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理性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及调节方法研究

2019-01-13黄彤郭晓蓓

祖国 2019年23期
关键词:大学生

黄彤 郭晓蓓

摘要:大学生处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化转折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其产生非理性情绪。科学、有效地调节非理性情绪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继而及时解决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理应学习一些科学的情绪调节知识,具备一定的情绪调节能力;从而一旦遇到了非理性情绪问题,能够及时加以调节,尽快恢复常态。

关键词:大学生   非理性情绪   原因   调节措施

非理性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也几乎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社会发展的储备力量,其身心发展状况可谓关系重大。大学生处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化转折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其产生非理性情绪。此时,如果自身不懂得科学地加以调节,亦或是不能得到有效的帮助和辅导,就会产生一系列继发性不良后果。

科学、有效地调节非理性情绪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继而及时解决问题,恢复理性的情绪状态。

一、大学生产生非理性情绪的不良影响

非理性情绪往往产生于大脑意识非清醒的时候,亦或是未经理性思考的情况下;其通常表现的比较偏激甚至极端,处理不好就很容易导致不良后果,以至于进一步造成不好的连锁反应。

大学生处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期,逐渐复杂化的各种社会情境因素会使得许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学习生活、个人情感等方面遇到许多矛盾;同时,由于大学生这一群体自身的身心健康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其个体非常容易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非理性情绪。

一般来说,程度较轻的非理性情绪通常会使大学生个体产生焦虑、冷漠等态度和行为表现;程度中等的非理性情绪会使其产生恐惧、易怒乃至逆反心理;而非常严重的非理性情绪就会直接影响大学生个体的正常生活,甚至常常会有一些学生因为不堪承受巨大心理压力而做出轻生之举。有调查表明:持续非理性情绪常常会使人的大脑功能产生失调,进而导致神经功能不正常,引发抑郁、头疼、失眠等病理现象。

由此可见,非理性情绪对大学生的健康生活影响不容忽视,理应引起相关人士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大学生产生非理性情绪的常见原因

首先从主观因素方面来看,大学生产生的非理性情绪和源于自身的主观因素往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些学生因为对大学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自我需求得不到满足,亦或是自我的性格与人际交往能力存在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容易出现非理性情绪。据相关研究显示:由于很多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都没有一个人在陌生环境、失去家人陪伴的情况下独自生活的经历;因此一旦走入大学,一些自主适应性不够健全的学生就会在陌生的环境中感到非常痛苦。此外,还有些学生是由于上大学之后发现大学生活和自己的期望不尽相同,同学之间的相处也并非自己想的那样简单,从而使得自身要去不断地适应环境和他人;而这种适应一旦不能成功,往往会致使个体在心理上感到被孤立,由此便滋生出各种非理性情绪。究其根本,这其实是因为个体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不能做到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地适应环境、不能随机应变地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所导致的,

其次从客观因素方面来看,大学生非理性情绪的产生当然也离不开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来自学业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和其他压力。学业压力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的学习和中学有本质的区别,因其更注重自主性学习而非靠老师帮扶带领;另一方面表现为很多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后一下子放松自己,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原先那么高了;特别2018年之前因为存在着清考制度,一些大学生平日不认真学习,总想着反正最后能混过去,于是最终在学习上日益颓废,更会导致自己原先自信的心理日渐消沉,这也是一种严重的非理性情绪。还有一种现象是部分大学生自身也在坚持学习,但由于进入大学,同学都是比较优秀的,相比之下会有压迫感和差距感,努力的结果也可能和成果不成正比,导致心情陷入苦闷。此外,大学的扩招和科技的进步带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十分突出,部分大学生由于自身能力有限,亦或是专业不够对口,再有就是“眼高手低”心理的存在等都会导致在面对就业问题时不能理性思考、客观应对,而是身陷不良的非理性情绪困扰,产生郁闷甚至抑郁的情况。

三、调节和管理非理性情绪的常用方法

既然非理性情绪危害甚大,就需要我们去探索对其进行科学疏导和管理调节的方法。现实中,我们常会看到一些人办事能力并不弱,但是控制情绪的能力却十分欠缺;而有些人或许没有做出什么伟大的事业,但是在生活中总是阳光开朗,这就是“情商”的不同。对非理性情绪的管理和调控,说到底就是寻求增加情商的途径。生活中常見的情绪调节法通常有着四种:自我激励法、请人引导法、环境调节法、目标定位法,而这些都可以用做进行非理性情绪的调控。

自我激励法。一个人在一生中会遇到的许多艰难和困苦,很多心理导师都会指出,当你遇到自己改变不了的事,就可以尝试去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亦或是改变自己的情绪,这时可以用伟人或身边熟悉的生活强者的经历以及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来激励自己,不断鼓舞自己同苦难和逆境相抗争,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或许就会豁然开朗。当一个人在苦难和逆境面前能够进行积极的自我鼓励,就能增强自信心和抗逆力,从而感觉到自己充满力量和斗志,最终在苦难中振奋起来。综上,自我激励的方法不失为一个调控非理性情绪的好办法。

请人引导法。有时非理性的情绪如果被个体一味的进行自我隐藏,不仅不利于纾解,而且不利于健康,这时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借助不同角度的力量来进行化解。例如大学生个体在心情郁闷的时候,通常会去和朋友、同学、甚至通过网络平台向陌生人倾诉、发泄;而朋友甚至网友则会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如能采纳,比起自己一味钻牛角尖要事半功倍的多。所谓“旁观者清”,引导者们往往会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事件,这通常会显得较为客观,能够帮助被主观性限制的个体从多个角度对事件再次进行整合梳理,从而改变态度,调节非理性情绪。所以,请人引导法也不失为非理性情绪的调节良策。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