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拓展要适切
2019-01-13黄敬统
黄敬统
【关键词】文本拓展;统编语文教材;适切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9-0069-02
随着“群文阅读”“主题阅读”等阅读理念的提出,“文本拓展”在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根据教学需要拓展文本,有助于学生从众多的语言材料中吸收语言营养,提升其言语能力。然而,理论理解的偏颇也会带来实践操作的偏颇,不少教师文本拓展剑走偏锋:课文阅读时反宾为主,内容拓展面广量大,文本拓展过度。这样的课堂阅读教学,表面新鲜热闹,对学生的深度阅读无益。因此,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追求实效,让文本拓展走向理性与自然。
1.用好教材,切忌舍本逐末。
教学时,教师只有深入全面理解教材,才能灵活拓展,巧妙运用和迁移。一切拓展内容,都必须以用好教材为前提,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弄巧成拙。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上《小摄影师》,文中的三段对话是教学的重点。三段对话,提示语或在前,或在后,或在中,或省略。编者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明白:灵活运用提示语,能让故事讲述更生动,人物特点更鲜明。可见,就这篇课文而言,认真读好文中对话,引导想象画面,步入情境,品味话语,就能在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的同时,领悟对话描写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这样引导:如果小男孩拿来胶卷,他与高尔基之间又有怎样的对话?——迁移写法,叙述对话。如此引导,重视文本运用,注重情感联系,整个教学浑然一体。因此,选择拓展内容前要认真反思:这样的内容拓展从目标达成的角度看,是不是确实必要?从教材内容的角度看,是不是确实缺乏?从教学效果的提升看,是不是确实有效?进而筛选适切的拓展文本。
2.精挑细选,力求以一当十。
如今,借助课内“小阅读”引领课外“大阅读”已经成为趋势。大阅读的课堂,“大容量、高频率、快节奏”;课堂教学学一段带几段、学一篇带多篇,追求“海量阅读”。而课堂时空有限,这样的阅读教学容易产生浅表化的阅读问题。课堂教学时空有限,因此教学环节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材料需要精挑细选,才能达到深度阅读。“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拓展阅读文本的选择必须考虑课堂这个特定时空,教师要潜心思考、理性对待、科学安排,追求以少胜多,甚至以一当十。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上《将相和》,与本文相关的资料很多,如《将相和》的历史背景,春秋战国的史实,战国七雄的强与弱,廉颇、蔺相如人物介绍等等。如何选择呢?从课文内容看,学生好奇的是:“和氏璧”到底怎么回事?且这是本文所述故事的起源。为弄清事情起因,追踪故事进程,促进联系阅读,强化深度理解,可补充关于和氏璧的资料,让学生对和氏璧的“无价”有足够的认识,进而理解课文中“秦王骗璧,赵王为难→相如请缨,誓死护璧→护璧有功,赵王封官→廉颇妒忌,将相不和→负荆请罪,将相和好”的前因后果,把握人物的基本特点。
可见,为保证拓展资料的精准选择,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筛选拓展材料时可以采取“三度排除法”:一是排除一切资料。認真研读文本,从内容理解、情感感悟、写法发现三方面筛选。二是排除可有可无的资料。从教材解读和运用的角度考虑,对教材可以运用的资料一一列举,进而找出与教材解读和运用联系紧密的资料,以缩小取舍范围。三是排除无关紧要的资料。拓展文本的选择要分清主次,选取适切的关键材料。
3.累三归一,注重引发规律。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里的“例子”,说的是教材功能——引领学生通过文本的不断阅读,逐步走向独立的读写实践。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发现读写的基本规律,并引导学生将这种“发现”转化为自己的言语实践,升华为内在的读写能力。
为此,教师解读文本时,要发现内容理解、情感体会与语言品味、规律引发之间的最佳联系点,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的读写指导价值。然后,借助相似的文本拓展,发现、迁移和运用规律。这就是所谓的“累三归一”。例如:教师可以将《月光曲》和《少年王冕》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联系阅读,思考问题:兄妹俩与母子俩的处境有何相似?面对各自的处境,他们的表现有何相似?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妹妹的“随便说说”和王冕的“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你相信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两个片段有什么相同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从相似处境、相似语言、相似情感的联系中,感受到哥哥和母亲真话中的不安、妹妹和王冕假话中的安慰,从而使兄妹俩、母子俩相依为命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拓展练习,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借假话表真情的故事片段,练习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