状

出现转机的时期,是在广播电视被大力推广和运用的近代。有声语言终于在传声技术的推动下,开始渐露头角。文语不分家,文是书面表达,语是口头表达,“文”和“语”是除了艺术表达以外,最为直白有效的情感表白。不过两者之间也不是全无区别,书面语讲究的是完整性和逻辑性,对句子和段落要求严整、规范[2];而口语更多的是生活用语、地域用语,它更注重情感的表达。所以人们在工作中大多使用书面语,而在生活里却常使用口头语。但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读、背、写上,对于口头表达往往漠视不管。这就导致了有些学生阅读理解、写作能力都很高,次次语文考试都是高分,但一旦要他上台演讲,或者跟老师同学沟通交流,就开始畏手畏脚、局促不安。而大部分的年轻人,也越来越依赖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经常在聚会或者聚餐的时候低头刷手机,全程无交流。口语表达日渐苍白导致小孩见到长辈时害羞,不会问候,长辈见到小孩不会关怀,不会沟通。恋人之间也无法有效地传情达意,严重的还会引起误解和矛盾。而中国是个拥有广袤地域和多民族的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无法使普通话很好地普及开来。一些地区的民族语言、本地语音和普通话的发音差异较大,而师资水平的参差不齐也不能有效地纠正他们的口语表达。所以至今很多地区的官方用语还保留着当地的语言,包括公共交通播报和新闻播报都是用的双语播报。

二、播音主持和重文轻语的关系

播音主持是以有声语言为传播的专业人员,虽然电视广播的主要元素是有声画面,但是“说话”,依然是广播电视的主要核心。有些文章虽然能很通畅地看懂,但如果播音员照本宣科,一字不漏地念下来,却不见得能听懂。这就是因为书面语和口头语的逻辑性不完全一致。周有光先生就指出来过,文章如果口语化,那就是“语体文”,反过来如果口语文章化,那就是“文体语”[3]。很多报道和访谈,都需要把文稿进行改动和二次创作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一个字不仅多型、多意,还多发音。一个语句的用词不当就会导致整个语句杂乱无章,甚至出现字义完全相反的严重后果。所以书面语、音转化,是播音主持行业里最基础的功课。

一个以“说话”为职业的工作者,在学习之初最基本的考核就是普通话和表达能力。作为传播视域下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播音主持的工作者,其舞台风格、口语表达能力、灵活地反应能力,都会间接影响一台节目的艺术风格[4]。以现在口碑较高的节目为例,《朗读者》、《超级演说家》、《一本好书》、《见字如面》等都代表了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最恰当的结合。哪怕是《声临其境》这样的节目,用最口头的台词,用最艺术化的表演,来宣泄电影或电视剧里演员的情感表达,间接地也传播了“文”和“语”的表达运用。所以播音主持实际上起到了带头作用,在人们收看、追捧各种热门电视节目的今天,普通话和口语表达都在不知不觉中引导着人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播音主持在社会的地位

从活字印刷术被发明起,以印刷为媒介是当时最为主流的信息传播方式,在中国历史长河里所向披靡。但在短短的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广播电视异军突起,它以更快捷、更有效、更多样化的优势,几乎在一夜之间席卷了旧的信息传播方式。而这种物理方式的更新,又催生出更多元的流行文化。它们被年轻人所拥戴,被年轻人更新,被年轻人推向更高、更稳固的地位。在市场上越来越少见的报纸杂志、在城市里日渐凋零的书店,都显示了新媒体的力量,他们对纸质媒体的收割几乎是势如破竹。而在互联网和电子设备都日月更新的今天,新媒体更是无可代替。近年来国家对通信的基础建设几乎和基础交通建设相平齐,对新科学、新的电子芯片、自主科技研发等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进入全面小康建设的今天,只要有电、有网、有设备,几乎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信息。娱乐也好、工作也好,不认识的字可以不再需要翻查厚重的字典,不会读的发音按下声音播放图标就能听见标准的播报。这种迅速、有效且精准的信息大大地提高了国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国家也一直在运用新媒体的力量传播和鼓励人民树立正确成熟的价值观、社会观。这股力量不仅仅寄托于官方的新闻联播和各种报道,也存在于各种综艺节目里。最近的娱乐综艺里都带有健康、积极的主题,而且在告诫、示警方面,电视传播往往能在最快的时间里有效地帮助灾区或者缉拿凶犯,从而稳定社会次序。所以从这点上讲,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是现在最核心的力量,在传媒界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四、播音主持的从业现状

虽然新媒体在传媒界的地位举足轻重,造就了播音主持行业的欣欣向荣,但热门的专业不一定成就热门的就业。每年抱着出人头地、明星梦想的大学生前赴后继地报考播音主持专业,还有更多的艺考生想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进入心仪的大学。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毕业生都能成为“董卿”、成为“撒贝宁”、成为“白岩松”。更多的只是流落社会,在专业不对口的职业里籍籍无名。供大于求是这个行业的现状,而对于播音主持的严苛要求也造就了行业的激烈竞争。播音主持不仅仅只是主持节目、播报录音,它的传播和扩散对社会的影响面更广、更深,比起语言传播,它的意义更加深远[5]。

五、结语

重文轻语现象对播音主持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在改善对应试教育的侧重的前提下,扶持和推广“文”、“语”并重,提高教学师资和提高教学素养,扭转人们的意识形态,才能使重文轻语现象渐渐改观。新媒体的年纪还轻,与悠久历史里走过来的以纸为媒介的传统信息输出不同,它还有更为漫长的路要走。希望意识到“重文轻语”的风险后,大家能及时做出调整,改革教学观,从而让播音主持在新媒体的力量下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冰冰.浅谈重文轻语的歷史、现实与未来走向——以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为基点[J].新闻世界,2016,(12):19-21.

[2]徐慧.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中的重文轻语现象[J].视听界,2011,2011,(03):111-111.

[3]王子龙.重文轻语视域下播音主持走向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7,(06):180.

[4]吴鹏.基于传媒视域分析播音主持艺术特色[J].传播力研究,2018,(14):153-154.

[5]古丽娜·阿不都热苏力.通识教育视域下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路径[J].电视指南,2017,(23).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猜你喜欢

视域广播电视口语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口语对对碰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