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与法治意识

2019-01-13肖信雄

祖国 2019年23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法治意识

摘要:高校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以及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必须有较强的法治意识,严格依法办事,同时还必须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关键词:高校教师   法治意识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法制素养和道德素质。

高校教师承担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重任,更应该有超前的法治意识,无论是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还是个人生活方面,都要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遵纪守法的典范。同时,在教书育人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及法治意识,让他们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与全国人民一道,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

所谓法治,就是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它与人治相对应。我国的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它有一个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是依法治国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障。因为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也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兴旺发达,人民的幸福美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受到全中国人民拥护的,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探索出来的真理。我国的法治与共产党的领导,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法治的前提是服从党的领导。落实在高校教师身上,就是高校教师必须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领导,这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宪法及法律的规定,高校教师首先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把党的领导放在各项工作的最前沿,这关系到我们高校为谁工作的方向性问题。在当前这种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们的高校教师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为社会主义、为祖国培养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政治思想工作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

高校教师不仅自己要爱党爱国,还要教育我们的学生爱党爱国,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团结一心,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努力奋斗。

我们是高校教师,在依法治国全面推进的今天,我们在教学上必须有法治意识,依法施教,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来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教师法》规定,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我们知道,业务水平是教学的关键因素,因此,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否则拿什么来“授业解惑”、拿什么来传承文化?比如我们医学院从事临床学科教学的高校教师,必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都比较精通。因为现代医学不是单一的学科,内外妇儿等学科常常穿插在一起,同时,对这些知识的讲解还离不开生理、病理、解剖学等相关基础学科,所以,医学教师需要更广泛的专业知识储备。另外,临床医学的教师对中医学也必须要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作为医学院的教师,医院医学临床工作也非常重要,因为所有的医学知识最终都必须服务于临床。而理论知识和临床知识并不完全一样,因此把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就显得非常重要。医学院的高校教师必须积极投入到医学临床工作中,积累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以此丰富我们的教学。

在学生管理方面,职业院校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比较容易犯错,管理上更应该有法治意识,依法管理。首先,管理者必须加强自身法制学习,严格依法办事,尊重学生人格及学生权利,如受教育权,生命权等等,以法治代替人治[2]。有些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满面春风,对差的学生嗤之以鼻,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些对犯错误的学生体罚甚至殴打,这样的高校教师怎么配做一个高校教师?诚然,职业院校有些学生不好管理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要探索先进的管理方法。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让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纳入法治轨道,依法办事。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学生学法、懂法、守法,这样,为创建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就奠定了有效的基础。

科研也是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之一,科研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有人说,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为保证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有效推进,科研工作必须依法进行。以法治规范科研行为,提升我国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法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与重要标志。在科研项目的申报、论证、实施、验收、成果登记等环节中,严格依法办事,严禁弄虚作假,让科研人员既能享受法律规定的待遇与荣誉,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甚至承担法律后果,以维持科研工作的严谨性和严肃性,保障“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有效实施。

科研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在科研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科技领域职业道德修养及法制意识的提升,不剽窃,不侵占别人的知识产权,保护专利持有人的合法权利,大力倡导科技创新,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现在,美国的整体科技比我们强,在某些方面我们常常受制于人。这就是我们科研人员奋勇向前的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东方巨龙的再次腾飞,我们高校教师一定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努力工作,遵纪守法。

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尽快实现,必须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它关系到高校教师与政府及企业等多方面的利益。高校教师必须有法治意识,一切依法办事,让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让我们的综合国力尽快提升。

我们在教学,科研及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依法办事的同时,还必须遵守职业道德。以高尚的师德来感染学生。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我们在教学上也要牢记这一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也规定,教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古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传道,即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即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古亦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教师,要注重德才兼备,不仅要教学生谋事之才,更要教学生立世之德,其中传德尤为重要。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使学生对教师尊重的唯一源泉,在乎教师的德与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做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我们知道,大学生时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高校教师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形象,注意自己对学生的影响,讲台上下、课堂内外,都要保持良好的形象、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人生观,给学生以正能量,让他们形成高尚的立世之德,作为今后的立身之本。

高校教师是一个高知群体,有知识,有文化,更应该做遵纪守法的楷模,为什么要制定法律?怎样制定法律,法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教师有更多的思考和理解。其法治意识的重要性,高校教师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在遵纪守法方面,高校教师比常人应该有更高的法律素养。法制是一个人的行为规范,也是社会文明主要的表现形式。社会文明的进步,高校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上海仁济医院的博导赵医生,门诊时因维护医疗秩序而与患者发生纠纷,被出警警察在就诊大厅当着病人的面用手铐带走。这件事在全国引起轰动,很多媒体对警察的执法方式口诛笔伐。照说,这个时候博导应该对警察进行攻击并追究其法律责任。但我们的高校教师--博导赵医生并没这样做。他说:我自己也有责任,在处理方式上双方都有“提升的空间”,希望大事化小。他不希望攻击警察,更不想抹黑“依法办事”。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体现了高校教师的美德,也体现了这种法治意识在高校教师心中的重要性。

总之,高校教师必须强化中国特色的法治意识,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国家,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以法治代替人治,把教学、科研及服务社会、工作生活等均纳入法治轨道,让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序推进,为中华民族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尽快实现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高校政治思想工作上的講话[DB/OL].中国青年网,2016-12-09.

[2]朱云洁.职业院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探讨[J].中国职工教育,2016,(114).

(作者简介:肖信雄,副教授,本科,单位:天门职业学院医护学院,主要从事医学临床及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法治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