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确把握四中全会精神 推进经济治理现代化

2019-01-13杨禹

祖国 2019年23期
关键词:大变局改革开放优势

编者按:当前大家一个共同关注的话题,就是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肩负着宣传中央经济政策举措使命、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鼓与呼的经济媒体,应当如何准确把握好四中全会精神,如何才能更好地围绕经济治理现代化做好相关报道?会上,中国经济传媒协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杨禹为我们勾勒出如下一张路线图——

我们应站在四个维度里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站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局里,站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站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终身课题里,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纵深、实践纵深里。我们还可以从这四个“两”出发——胸怀两个大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两场革命,党的自我革命,伟大的社会变革;锻造两种能力,创新谋变的能力,以制度定型的能力;保持两样心态,充满自信,充满忧患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这句话,2019年6月24日他在中央政治局围绕初心使命和自我革命的集体学习时,又讲了一遍。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在中央党校中青班秋季班开班式上,着重强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其中深意,值得深思。

两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也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这个“大变局”是什么,为什么是“百年未有”,为什么足以和民族复兴并列着讲,并列着讲是什么意思?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来思考和回答。

我提供五个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角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发生新变化,蓬勃之势“百年未有”;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力量结构变化和重心转移之方向“百年未有”;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全球化呈现新样态,社会治理之新冲击新模式“百年未有”;不同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对比发生新变化,实践与思考之深刻“百年未有”;变局本身的特征发生新变化,变局形态之复杂“百年未有”。

其中,变局形态之复杂是怎么具体呈现的?我梳理了若干组变局的表现形态,既可以用来观察世界大势,也可用来看我们身边的工作,更可以作为相关报道的切入点——今天,既面对着很多突变,也面对着种种渐变;既要警惕“黑天鹅”事件,突变中的突变,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可能被忽略的渐变;既面对可以预见之变,也会遇到出乎意料之变;既有顺应大势之变,也有搞单边主义这种悖逆潮流之变;既有一路向前之变,也有曲折反复之变;既会遇到总体于我有利之变,也要准备遇到于我不利之变;既有主动求索之变,也有被动面对之变;既有尚未成型之变,也有四中全会这样,整体系统推进的制度完善之变,等等。

面对大变局,怎么办?推荐大家深思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三观”。他说,面对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该树立正确历史观,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前进大势;树立正确大局观,不仅看现象和细节,还要把握本质和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迷失方向、舍本逐末;树立正确角色观,要把自己摆进去,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变中我国的地位和作用。

把握住這个大变局,才能把握住四中全会的精神要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历史逻辑一脉相承、理论逻辑相互支撑、实践逻辑环环相扣,目标指向一以贯之,重大部署接续递进。四中全会,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1.0版”部署后,经过六年多,主要任务总体完成之际,进行一次升级到“2.0版”的再部署;再部署之际,既充分体现了“四个自信”,也充分体现了问题导向,不回避“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这个“2.0版”,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四中全会提出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已经有了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怎么看待这些显著优势?可从五个角度——不是单方面、几方面的优势,而是几乎全领域的优势,覆盖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优势,而是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接续奋斗的结果;不是一般的优势,而是显著优势;不是“平均用力”的优势,而是“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统领各方面的优势;虽已有显著优势,但仍需在固根基、扬优势的同时,在治理能力建设上,补短板、强弱项。

四中全会提出的13个“坚持和完善”中,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引人注目的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一个丰富为三个——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学习好这方面的全会部署,需要准确把握“新说法”和“一贯说法”之间的关系,有些内容是表述新、内涵新;有些是表述新,内涵中有一贯坚持的要求;有些是表述不变,内涵里增添了新意;有些是表述不变、内涵不变,但重申也有重要含义。无论是新说法还是一贯说法,都是全会精神的组成部分。

四中全会再次强调了“将改革进行到底”。两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这句话。站在四中全会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能体会到这句话的丰富涵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没有止境;改革开放仍需不断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再出发;面对重大改革任务,必须有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勇气决心和能力;把每一个具体改革改得彻底,整体的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向前、没有止境。

四中全会召开之际,也是以中美经贸摩擦为代表的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之际。要冷静全面地看待这些变化,既看到中美经贸摩擦可能的短期性,也要看到可能的长期性;这是场经贸摩擦,也延展成了综合较量;有些风险可以提前发现化解,有些难关必须有闯过去的决心;摩擦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减量,但我们的稳妥应对,特别是中国经济具备的绝大潜力、韧劲,也在形成新的增量;这是经济难题,也是政治大考;既带来外部压力,我们也应把这些压力转换成深化改革开放的内在动力;当前不确定性在增多,但我们要牢牢把握住确定性,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意志是确定的,复兴路上有党的坚强领导是确定的,我们拥有一个潜力巨大的14亿人的国内市场等等,是确定的。

还有,我们正在进行的努力,是确定的——四中全会的部署体现出,我们正在努力,用制度锁定成就,用制度巩固优势,用制度增加定力,用制度抵御风险,用制度逼出短板,用制度激发活力,用制度稳定预期,用制度发展制度。

四中全会后,在围绕经济治理现代化展开宣传报道时,可以着重从这些着力点出发,对全面深化改革“2.0版”进行报道——既关注顶层设计,也关注顶层推动和分层对接;既关注基层落实,更关注基层探索和基层整合;既关注制度改革,也关注制度运行和效能提升;既关注改革的顶层、基层,也关注承上启下的中间层;既关注改革,也关注发展;既关注全面深化改革,也关注全面依法治国,正像习总书记所讲,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当前阶段,尤其可以重点关注四种改革样态——原创改革、精确改革、系统改革和接力改革。

总之,四中全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次“纵身一跃”,70年来、40多年来、7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治国探索的一种“水到渠成”;近14亿人口发展中大国在走向现代化路途上的一次“路径确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里的一份“价值观总成”。四中全会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五个“自”——我们无比自豪,我们充满自信,我们有着冷静的政治自觉,我们勤于自省,我们带着亿万人民在民族复兴路上自强不息地奋斗。

猜你喜欢

大变局改革开放优势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疫情叠加影响的若干看法
莫耶与沈醉 大变局下的小恋曲
矮的优势
尘埃未定的大变局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画与话